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莎士比亞創作的劇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姆雷特》(英語:Hamlet)又名《王子復仇記》,是莎士比亞於1599年至1602年間創作的一部悲劇作品,是他最負盛名和被人引用最多的劇本。習慣上將本劇與《馬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並稱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2年10月10日) |
戲劇中叔父克勞迪謀害了丹麥國王--哈姆雷特的父親,篡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葛簇特;王子哈姆雷特因此為父王之死向叔父復仇。劇本細緻入微地刻畫了偽裝的、真實的瘋癲 —— 從悲痛欲絕到假裝憤怒 —— 探索了背叛、復仇、亂倫、墮落等主題。
《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亞戲劇中是最長的一齣,也是英國文學中最富震撼力、影響力的戲劇之一,並似乎「不停地被他人講述、改編着。」[1]本戲劇是莎士比亞有生之年最受歡迎的戲劇之一,並自1879年以來就雄踞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演出榜首。[2]戲劇影響了眾多作家,包括歌德、詹姆斯·喬伊斯、艾瑞斯·梅鐸等人,並被稱為「在《灰姑娘》之後最常被搬上螢幕的戲劇。」[3]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來自於阿姆雷特傳奇(Amleth),出自十三世紀的薩克斯·格勒麥蒂克斯[4]的作品《格斯塔·達諾拉姆》[5],並在十六世紀由學者弗朗西斯·迪·貝勒弗萊斯特[6]重新講述。他也可能參考了伊利沙伯時代的《烏哈姆雷特》(Ur-Hamlet)。莎士比亞也讓演員理查德·伯比奇[7]出了名。[8]在之後的400多年中,劇中角色都由頗負盛名的演員們來擔任。
戲劇有三個早期版本,存在於《第一四開本》,《第二四開本》,和《第一對開本》當中。版本相互之間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行文、甚至是整段劇幕。戲劇的結構以及角色的深度都吸引着評論家的注意。其中的一個例子是哈姆雷特在刺殺叔叔時的遲疑,這個辯論長達幾個世紀:有些人認為這不過是戲劇拖延的手法而已,但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將哲學與道德之間的問題複雜化,討論了冷血謀殺、精密復仇、欲望受挫的矛盾。最近,精神分析家研究了哈姆雷特的潛意識,女性學家也重新分析了被邊緣化的人物歐菲莉亞和葛簇特。
該劇寫於1598年至1602年夏季之間。這部伊利沙伯一世時代戲劇傑作的第一個印刷本是所謂「壞四開本」[9],是個沒有作者授權的盜版。1974年出版的《哈姆雷特》共4042行,29551字,是莎士比亞創作的最長劇本。
劇本主人翁哈姆雷特是位丹麥王子。他在劇中第三幕第一場的經典獨白「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英語: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是戲劇史上流傳最廣的台詞之一,也是許多現代演員惡夢般的表演難點。在劇場中,哈姆雷特是在西方各國扮演最多的角色之一,也對成熟的男演員提出了巨大挑戰,因為哈姆雷特在劇中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劇情主要講述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為父報仇的故事。哈姆雷特在其父丹麥國王打敗挪威軍隊後前往維滕貝格大學,但之後忽然傳來父親猝死的消息。國王的弟弟克勞迪自行宣佈繼承王位,並迎娶先國王遺孀,也就是哈姆雷特的母親葛楚為新皇后。
全劇始於丹麥王國的艾森諾城堡,一隊站崗哨兵驚恐的發現去世國王的鬼魂。當時哈姆雷特的朋友赫瑞修也在場,他問鬼魂是否有冤屈,但鬼魂一語不發就消失了。
第二天丹麥皇宮舉辦典禮慶祝克勞迪和葛楚的婚禮。新國王要哈姆雷特不要再沉溺於悲傷,但當他再次獨處時,仍忍不住對於叔父篡位以及母親迅速改嫁一事憤恨不平的心情。這時他的朋友赫瑞修和昨晚看到鬼魂的士兵們前來報告昨天的際遇,哈姆雷特決心調查此事找出事情的真相。
當天晚上他和赫瑞修他們一起到城堡上去觀察動靜。正當哈姆雷特責備他們喝得太多以至於看到幻像時,那鬼魂又出現了。祂把哈姆雷特叫過去,小聲的告訴他一個驚人的秘密:他是被謀殺的!鬼魂告訴哈姆雷特:他是被克勞迪從耳朵里灌進毒藥毒死的,並要求哈姆雷特為他報仇!得知這個消息的哈姆雷特十分震驚,他平復心情回到士兵們那裏,要求他們發誓對今天的所見所聞保守秘密。
哈姆雷特並不清楚他所看見的鬼魂究竟真是他父親,還是化作他父親樣子來拖他下地獄的魔鬼。於是他藉由裝瘋賣傻,想試探叔父的反應,希望可以找出一些蛛絲馬跡,或是甚至有機會能夠一舉消滅叔父克勞迪亞。
哈姆雷特裝瘋的行徑,讓叛國且不忠的克勞迪上勾了,這還得特別感謝國王愚昧的波蘭裔御前大臣─波隆尼爾。波隆尼爾相信哈姆雷特真的瘋了,並咬定哈姆雷特是因為得不到自己親生女兒─歐菲莉亞的愛而發瘋。波隆尼爾不准歐菲利亞與哈姆雷特有任何關聯。波隆尼爾開始畏懼哈姆雷特在宮廷裏的勢力,為減輕內心罪惡感而盡力伺候國王。名義上,他為了找出哈姆雷特發瘋的原因,在國王示意下安排歐菲利亞和哈姆雷特見面。波隆尼爾則和國王暗中觀察。國王或許已經識破哈姆雷特的詭計,也要哈姆雷特的大學同學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前來監視,哈姆雷特並未因此卸下心防,還看透了老同學突然造訪的真正用意。哈姆雷特列出一串名單,藉以重現先王被謀殺時的情景。「這齣戲將說明一切,屆時我將揪出國王的尾巴。」
這場戲開始不久後,克勞迪簡直如坐針氈,馬上起身要求燈光。國王令人震驚的反應(赫瑞修也注意到了)讓哈姆雷特相信他一定做了虧心事。過了不久,克勞迪安排哈姆雷特和羅生克蘭、蓋登思鄧一同前往丹麥的英格蘭屬地,而且下令只要一抵達目的地就殺了哈姆雷特。同時克勞迪私下表達對自己過去作為的厭惡,懺悔請求寬恕。哈姆雷特發現克勞迪正在禱告,準備殺了他,旋即停手。因為哈姆雷特不願意自己的報復行為親手送有悔意的克勞迪上天堂。諷刺的是,就在哈姆雷特轉身離去後,克勞迪了解在目前心智狀況下,他根本不可能覺悟。假設哈姆雷特沒有試圖了結他的靈魂和生命,他還是會咎由自取。因為企圖違背鬼魂的旨意,克勞迪註定功虧一簣,死無瞑目。
哈姆雷特與母親攤牌,與她談論父王遭暗殺及她和叔父間的亂倫。談話中哈姆雷特注意到有人躲在掛毯後竊聽,以為可能是克勞迪因而刺死對方,結果發現竊聽者其實是波隆尼爾。但哈姆雷特並不後悔,還繼續責難母后。此時先王之靈再度現身斥責哈姆雷特,因為母后看不見先王之靈,只看到哈姆雷特自言自語的狀態,所以確信兒子真的神志不清了。
克勞迪察覺哈姆雷特真正的意圖,所以把他送到英格蘭。為求自保,附上密函欲將他置於死地。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受命一同前往並確認暗殺密令的執行。但在前往英格蘭的航行中,他們被海盜偷襲,哈姆雷特成為階下囚但旋即被送返丹麥。
此時歐菲莉亞則因遭受哈姆雷特拒絕及父親過世的雙重打擊而徹底發狂了,不停地哼著小曲(這些小曲莎士比亞可能取材自英國傳統民間音樂)。不知自殺還是意外,她失足落水因而溺斃。她的哥哥雷爾提從國外返鄉,恨不得立刻為父親與妹妹的死復仇。
哈姆雷特結束海上之旅後,在愛爾西諾城堡外的墓園遇見赫瑞修,那時歐菲莉亞的棺木正好抵達。當掘墓人施工時,哈姆雷特看到約力克的骷髏(骷髏是種象徵)。約力克曾經是宮廷弄臣,讓哈姆雷特回想起童年歲月,他大聲宣告:「在此安息的是我不知已親吻過多少次的嘴唇」。哈姆雷特陷入沉思時,國王、皇后、雷爾提和隨從們都來了。哈姆雷特得知歐菲莉亞香消玉殞後,悲痛得跳入未封關的墳墓,和雷爾提扭打成一團。
雷爾提和克勞迪知道哈姆雷特已返回丹麥,決定謀殺他而且企圖讓這謀殺案看起來像意外。克勞迪建議雷爾提約哈姆雷特出來決鬥,並且還對哈姆雷特使出激將法,說他並不喜歡決鬥這種方式。哈姆雷特不知道的是,雷爾提不是用普通的刀劍與之對決,而是銳利的毒劍。此外,為避免雷爾提輸給哈姆雷特,克勞迪準備毒酒讓他獲勝時作為慶祝之用。
等待決鬥開始前,哈姆雷特、赫瑞修還有紈絝子弟奧斯里克一同尋歡作樂。決鬥時哈姆雷特在前兩場獲勝,葛楚不知情地喝下預計毒死哈姆雷特的慶祝酒。哈姆雷特最終仍被刺傷且中了致命劇毒,接着反擊回去,同時也用毒劍深深刺中雷爾提。皇后因誤飲毒酒致命後,仍不忘警告哈姆雷特酒已被下毒。斷氣前,雷爾提對哈姆雷特坦承一切。憤怒中哈姆雷特也用毒劍殺了克勞迪,最後終於為父親報仇。
赫瑞修因為一連串事情震驚住了,一把搶來毒酒想和好友共赴黃泉,但哈姆雷特奪走他的杯子。他要赫瑞修以哈姆雷特之名告訴世人這個故事;他也建議由挪威王子福丁布拉繼任丹麥王位。哈姆雷特斷氣後,赫瑞修悲痛不可自抑:高貴之心就此魂飛魄散,親愛的王子,晚安。天使飛翔高歌,願你安息。
本劇最重要的名言,即是出現在此幕的第一段:生存還是毀滅,這就是問題所在。(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
福丁布拉和英國大使一同出現,訝於眼前這場大屠殺,下令為哈姆雷特以軍禮下葬。赫瑞修則讓哈姆雷特的故事流傳世間。
哈姆雷特式的傳奇廣泛存在(如在意大利、西班牙、拜占庭、阿拉伯等地),其核心主題「英雄是傻瓜」可能發源於印歐地區[11] 。一些前哈姆雷特的古代作品可以找到。第一個是匿名人所著的斯堪的納維亞《赫羅爾夫與卡其色傳奇》[12]。其中,被謀殺的國王有兩個兒子——赫羅爾夫與卡其色——他倆在故事中隱姓埋名,而不是像莎士比亞戲劇中的那樣假裝癲瘋[13]。第二個是羅馬布魯圖斯傳奇(legend of Brutus),出現於兩個獨立的拉丁作品當中。故事的主角盧修斯[14],改名為布魯圖斯(愚鈍的),來躲避父兄們所遭遇的不幸,並最終殺死家族的兇手國王塔克文[15]。十七世紀北歐學者托夫斯(Torfaeus)將冰島英雄阿姆羅德(Amlodi)、西班牙王子阿姆巴勒斯[16]與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作了對比。類似的地方包括王子裝瘋,意外地在母親臥室里誤殺國王的大臣,最終殺死自己的叔叔。[17]
許多更早的傳奇元素包括十三世紀的《阿姆雷特的一生》(Vita Amlethi)[18],它是薩克斯·格勒麥蒂克斯所著的《格斯塔·達諾拉姆》中的一部分。[19]故事的文字是拉丁文,反映了經典羅馬觀點中的道德與英雄主義,並在莎士比亞時代廣為流傳。[20] 重要的相似處包括王子裝瘋、他的母親與篡位者通姦、王子殺死背後的奸細等。薩克斯的故事在1570年被弗朗西斯·迪·貝勒弗萊斯特翻譯到法國,出現在他的《歷史悲劇》[21]一書當中.[22]貝勒弗萊斯特美化了薩克斯的文字,基本上將篇幅長度翻倍,並敘說了英雄的憂慮。[23]
根據一些流行的理論,本劇的主要來源是早期遺失的戲劇《烏哈姆雷特》。該劇可能出自托馬斯·基德(Thomas Kyd)之手,甚至可能是威廉·莎士比亞自己寫的。《烏哈姆雷特》可能在1589年上演過,第一版中就出現了鬼魂。[25]莎士比亞的公司宮務大臣劇團可能購買了該劇,並演出了一段時間,後被莎士比亞重寫。[26]《烏哈姆雷特》的副本沒有留存,但依然可以通過它的語言與風格來與其它假定的作者進行對比。結果是,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基德寫了該劇,也沒有證據能將它是莎士比亞的早期作品證偽。後一種觀點將《哈姆雷特》的誕生日提前了許多,並得出相當長的編撰時間。這個觀點十分誘人,但也有人對此不屑一顧。[27]
結果是學者不能確定莎士比亞從《烏哈姆雷特》、貝勒弗萊斯特、薩克斯或基德那裏中各借鑑了多少資料。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莎士比亞對薩克斯的作品有任何直接引用。然而,貝勒弗萊斯特中出現的,而薩克斯所沒有的在莎士比亞中存在。莎士比亞是從貝勒弗萊斯特那裏直接借鑑,還是從《烏哈姆雷特》那裏取經,這個問題依然是個謎。[28]
就《哈姆雷特》與莎士比亞的獨子哈姆尼特(Hamnet)有關的觀點,絕大多數學者對此予以駁斥。哈姆尼特死於1596年,時年11歲。傳統的觀點認為《哈姆雷特》與傳奇聯繫緊密,而哈姆尼特在當時則是個大俗名。[29]然而,史蒂芬·格林布拉特[30]則辯稱名字的雷同與莎士比亞喪子的哀痛可能是悲劇的核心。他注意到斯特拉特福德的鄰居哈姆尼特·薩德勒[31]常把自己的名字寫成哈姆雷特·薩德勒,根據當時的文法來看,兩字是等同的,可以互換。[32]薩德勒的名在莎士比亞的遺言中被拼為了"Hamlett"。[33]
學者們常常猜測《哈姆雷特》中的波隆尼爾的原型可能來自伯利爵士威廉·塞西爾[34]。他是高級財務主管,伊利沙伯一世的大顧問。錢伯斯[35]認為波隆尼爾對雷爾提的建議可以映照伯利爵士對他兒子羅伯特·塞西爾的建議。約翰·威爾遜[36]認為波隆尼爾的原型就是伯利,而勞斯(A. L. Rowse)則猜測波隆尼爾文縐縐的口舌類似伯利爵士。[37]莉蓮·溫斯坦萊 認為《第一四開本》中的名字"Corambis"暗示了塞西爾和伯利。[38]哈羅德·詹金(Harold Jenkins)則批評道對他人名字的直接引述或諷刺「不是莎士比亞的風格」,[39]而希波德[40]則假設《第一四開本》與其它版本中名字的不同[41]可能是由於作者不想冒犯牛津大學的學者而做的改動。[42]
《新劍橋》編輯菲利普·愛德華[43]稱「對《哈姆雷特》寫作日期的確定都是試驗性的」。[44] 最早的定位是根據《哈姆雷特》對《凱撒大帝》的比對,確認時間為1599年中期[45]。最近的定位是根據1602年7月26日的一份註冊信息,顯示《哈姆雷特》由宮務戲劇團演出。
1598年,弗朗西斯·梅洛斯[46]出版了他的《智慧寶庫》[47],涵蓋了從喬叟到當時的英國文學,包括了莎士比亞的十二篇戲劇。然而,《哈姆雷特》不在其中,暗示戲劇在當時還沒寫完。《哈姆雷特》十分出名,《新天鵝》系列編輯伯納德·羅德[48]認為「梅洛斯不可能對如此重要的作品此視而不見。」[49]
F1中的詞句「小雛鷹」[50][51] 可能暗指「教堂孩童」,後者在倫敦的成功迫使環球公司到各地巡迴演出。這被稱之為「劇院之戰」,並支持了1601年的時間定位。[49]嘉芙蓮·鄧肯- 瓊斯[52]接受1600–1年的時間定為,但注意到宮務大臣劇團的環球劇院是一個可以容納3,000人的大劇院,不太可能因為教堂孩童「不到100人」的《安東尼的復仇》給擠出去;她認為莎士比亞對他的作品非常自信,而對他的朋友約翰· 馬斯頓[53]表示出謙讓。[54]
與莎士比亞同年代的加布里亞·哈維[55]在他1598年版的喬叟作品中添加了旁註,這被一些學者看為證據。哈維的旁註中提到「更明智的人」會欣賞「《哈姆雷特》」,並暗示1601年因叛變而被處決的薩塞克斯伯爵依然活着。另一些學者認為這些旁註毫無意義。例如,愛德華稱「哈維註釋中的時間前後混淆,對《哈姆雷特》時間的定位沒有用處。」這是因為同樣的註釋不但稱愛德蒙·斯賓塞和托馬斯·沃森都好似活着,並提到1607年出版的約翰·歐文的新銘言集。[56]
戲劇文本有三個早期版本,使得獨一「真本」難以確定。[57]每個版本都與其它有所不同:[58]
其它對開本、四開本也有印刷——包括約翰·斯梅西克的[66]的《第三四開本》、《第四四開本》、《第五四開本》(1611–37)——但都被認為是前三者的衍生品。[65]
莎士比亞作品的早期編輯,如尼古拉斯·羅[67]、路易斯· 西奧博爾德[68]將《哈姆雷特》最早的兩份資料Q2、F1合併整理。每份資料都有另一份所缺失的成分,並在字詞上多有出入:兩份資料只有200行完全相同。編輯將資料合併成為一份「兼容」本,試圖反映出莎士比亞最初的「理想」作品。西奧博爾德的版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標準本[69],他的「全文」取向至今仍影響着編輯們的工作。另一些學者則否定這種取向,認為「《哈姆雷特》的獨一真本是個不現實的想法... 戲劇有文本,但獨一真本不存在」[70]。2006年的阿爾丁·莎士比亞版中的《哈姆雷特》就是這種觀點的最好證明。[71]
從傳統意義上講,編輯們將戲劇分為五幕。然而,早期文本中沒有一本是這樣劃分的,這種劃分方式其實是源於1676四開本的劃分法。現代編輯大多遵循這種劃分,但都感到些許遺憾;例如,當哈姆雷特將波隆尼爾拖出葛簇特的臥室時,出現了中場休息[72],在此之後,行動照舊進行,好像沒有什麼間斷出現過。[73]
就獨白「生存還是毀滅」而言,早期三版本中的文字出入巨大,而1823年意外發現的一本Q1激起人們的許多興趣,以及對編輯活動的質疑和重新解釋。學者們立即從Q1中發現了明顯的瑕疵,並導致了「壞四開本」這一概念的出現[74]。然而,Q1有它的價值:文本中包含了許多舞台指令,反映出當時戲劇的真實運作情況,這在Q2和F1中是不存在的;文本中的4.6幕在Q2或F1中不存在[75] ;文本對比較之後版本十分有幫助。該版本中場次順序更為連貫,不像Q2和F1中換場時出現的猶豫與躊躇。Q1的主要瑕疵在於語言:特別是著名的「生存還是毀滅」那句:"To be, or not to be, aye there's the point. / To die, to sleep, is that all? Aye all: / No, to sleep, to dream, aye marry there it goes."
比起Q2和F1,Q1的長度明顯要短,可能是莎士比亞劇團演出時的備忘稿,也許出自配角只手(很可能是演馬西勒斯的人)[76]。學者們就文本的重新構造是正版的還是盜版的爭論不休。《新劍橋》編輯凱思林·艾瑞斯[77]則給出另一假說,稱Q1是縮減版,做巡迴演出時用[78]。從這種觀點來看,Q1不是錯漏百出,而是因演出的需要而存在,並自1881年以來出現了28個不同版本。[79]
十七世紀早期,戲劇就因其中的鬼魂和對憂鬱、瘋癲的生動描繪而著名,並導致詹姆士一世和卡洛琳時期的戲劇中出現了一連串瘋癲事件[80]。雖然戲劇深受人們喜愛,觀眾眾多,但十七世紀復辟時期的評論家認為《哈姆雷特》太原始了,認為其整合程度、禮儀態度上都不合規範[81]。這種觀點在十八世紀被反轉,評論家們認同哈姆雷特是英雄——一個優秀的青年,但生不逢時[82] 。十八世紀中葉,哥特文學影響了心理分析和神秘主義分析,將瘋癲和鬼魂重新推到了前台[83]。直到十八世紀末期,評論家和演員們才開始將哈姆雷特視為一個思維混淆、內心矛盾的人。在此之前,他要麼是瘋了,要麼不是;要麼是英雄,要麼不是;沒有什麼中間迴旋的餘地可言[84]。這些發展反映出文學評論的根本改變,即更多地注重人物而非劇情[85]。到了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批評家認為《哈姆雷特》中內部的、個人的矛盾反映出在那個年代裏對內心掙扎和內部特點的注重[86] 。同樣,批評家們開始注意到哈姆雷特拖拖拉拉的特點,並認為這不單單是個寫作手法[85]。這種對角色特徵和內心鬥爭的分析持續到了二十世紀,之後評論向多方面發展。
《哈姆雷特》與同時代的戲劇有所不同。例如,在莎士比亞的年代,戲劇通常遵循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即戲劇應該注重劇情,而不是人物。在《哈姆雷特》當中,莎士比亞翻轉了這一規則,將重點放在了獨白,而不是劇情上,這樣觀眾就可以獲悉哈姆雷特的動機和思想。除了「壞」四開本以外,戲劇看似斷斷續續、情節不規則。例如,在掘墓戲時[10] ,哈姆雷特似乎決志行刺克勞地:但在下一幕時,當克勞地再次出現,王子卻突然軟了下來。學者們依然就此爭辯不休,不知這是否是創作中的瑕疵,還是故意增添主題中思想混淆與二重性的手法[87]。最後,其它戲劇一般時長兩個小時,而作為莎士比亞篇幅最長的作品,《哈姆雷特》,這個總計4042行,29551字的作品,需要超過4小時的時間來完成演出[88]。甚至在今天,戲劇也通常只演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有在影視版中才進行全部的演出。《哈姆雷特》也使用了莎士比亞擅長的手法——戲中戲,即使用故事中講述的另一個故事來進行敘述[89]。
對比現代新聞報紙、雜誌、通俗小說,莎士比亞作品對於讀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語言複雜、華麗、難懂。然而,它依然能勝任劇院的演出任務:觀眾在復原後的倫敦「莎士比亞環球」劇院中毫不費力地理解戲劇中的情景。[91]《哈姆雷特》中的語言大多是宮廷用語:優雅、詼諧,正如巴爾達薩雷·卡斯蒂利奧內在他1528年的《廷臣》中所述的那樣。《廷臣》詳細地指出皇家侍從應該如何使用語言來為主子做樂子的方法。奧斯里克和波隆尼爾似乎對此建議表示尊重。克勞地的語言豐富,並添加了許多修辭手法;哈姆雷特與歐菲莉亞也是如此。而赫瑞修、衛兵、掘墓人的語言則相對簡單不少。克勞迪的高貴地位則通過使用皇家第一人稱多數(「我們」)、首語重複法、暗喻來塑造一種希臘政治演說的風格。[92]
哈姆雷特的語言修辭也是超群的。他使用了強大的輪流對白、首語重複法、連接詞省略來言述:「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許還會做夢。」[93]作為對比,哈姆雷特在特定場合下會使用簡潔直白的語言,如表述自己對母親的內在感情時,他說:「它們不過是悲哀的裝飾和衣服;可是我的鬱結的心事卻是無法表現出來的。」[94]此時,他通過使用雙關語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又讓想法不那麼容易看穿。[95]他對歐菲莉亞進「尼姑庵」的言辭[96]包含着一種殘忍的雙重含義,因為在伊利沙伯時期,「尼姑庵」是「妓院」的別稱。[97][98]他在劇中的很多詞彙都是雙關語;當克勞地說:「我的侄子哈姆雷特,吾兒啊」時,哈姆雷特卻在旁白中說道:「超乎尋常的親族,漠不相關的路人。」[99]旁白是一種戲劇的表達方式,即劇中人物對觀眾說話,而不被別的角色注意到。這樣,角色可以直接向對觀眾坦白心聲,或吐露隱情。
劇中多處出現了不常見的修辭手法——重名法。例如,歐菲莉亞在尼姑庵末了中道:「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我是一切婦女中間最傷心而不幸的」[100]許多學者發現莎士比亞這樣使用十分古怪。一種解釋稱莎士比亞在他晚年時寫了《哈姆雷特》,以致言辭頗有風格。語言學家喬治·T·懷特[101]認為重名法是故意而為,以增強戲劇的雙重感和混亂感。[102]波林·科爾南[103]辯稱莎士比亞通過《哈姆雷特》將英國戲劇永遠地改變了,因為他「展示出角色的語言可以同時表達出許多種意思,並且這些意思有時自相矛盾,反應出思想與感情之間的碰撞。」她指出其中的一個例子是哈姆雷特對歐菲莉亞的建議「去尼姑庵吧」,後者同時代指貞潔的聖所或妓院的別稱,這反應出哈姆雷特對女性性別認知的混亂。[104]
哈姆雷特常被認為是位富有哲學意味的角色,他表達的思想類似於現在所說的相對主義、存在主義、和懷疑主義。例如,他與羅生克蘭對話時表達出了一種主觀主義的思想:「因為世上的事情本來沒有善惡,都是個人的思想把它們分別出來的。」[106]這種除了思想儘是虛無的觀點可以追溯到希臘詭辯學派那裏,後者辯稱除了感知外,人不能獲悉什麼——由於所有人都在感知,因此得出不同的觀點——因此沒有絕對的、只有相對的真理。[107]對存在主義最經典的台詞是「是生存還是毀滅」[108],在此,哈姆雷特將"being"代指生存和作為,將"not being"代指死亡和不作為。
《哈姆雷特》反映了法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蒙泰涅的懷疑主義思想。[109]在此之前,人文主義者米蘭多拉認為人是上帝最偉大的造物,具有上帝的形象,並可以選擇自己的本性;然而這種觀點在蒙泰涅的《隨筆集》中被反駁。哈姆雷特的「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與蒙泰涅的思想相呼應,但學者無法確認莎士比亞直接引用了蒙泰涅的作品,還是倆人一同對時代的氣息做出了類似的反應。[110]
在對鬼魂帶來的消息進行表態時,哈姆雷特用解析的辯詞安撫赫瑞修,稱「天地之間有許多事情,是你們的哲學裏所沒有夢想到的呢。」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精神分析的影響到達了頂峰,這些概念被弗洛伊德、雅各·拉岡、等人應用於《哈姆雷特》上;這些研究影響了舞台的演出。
弗洛伊德在他《夢的解析》一書當中,提出了「戲劇建立在哈姆雷特對復仇行動猶豫不決的基礎上;但它沒有給出這些猶豫的動機或理由。」[111]在回顧不同種類的文學理論後,弗洛伊德認為戀母情結及其所帶來的負罪感阻止了哈姆雷特對克勞地下手。[112]就其壓抑的精神而言,哈姆雷特明白了「自己並不比所懲戒的對手好到哪裏去」。[111]根據他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哈姆雷特在與歐菲莉亞扯「尼姑庵」一事上表現出「對性別的反感」。[113][114]
二十世紀的女性主義對葛簇特和歐菲莉亞做出了新的解析。新歷史主義和文化唯物主義評論家將戲劇放在歷史框架中,試圖再現當時的文化背景。[115]他們將注意力放在英國現代時期早年的性別角色上,關注 maid, wife, or widow 等字眼,以及 whores 。在這種分析當中,《哈姆雷特》的主角因母親對父王的不忠而改變觀點——從母親到妓女的改變。這個結論導致哈姆雷特對所有女性失望,並認為歐菲莉亞也不過如此。一些評論家認為歐菲莉亞應該是誠實、公正的;然而,兩種品質難以相互連結,因為「公正」是對外的,而「誠實」是內在的。[116]
《哈姆雷特》是英國戲劇中被引述次數最多的戲劇之一,位列世界名著之林。[117]隨後的歲月證明戲劇活力四射、經久不衰。學者勞力·奧斯本[118]從許多現代作品中找到了《哈姆雷特》的印記,並發現了四大類型:對戲劇的虛構處理、為年輕讀者的簡化、對一個或多個角色的續編、對戲劇敘述的表現。[119]
亨利·菲爾丁的《湯姆·瓊斯》中,湯姆·瓊斯和帕特里奇先生訪問了《哈姆雷特》世界,類似於《哈姆雷特》的「戲中戲」寫作手法。[120]而歌德的教育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121]不但以《哈姆雷特》作為自己的核心,而且創作了鬼魂和威廉·邁斯特死去的父親等場景。[120]赫爾曼·梅爾維爾在《皮埃爾》中也參考了許多《哈姆雷特》中角色的風格。[120]查理斯·狄更斯的《遠大前程》中也包涵了許多哈姆雷特式的元素。[120]喬治·艾略特的《佛羅斯河畔上的磨坊》中的梅季·塔利弗雖然頭腦清醒,但「與哈姆雷特十分相似」,[122][123]
李曼·法蘭克·鮑姆的第一部小說是《他們演了新的哈姆雷特》[124]。當鮑姆巡遊紐約時,演鬼魂的演員從舞台上栽跟頭,鄉村演員們對此感到十分滑稽,並要求演員們不停地栽跟頭。鮑姆在日後的文章中提及了這一幕,但短篇小說是從演鬼魂的演員那裏敘述的。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達文社首先以文言文翻譯出版了名為英國索士比亞著《澥外奇譚》,第十章為《哈姆萊特》,譯為《報大仇韓利德殺叔》。190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林紓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譯的《莎士比亞故事集》的全譯本《英國詩人吟邊燕語》,《哈姆萊特》被譯為《鬼詔》。1921年田漢在《少年中國》雜誌上翻譯出版了《哈孟雷特》。193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在萬有文庫出版了邵挺翻譯的《天仇記》。
《哈姆雷特》曾多次被搬上銀幕,比較廣為人知的版本(其他詳見「哈姆雷特」消歧義)有:
多次被人根據它的基本情節作大幅改編,有時是改變國家地點,有時更改變角色:
2014年,《哈姆雷特》被改編成長篇敘事詩,與《竇娥冤》和《陰謀與愛情》的長篇敘事詩一起,發表在《三劑毒藥三大悲劇》一書中( http://www.amazon.com/x4E09-x5242-x6BD2-x836F-x5927-ebook/dp/B00LP0WYI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