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岳樂(滿語:ᠶᠣᠯᠣ,轉寫:Yolo;[1]1625年—1689年),一名岳洛。清太祖之孫,饒餘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初正藍旗宗室、親王。
經歷
初封奉恩輔國公,順治五年襲奉恩鎮國公。六年(1649年),晉封多羅貝勒。八年(1651年),晉封多羅安郡王,掌理工部事務,入議政王大臣會議。十年(1653年),授宣威大將軍,駐軍歸化城,進討喀爾喀部土謝圖汗、車臣汗,隨後喀爾喀投降入貢,班師。十二年(1655年)授宗人府左宗正,掌宗人府事。十四年(1657年)晉封和碩安親王。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亂起,耿精忠進犯江西,康熙帝授岳樂為定遠平寇大將軍率軍南下平亂。十八年(1679年)十一月,被召回京師,移交大將軍印綬予彰泰。十九年(1680年)正月,康熙帝下詔褒獎岳樂大功。抵達京師時,康熙帝至蘆溝橋南二十里迎接,行郊勞禮。二十年(1681年),仍掌宗人府事。二十七年(1688年)偕同簡親王雅布前往蘇尼特統籌防禦噶爾丹。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病逝,諡和。三十九年(1700年)貝勒諾尼攻訐岳樂掌管宗人府時,聽信讒言,冤枉諾尼不孝罪成,岳樂被取消諡號、降爵為安郡王。
根據《湯若望傳》記載,順治帝發覺自己身染天花後,一度想把皇位傳給安親王岳樂,徵求湯若望意見。湯若望認為,幼主臨朝固然要影響政局,但帝系的轉移也會引發新的危機,於是力勸順治帝把儲君之位仍然留給順治帝自己的兒子。[2]
家庭
- 父饒餘郡王阿巴泰。
- 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 (父扎薩克貝勒董戴淸)
- 第一子他塔海
- 第二子德素
- 第一女
- 第三子阿達海
- 繼福晉納喇氏 (輕車都尉達爾呼他之女)
- 三繼福晉赫舍里氏 (輔政大臣、一等公索尼之女)
- 順治朝,赫舍里氏參加選秀,為記名秀女,遂經指婚,成為岳樂的三繼福晉[3]
- 第十四子瑪尼,生於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
- 第十五子瑪爾琿 (康熙二十九年襲安郡王,安慤郡王)
- 第四子:華玘 (康熙四十九年襲安郡王,安節郡王)
- 嗣子:錫貴
- 奇昆 (乾隆四十三年襲輔國公)
- 第三子:崇積( 乾隆四十七年襲輔國公)
- 岱英
- 布蘭泰 (嘉慶十年襲輔國公)
- 第四子:恆明 (道光元年襲輔國公)
- 第三子:裕恪 (咸豐十一年襲輔國公)
- 第二子:意普 (同治十二年襲輔國公)
- 第三子:裕恪 (咸豐十一年襲輔國公)
- 第四子:恆明 (道光元年襲輔國公)
- 布蘭泰 (嘉慶十年襲輔國公)
- 奇昆 (乾隆四十三年襲輔國公)
- 嗣子:錫貴
- 第四子:華玘 (康熙四十九年襲安郡王,安節郡王)
- 第十一女
- 第十三女
- 第十五女
- 第十七子奉恩鎮國公景熙(經希)
- 第十八女
- 第十八子已革多羅勤郡王蘊端,善詩詞,共一子,1671-1704
- 第十九女
- 第十九子吳爾占(烏爾占、務爾占)已革固山貝子,黨附允禩黜宗室,共二子,1672-1724。
- 永年(長子,重名)
- 德恆(次子)
- 第二十子贊扎
- 第二十二女
- 第二十三女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