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賓塞體(英文:Spencerian script)是一種從銅版體演化而來的,於1850至1925年左右在美國流行的手寫字體。[1][2]在打字機普及之前,這種字體被認為是商業交流的標準書寫風格。作為一種美國風格的手寫體,斯賓塞體被美國教育系統廣泛採納為教學字體,直到被「更簡單的」帕爾默體取代。美國總統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爾德評價斯賓塞體為「國家的驕傲,學校的模範」。[3]
斯賓塞體因其創造者普拉特·羅傑斯·斯賓塞而得名。他參考當時多種流行的字體,並從大自然中得到靈感,創作了一種獨特的書法風格。這種字體字母呈橢圓形,可以快速書寫,並且具有一定的易讀性。這些特點使得斯賓塞體可以勝任用於書寫商業信函和私人書信的功能。斯賓塞的靈感來源於溪流中的卵石,斯賓塞體優美的橢圓形外觀就是由此而來。[4]雖然最初的一些版本可能是用羽毛筆書寫的,但斯賓塞體的後續演化與鋼筆的普及與鋼筆品質的發展息息相關。[5]
斯賓塞體創作於1840年,隨後很快在斯賓塞專門為此創辦的學校被教授。斯賓塞體很快便開始被斯賓塞的學校的畢業生們向外傳播,並自此開始逐漸被公立教育機構採用,取代了當時美國最流行的字體,圓手寫體。斯賓塞體最終成為了美國公務員的規範手寫風格。在斯賓塞於1864年去世後,他的兒子們繼承了推行斯賓塞體的工作[6]
斯賓塞的兒子們於1866年出版了他生前未出版的《斯賓塞實用書法教程》(Spencerian Key to Practical Penmanship)。斯賓塞體成為了美國的規範書寫字體,直到打字機在1920年代逐漸流行,並成為商業通信的主要工具。
即使它成為了美國的主流字體,並被學校教授,斯賓塞體仍遭到了淘汰,因為社會需要更快、「更簡單」的字體來讓電報員將摩斯電碼直接譯寫為文字。[7]這種「現代的需要」使得帕爾默體逐漸崛起,這種字體簡化了斯賓塞的風格,能以「更快的」速度書寫。後來,斯賓塞體逐漸淡出基礎教育,被更簡單的帕爾默體取代。而書寫工具與材料的進步,又催生了一種更為華麗的斯賓塞體變體,「裝飾體」,這種字體對書寫者的書法技藝有很高的要求。[8]
在斯賓塞書法中,華麗的大寫字母以一系列複雜的連筆筆畫寫成,整體富有韻律。[9]斯賓塞體的小寫字母則是分別它與圓手寫體的關鍵:相較於先前的銅版體,斯賓塞體的細筆畫更多,而在字母i中、字母t和d的豎直升部中還有字母p的降部筆畫中,粗筆畫完全被細筆畫取代。[10]
斯賓塞體的書寫傾角為基線逆時針方向52度。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