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術會議(日語:日本学術会議/にほんがくじゅつかいぎ nihon gakuzyutsu kaigi ?、英語:Science Council of Japan),是屬於日本內閣府的特別機關。
簡介
日本學術會議的前身是於1920年成立之「學術研究會議」,其後為因應新的研究體制,乃改組為日本學術會議。其會員由成員直接選舉產生,屬於總理府,直屬於內閣總理大臣,被定位為特別機構。昭和23年(1948年)選出第一屆會員210名,並於翌年1月開始運作。1956年,日本學士院法公佈,乃將日本學士院獨立分離,隸屬於文部大臣。1983年,修訂日本學術會議法,將會員直選的制度,改由學術研究團體推薦產生。
從日本約87萬名科學家與2000名的連攜會員中,選出210名會員組成大會,任期三年。設會長一名,副會長二名。總會下設七部,六個常設委員會、運營審議會及八個臨時(特別)委員會,並另有事務局。總會是日本學術會議的最高決策機構,通常一年的春秋兩季各會召開一次會議。各部為機構的核心,按照日本綜合大學的七個學部(文、法、經、理、工、農、醫)設立[1]。
常設委員會分為六個,針對以下事項進行審議研究:
日本學術會議具有審議功能和研究聯絡功能。另外,政府亦可向日本學術會議提出諮詢要求,日本學術會議則需提出審議報告,也可主動地針對問題提出報告。至第13屆日本學術會議為止,該組織共提出各種建議報告共680件。
沿革
- 1948年(昭和23年)7月10日 - 日本學術會議法公佈。
- 1949年(昭和24年)1月20日 - 日本學術會議設立,置於內閣總理大臣轄下,並於其中設置日本學士院。同時廢止其前身組織「學術研究會議」。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 - 隨着總理府的設置,成為總理府的機關。
- 1956年(昭和31年)4月1日 - 日本學士院自日本學術會議獨立,移至文部大臣管轄。
- 1984年(昭和59年)5月30日 - 會員選出方法由公選制變更為學會推薦制。
- 2001年(平成13年)1月6日 - 伴隨中央省廳再編,變更為總務省的特別機關。
- 2005年(平成17年)4月1日 - 再次置於內閣總理大臣轄下,內閣府的特別機關。
- 2005年(平成17年)10月1日 - 會員選出方法變更,從7部制改組為3部制,實行例如新設連攜會員之類的組織改革。
- 2020年(令和2年)10月1日 - 甫上任的內閣總理大臣菅義偉任命第25屆新會員,但推薦名單105人中有6人未獲任命,是2004年改由組會議選拔新會員候選人以來,首次有人未獲任命,引發學術自由遭干涉的爭議[2]。
目的及使命
作為代表日本科學界的機構、促進研究人員之間的國際合作、進行信息傳播和信息收集、並反映科學家對政策的意見。
根據這一目的,為了維持學術會議與各團體之間的緊密合作關係,對於協力學術研究團體進行認證,並提供信息和贊助[注 1]。並且,提升科學之進步與發展,使科學能深植到行政、產業及國民生活之中[1]。
- 審議科學有關重要事項並實行之。
- 從事科學研究有關的連絡,並增進其效率。
組織
- 總會(原則上每年4月與10月舉行,由210名會員構成)
- 役員(會長與副會長共3名)
- 幹事會(毎月舉行。審議日本學術會議的運營事務。由會長、副會長、各部部長、副部長、幹事構成)
- 3部(人文社會科學、生命科學、理工學)
- 4個機能別委員會(選考、科學者、科學與社會、國際)
- 30個學科委員會
- 臨時課題委員會
- 事務局
2020年成員任命風波
2020年菅義偉出任日本首相後首次遭遇日本學術會議半數成員定期改選,依照慣例舊會員退休後105名接任新會員的推薦名單由他們推薦,日本首相做形式任命,並不會對內容有更改以象徵日本學術獨立和言論自由。日本政府1983年修訂的《法律案審議錄》[3]規定,日本內閣府對學術會議推薦的會員進行「形式上的任命」。時任首相中曾根康弘更曾在國會問詢中明確表示:「政府不會否認學術會議推薦的人選。」強化了政府和政治人物不介入日本學術會議這一學術最高地位的運作。[4]
然而菅義偉此次拒絕任命其中6名會員,引發日本學術界轟動,這是1949年戰後日本學術會議設立以來首次出現的異常情況,有首相干預學術界最高機構的運作尤其是人事權任命。[5]學術界的反撲聲浪逐漸上升,官邸門口常態聚集數百學術界人員抗議,10日下午已有14萬人連署反對,任命風波登上日本地區推特熱門趨勢榜單一度升至榜首。[6]
姓名 | 單位 | 領域 |
---|---|---|
蘆名定道 | 京大 | 基督教學 |
宇野重規 | 東大 | 政治學 |
岡田正則 | 早大 | 行政法 |
小澤隆一 | 慈惠醫大 | 憲法 |
加藤陽子 | 東大 | 日本近代史 |
松宮孝明 | 立命館大 | 刑法 |
《東京新聞》等媒體整理後發現被拒絕的六人多數是曾明確反對自民黨修憲和軍事情報相關法規的人員,[7]反對日本突破戰後體制的學者。例如松宮教授曾於2017年批評安倍政府推出的「共謀罪」法案是「戰後最惡治安立法」,因該法規定只要共同謀劃犯罪就將受到處罰,此舉威脅個人私隱和言論已經與許多日本批判的國家無異。而加藤教授在2010年出版的《儘管如此,日本人還是選擇了戰爭》[8]一書在日本影響很大,她對日本參加、發動戰爭的整個過程詳細考據並呈現於世人,描述偏向負面與荒誕,認為再次給予日本政府與戰爭相關的權力是一錯誤。
日本學術會議2020年10月3日向內閣寄去請願書敦促儘快任命6人,而菅義偉表達強硬是基於「綜合性、俯瞰性的觀點」作出判斷。[4]且指出日本學術會議每年花費政府10億日元預算,「我一直在思考,直接任命推薦人選的慣例是否應該繼續沿用」。表達因為日本學術會議有拿預算所以首相有權介入的立場,撕毀了1983年的法律案審議錄承諾。日媒TBS報道,日本立憲民主黨國會對策委員長安住淳5日表示政府影響學術自由,「這將動搖日本國家的根基」在野黨將會追究到底,日本媒體將之比喻為1933年發生的瀧川事件。[9]由私立大學及短期大學教職員工會組成的「日本私立大學教職員組合連合」(簡稱日本私大教連)2020年10月3日發表緊急聲明批評菅義偉此舉「將在日本學術會議歷史上留下污點」。英國《自然》雜誌8日刊登社論婉轉提及日本學術會議一事,希望能夠尊重學術獨立性。NHK統計截至10月9日,包括日本物理學會、生物科學學會在內的90多個學術組織發佈緊急聲明,對日本政府拒絕任命學術會議會員一事表示擔憂。[4]
歷代會議
平成18年(2006年)10月1日至平成20年(2008年)9月30日。
- 會長(第20期)
- 金澤一郎(臨床醫學)
- 副會長(第20期)
- 第一部(人文科學系)
- 由部長、副部長、幹事(2名)、會員(69名)、連攜會員(674名)構成
- 部長廣渡清吾(法學)
- 副部長佐藤學(心理學・教育學)
- 幹事江原由美子(社會學)
- 幹事小林良彰(政治學)
- 第二部(生命科學系)
- 由部長、副部長、幹事(2名)、會員(60名)、連攜會員(698名)構成
- 部長唐木英明(生産農學)
- 副部長北島政樹(臨床醫學)
- 幹事山本雅(基礎醫學)
- 幹事鷲谷泉(日語:鷲谷いづみ)(應用生物學)
- 第三部(理學、工學系)
- 由部長、副部長、幹事(2名)、會員(69名)、連攜會員(618名)構成
- 部長海部宣男(物理學)
- 副部長小林敏雄(機械工學)
- 幹事大垣真一郎(土木工學・建築學)
- 幹事河野長(地球行星科學)
平成20年(2008年)10月1日至平成22年(2010年)9月30日。
- 會長
- 金澤一郎(再任)
- 副會長
- 大垣真一郎(土木工學・建築學)
- 鈴村興太郎(再任)
- 唐木英明(農學)
- 第一部
- 部長:廣瀬清吾(再任)
- 副部長:小林良彰(政治學)
- 幹事:木村茂光(史學)
- 幹事:白田佳子(經営學)
- 第二部
- 部長:淺島誠(基礎生物學)
- 副部長:北島正樹(再任)
- 幹事:山本正幸(基礎生物學)
- 幹事:鷲谷泉(再任)
- 第三部
- 部長:岩澤康裕(化學)
- 副部長:後藤俊夫(綜合工學)
- 幹事:海部宣男(物理學)
- 幹事:池田駿介(土木工學・建築學)
平成23年(2011年)10月1日至今
- 會長
- 大西隆(土木工學・建築學)
- 副會長
- 武市正人 (情報學)
- 小林良彰 (政治學)
- 春日文 (健康、生活科學)
- 第一部
- 部長:佐藤學(心理學・教育學)
- 副部長:大澤真理(經濟學)
- 幹事:後藤弘子(法學)
- 幹事:丸井浩(哲學)
- 第二部
- 部長:山本正幸(基礎生物學)
- 副部長:生源寺眞一(農學)
- 幹事:須田年生(基礎醫學)
- 幹事:長野哲雄(薬學)
- 第三部
- 部長:家泰弘(物理學)
- 副部長:荒川泰彥(綜合工學)
- 幹事:巽和行(化學)
- 幹事:土井美和子(情報學)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