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巴登號(德語:SMS Wiesbaden[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不久建造的兩艘威斯巴登級小巡洋艦首艦,以黑森-拿騷城市威斯巴登命名。其唯一的姊妹艦法蘭克福號。艦隻於1913年在斯德丁伏爾鏗船廠開始架設龍骨,並於1915年1月下水,至同年8月完工。威斯巴登號的主艦炮為八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5,最高速度為27.5節,滿載排水量達6601噸。

快速預覽 歷史, 德意志帝國 ...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威斯巴登號
艦名出處 威斯巴登
建造方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鋪設龍骨 1913年
下水日期 1915年1月20日
入役日期 1915年8月23日
結局 1916年6月1日沉沒於日德蘭海戰
技術數據
船級 威斯巴登級
船型 小巡洋艦
排水量
  • 設計:5180噸
  • 滿載:6601噸
船長 145.30米
型寬 13.90米
吃水 5.76米
動力輸出 31000匹軸馬力
動力來源 雙軸,兩台蒸汽輪機
船速 27.5節
續航力 4800海里以12節
定員 474人
武器裝備
裝甲
關閉

威斯巴登號在其服役生涯中僅參加過一次重大行動,即1916年5月31日-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當時,它被英國戰鬥巡洋艦無敵號的火炮嚴重擊損。由於在雙方的戰艦隊之間無法動彈,威斯巴登號成為了一場艱苦激戰的中心,並親歷了兩艘英國裝甲巡洋艦被摧毀。來自英國艦隊的猛烈炮火也使得威斯巴登號的船員未及逃離。它保持漂浮直至6月1日凌晨,後於01:45至02:45之間沉沒。全艦僅1名船員倖免於難;艦隻殘骸的方位直至1983年才由聯邦德國海軍潛水員探明。

設計

威斯巴登號是為替代老舊的小巡洋艦葛馮號而以「葛馮替艦(Ersatz Gefion)」[註 2]為代號進行訂購,並於1913年在斯德丁伏爾鏗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它於1915年1月20日下水,繼而展開舾裝工作。在匆忙通過海上試航[2],艦隻於1915年8月23日正式投入公海艦隊使用。[3]

威斯巴登號的全長為145.3米(476呎8吋),有13.9米(45呎7吋)的舷寬和5.76米(18呎11吋)的前吃水。在滿載情況下,艦隻的排水量可達6,601公噸(6,497長噸)。其推進系統由兩套船用蒸汽輪機組成,以驅動兩副直徑為3.5米(11呎6吋)的三葉螺旋槳。艦隻設計可輸出31,000匹軸馬力(23,000千瓦特)的額定功率。它由十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和兩台燃油雙頭式水管鍋爐提供動力,這使得艦隻的最高速度可達27.5節(50.9公里每小時)。威斯巴登號能夠攜帶1,280公噸(1,260長噸)煤和額外470公噸(460長噸)燃油,允許其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800海里(8,90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則為17名軍官和457名水兵。[4]

威斯巴登號配備有八門單座安裝的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5。其中兩門並排佈置在艏艛英語Forecastle前方,八門設於艦舯、每邊各四門,以及兩門以背負式成對佈置在艦艉。[3]炮管的仰角可提升至30°,使其可以瞄準最高達17,600米(19,200碼)開外的目標。它們共提供1024發彈藥,其中每炮128發。艦隻的防空武器最初由四門52毫米55倍徑速射炮英語5.2 cm SK L/55 naval gun組成,但其後被兩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45 naval gun所取代。它還標配搭載有四具500毫米(19.7吋)魚雷管和八枚魚雷,其中兩具浸沒舷側船體內、兩具被安裝在甲板上。艦隻同樣可攜帶120枚水雷。在裝甲方面,威斯巴登號受到60毫米(2.4吋)厚的水線裝甲帶保護;司令塔的側面有100毫米(3.9吋)厚,而甲板的厚度則為60毫米。[4]

服役歷史

入役後,威斯巴登被分配至由海軍少將弗里德里希·伯迪克英語Friedrich Boedicker率領、並由小巡洋艦組成的第二偵察集群;其首任艦長為海軍上校弗里茨·賴斯。艦隻自1915年12月起在北海擔任前哨值勤、安全保障和布雷等多種任務,並隨部隊參加了1916年5月31日-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5]在行動中,威斯巴登號的姊妹艦法蘭克福號擔任伯迪克的旗艦。該部隊受命對海軍中將弗朗茨·馮·希佩爾麾下第一偵察集群戰鬥巡洋艦提供屏護。[6]在戰鬥開始時,威斯巴登號正向右舷航行[7],因此當埃爾賓號皮勞號和法蘭克福號首次與英國巡洋艦屏護部隊交火時,它仍置身事外[8]

在18:30左右,威斯巴登號與第二偵察集群餘部遇到了輕巡洋艦切斯特號英語HMS Chester (1915);它們開火併對該艦取得數次命中。當雙方巡洋艦脫離時,英國海軍少將賀拉斯·胡德英語Horace Hood麾下的三艘戰鬥巡洋艦介入其中。他的旗艦無敵號擊中並引爆了威斯巴登號的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從而致使該艦失效。[9]海軍少將保羅·貝恩克作為德國戰列線領頭部隊的指揮官,命令他的無畏艦前往保護受災的威斯巴登號。與此同時,英國第3英語3rd Light Cruiser Squadron (United Kingdom)第4輕巡洋分艦隊英語3rd Light Cruiser Squadron (United Kingdom)的輕巡洋艦試圖對德國防線發動魚雷攻擊;而當進入射程後,它們還以主炮猛擊威斯巴登號。[10]驅逐艦翁斯洛號英語HMS Onslow駛至距威斯巴登號約2,000碼(1,800米)的方位,向癱瘓的小巡洋艦發射了一枚魚雷。它直接命中司令塔下方,但艦隻依然維持漂浮。[11]在隨後的混戰中,英國的裝甲巡洋艦防禦號英語HMS Defence (1907)被炸毀,勇士號英語HMS Warrior (1905)也受到致命傷害[12]。威斯巴登號曾嘗試發射魚雷,但因艦隻仍處於失效狀態而未能成功[13]

20:00過後不久,第三魚雷艇區艦隊試圖營救威斯巴登號的船員,但英國戰列線上的猛烈炮火迫使它們離開[14]。另有一艘魚雷艇試圖接近艦隻,但魚雷艇船員未能觀測到巡洋艦,無法找到它[15]。威斯巴登號最終於01:45至02:45之間沉沒。艦上僅1名船員在沉沒中倖存,他於翌日被一艘挪威輪船救起[16]。遇難的589人中包括有著名詩人兼小說作家約翰·威廉·基瑙(筆名為戈爾希·福克英語Gorch Fock (author)),為了向他致敬,後來的納粹德國海軍聯邦德國海軍各有一艘作訓練用途的大型鐵身帆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17][18][19]。1983年,德國海軍潛水員發現了威斯巴登號的殘骸,並卸下了艦上的一塊防浪板移交庫克斯港沉船博物館德語Wrackmuseum保存。艦隻倒置在海底,是在日德蘭沉沒的德國巡洋艦中,最後找到的一艘。[20]

favicon
1 sources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