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鲑科 大麻哈鱼属的一种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馬哈魚(學名:Oncorhynchus keta;赫哲語:dawa ịmaχa;滿語:dafaχa/ḱata;鄂溫克語:kē̂ta),又稱大麻哈魚[1][2]、鈎吻鮭、狗鮭[3][4][5]、秋鮭、白鮭[6]、日本鮭魚,為鮭科麻哈魚屬的一種肉食性魚類,廣泛分佈於北太平洋沿岸的中高緯度地區,在產卵期有和其它鮭科魚類一樣的溯河洄游習性。
每100 g(3.5 oz)食物營養值 | |
---|---|
502 kJ(120 kcal) | |
0 g | |
膳食纖維 | 0 g |
3.77 g | |
飽和脂肪 | 0.84 g |
單元不飽和脂肪 | 1.541 g |
多元不飽和脂肪 | 0.898 g |
20.14 g | |
色氨酸 | 0.226 g |
蘇氨酸 | 0.883 g |
異亮氨酸 | 0.928 g |
亮氨酸 | 1.637 g |
賴氨酸 | 1.849 g |
蛋氨酸 | 0.596 g |
胱氨酸 | 0.216 g |
苯丙氨酸 | 0.786 g |
酪氨酸 | 0.68 g |
纈氨酸 | 1.037 g |
精氨酸 | 1.205 g |
組氨酸 | 0.593 g |
丙氨酸 | 1.218 g |
天冬氨酸 | 2.062 g |
穀氨酸 | 3.006 g |
甘氨酸 | 0.967 g |
脯氨酸 | 0.712 g |
絲氨酸 | 0.822 g |
維生素 | |
維生素A equiv. | (4%) 30 μg |
硫胺(維生素B1) | (7%) 0.08 mg |
核黃素(維生素B2) | (15%) 0.18 mg |
煙鹼酸(維生素B3) | (47%) 7 mg |
(15%) 0.75 mg | |
吡哆醇(維生素B6) | (31%) 0.4 mg |
葉酸(維生素B9) | (1%) 4 μg |
維生素B12 | (125%) 3 μg |
維生素C | (0%) 0 mg |
維生素E | (7%) 1.09 mg |
膳食礦物質 | |
鈣 | (1%) 11 mg |
鐵 | (4%) 0.55 mg |
鎂 | (6%) 22 mg |
錳 | (1%) 0.015 mg |
磷 | (40%) 283 mg |
鉀 | (9%) 429 mg |
鈉 | (3%) 50 mg |
鋅 | (5%) 0.47 mg |
其他成分 | |
水 | 75.38 g |
0 g | |
參照美國標準的相對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參考膳食攝入量(DRI) 來源:(英文)美國農業部營養數據庫 |
其學名的種小名keta來自俄語的кета ,而俄語稱呼則來源於滿-通古斯語系北支的鄂溫克語、埃文語和涅吉達爾語。漢語稱呼「大馬哈魚」來自於赫哲語的dawa imaha,民國時期學者凌純聲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在「鮭魚」的條目下記為dau imaha——赫哲語裏面imaha是「魚」的意思,故意為「dawa魚」,「daw魚」或「dau魚」。漢語把dawa/daw/dau音譯為「大」,把imaha音譯為「馬哈」、「麻哈」[7]。另外,有些地方俗名稱之為「大發哈魚」,「達發哈魚」,則是來自於滿語dafaha。[來源請求]
美國英語中通常將大馬哈魚稱為「chum salmon」,源自支努干混雜語tzum,意思是「斑點」或「斑紋」;而在市面上銷售時則常用「silverbrite salmon」的稱呼,意為「銀光鮭」。在日語中歷史上傳統的稱呼為石桂魚(さけ,sa ke,與漢語中的石桂魚並不相同),在明治時期則改用鮭(サケ)[8]但是使用同音的漢文訓讀。
大馬哈魚生存於深度淺於50米(160英尺)的亞寒帶和涼溫帶水域,通常在5至13米(16至43英尺)的水深游弋。它們有着太平洋鮭中分佈最廣的棲息範圍,主要分佈於北太平洋沿岸水系,從東北亞的中國東北(黑龍江和吉林)東部、朝鮮半島東部、日本列島、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和鄂霍次克海,到白令海以東的北美洲西海岸(包括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省以及美國的阿拉斯加、華盛頓、俄勒岡和北加利福尼亞州)。在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和波弗特海水域也能見到少量大馬哈魚[9],因此在加拿大北部育空和西北地區的內陸流域(比如育空河和馬更些河)也可以見到。
其它鮭科魚類一樣,大馬哈魚有溯河洄游的習性,而且是遷徙距離最遠的一種太平洋鮭,在黑龍江、圖們江和綏芬河等水系上游都可以被找到。在北美,少數大馬哈魚可以沿着馬更些河逆流而上數千公里[9][10],向南則可以遠抵哥倫比亞河以南,甚至在蒙特雷灣北部的河口[11]和薩克拉門托河[12]都有過目擊報告。
大馬哈魚的魚身側扁呈紡錘型,背腹外廓相對稱,頭長與體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上頜骨後延至眼的後緣,斜向下方,似鳥喙狀。上下頜和犁骨皆有齒,頜齒大而鋒利。眼在體軸線的下方,較大。背鰭居於體中央稍後,腹鰭起點於背鰭後方,尾鰭分叉較淺。有脂鰭。溯河洄游時,體背側為黃綠色,腹部銀白色,隨着時間的推移,體色逐漸變暗,並在體側出現10至12條紫紅色縱斑紋的婚姻色。當到達產卵地時,整個體色變得黯淡。
成年的大馬哈魚體重在4.4至10.0公斤(9.7至22.0英磅)之間,平均長度60厘米(24英寸)。國際釣魚協會目前承認的世界紀錄是1995年7月11日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北海岸赫卡特海峽波徹島西北岸的伊迪水道(Edye Pass)捕捉到的一條重15.88公斤(35英磅)的大馬哈魚[13];最長的記錄則是2021年10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州奧林匹克半島的威努奇河(Wynoochee River)里捕捉的一條體長71厘米(28英寸)的魚[13]。
大馬哈魚性成熟較早,個別的在3齡即成熟,絕大部分於4齡成熟。一生中產卵一次,產卵後便死亡。雄略多於雌。懷卵量不大,4齡魚平均懷卵量約4500顆左右。當魚群進入產卵地時,雄魚便游向雌魚,互相摩擦,當有第三者介入時,雄魚即進行驅逐,然後進行排卵受精於窩內,產卵後雌魚復以尾鰭撥打石礫,以此來覆蓋受精卵。卵大,成橘紅色。受精卵經過一冬低溫孵育。到翌年春天,冰雪融化,胚胎孵出,在產卵地逗留約一個月,卵黃被吸收完畢後,開始索食,約於7月隨江水歸入大海。
大馬哈魚平時生活在海洋中,到了生殖期就集群溯河而上。他們逆水上游的能力很強,甚至可以跳出水面越過矮瀑布到達目的地。
大馬哈魚屬於世界名貴的經濟魚類,經鹽漬的魚子,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卵磷脂,對人體的神經細胞的增補,防止脂肪代謝的紊亂均有重要作用,被譽為營養佳品。另外魚體可製成罐頭或乾燥鹽醃、煙燻與冷凍。適合清蒸、油炸、火烤等方式烹煮均美味。2010年北太平洋地區註冊的大馬哈魚總捕撈量大約31.3萬噸(相當於9100萬條魚),佔了所有太平洋鮭的34%,其中一半來自日本,另外一半分別來自俄羅斯和美國[14]。
大馬哈魚是北美洲商業價值最低的鮭魚種類。它的市場價格較低,儘管本種盛產於阿拉斯加周遭海域,當地漁民也一般不會捕捉。1984年到1994年之間,北歐和日本對其的市場進行挖掘大大提升了這種大馬哈魚的需求。它們是三文魚乾的傳統原料。
大馬哈魚在黑龍江水系產卵場原來可達額爾古納河及鄂嫩河。由於捕撈過度,1980年代僅約可達呼瑪河。產量也逐年減少。[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