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歌曲(英語:Sentimental ballad)是一種感情豐富的音樂風格[1],通常以浪漫關係和親密關係為主題,偶爾涉及戰爭(抗議歌曲)、孤獨、死亡、嗑藥、政治和宗教,曲風哀婉雅正。[2]謠曲一般都富於旋律性,足以引起聽眾的注意。[3]
抒情歌曲在大多數音樂類型中都能找到,比如流行音樂、R&B、靈魂樂、鄉村音樂、謠曲、搖滾和電子音樂。[4]謠曲通常節奏緩慢,編曲豐富,重視旋律與和聲。
抒情歌曲使用原聲樂器,如結他、鋼琴、薩克斯管,有時還有管弦樂。許多現代主流謠曲往往以合成器、鼓機為特色,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採用舞曲節奏。[5]
抒情歌曲起源於19世紀後期的錫盤巷音樂工業,[6]最初被稱為「催人淚下的歌曲」或「客廳謠曲」,可能源自市井謠曲(broadside ballads)。抒情歌曲基調傷感,富於敘事性,多採用一部曲式,傳播上或是單獨出版,或是作為歌劇的一部分發行。
20世紀初,新的音樂流派開始出現,抒情歌曲熱潮消退,但感傷猶有餘溫,「謠曲」(ballad)一詞乃獨立不死,推而廣之,被用來代指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慢節奏情歌。[7]
歷史
類型
大多數爵士謠曲和傳統流行音樂都是由一首單獨的開篇詩組成,長度通常在16小節左右,以屬音結尾。
副歌通常為16或32小節,採用AABA形式(儘管其他形式,如ABAC,也並不少見)。其中B段通常被稱為「橋段」,而結尾的A段則較短,有時從橋段發展而來,如《飛越彩虹》(Over the Rainbow)。[8][9]
在現代Pop和R&B音樂中,「ballad」一詞常指浪漫情歌,主題不外乎決裂分手和念念不忘。[10]歌手通常會悲切於單相思或失戀,要麼是一方遭到另一方的無視,要麼是一方不念舊情揚長而去,要麼是一段風流韻事影響了兩人的關係。[11][12]
西蒙·弗里斯(英國社會音樂學家&前滾石批評家)認為,強力謠曲源於靈魂樂藝人(尤其是雷·查爾斯)的演繹,以及靈魂樂的改編者(如埃里克·波頓、湯姆·瓊斯、喬·科克爾等)所創作的慢歌,此類慢歌的副歌通常音量宏大,感情豐沛,用鼓、電結他伴奏,有時還會採用合唱。[13]
查爾斯·亞倫(Charles Aaron)認為,強力謠曲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初,當時搖滾明星試圖向觀眾傳達深刻的信息[14],而隨着1976年調頻廣播進入大眾生活,強力謠曲開始進入美國主流意識。早先的一些歌曲,如壞手指樂隊的《失去你》、保羅·麥卡特尼的《也許我會吃驚》,齊柏林飛艇的《階通天堂》,空中鐵匠的《夢》、林納·史金納的《自由的鳥》等,均藉調頻廣播獲得了新的生命。[14]
強力謠曲在卡彭特樂隊的《再見,愛人》中也初露崢嶸[15],稍後則有皇后樂隊的《一生所愛》(1975)《誰想永遠活着》(1986)和《愛太多會殺死你》(1995),金屬樂隊的《一個》(1988)《不可饒恕》(1991)《其他都不要緊》(1991),拿撒勒樂隊的《愛的傷口》(1974),異域人樂隊的《我想知道愛是什麼》(1984),紅心樂團的《愛是什麼》(1985)《獨身》(1987),毒藥樂隊的《每朵玫瑰都有刺》(1988)《執信的一些事》(1990),蠍子樂隊的《變遷之風》(1990),槍花樂隊的《十一月的雨》(1991),空中鐵匠的《我不想錯過一件事》(1998),愛黛兒的《以火焚雨》。[13][16][17][18]
拉丁謠曲由博萊羅舞曲演變而來,起源於1960年代早期的拉丁美洲和西班牙。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最著名的拉丁謠曲歌手之一是何塞·何塞。他被稱為「謠曲王子」,職業生涯中賣出了超過4000萬張專輯,並對後來的謠曲歌手,如克里斯蒂安·卡斯特羅、亞歷杭德羅·費爾南德斯、內爾松·內德、曼努埃爾·米賈雷斯和露皮塔·達萊西奧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