Loading AI tools
逻辑学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邏輯學中,一個演繹論證或論據(argument)是「有效的(valid)」,若且唯若它沒有所有前提為真同時結論為假,並且它的結論跟隨前提的邏輯,否則它是無效的。[1]一個有效的演繹論證並不必需要它的部分前提或結論為真,但是如果它所有的前提為真,那麼它的結論必為真。
我們可以引入內在矛盾(internally contradictory)的概念來定義「有效性(validity)」:「對於任何論證而言(假設它的所有前提所組成的集合不是內在矛盾的),如果由它的所有前提以及對於結論的否定所共同組成的語句集合是內在矛盾的,則該論證是有效的。」在定義中之所以有「假設所有的前提所組成的集合不是內在矛盾的」這樣的一個但書,是因為從矛盾的前提可以推導出任何的結論,這一性質在自然演繹法(natural deduction)中是顯然的。
一個論證的有效性可以被檢驗、證明或反駁,並取決於它的邏輯形式[2]。
在形式演繹系統中,一個邏輯公式被稱為是有效的,如果它在所有釋義(interpretation)下都是真的。更一般的說,給定一個形式語言 ,當我們說公式 是有效的,即表示該形式語言 中的所有釋義 都是 的模型(Model),用符號表示即為:。另外,在邏輯學中我們已經約定:對於形式語言 的所有釋義 都是空集合 的模型,所以形式語言 中的每一個有效公式 都是空集合 的語意結論(semantic consequence),用符號來表示即為: 。在某些中文邏輯教科書中,也將「model」翻譯成「釋模」。參見模型論或數理邏輯。
以下的演繹論證是有效的,且前提與結論皆為真。
以下的演繹論證也是有效的,但是前提不全是真的。
形式邏輯中,有效的論證可以表示如下,其中P、Q和A表示未分析的或未解釋的句子。
實際論證的有效性可以通過把它轉換到一個論證形式中,並接着分析這個論證形式的有效性來確定。(上述論證形式是有效的,參見三段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