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1902—199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男,江蘇宜興人,中國理論物理學家、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流體力學領域的研究中有重要貢獻,最重要的工作是導出了雷諾應力的輸運方程[1]。曾任國家科協主席、北京大學校長。
周培源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02年8月28日 大清江蘇省宜興縣 |
逝世 | 1993年11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北京醫院 | (91歲)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教育程度 | |
職業 | 中國科學院院士 (數學物理學部,1955年) |
知名於 | 雷諾應力輸運方程 |
政黨 | 九三學社 中國共產黨 |
信仰 | 共產主義 |
配偶 | 王蒂澂 |
親屬 | 女兒:周如枚、周如雁、周如玲、周如苹 |
獎項 | 1980年和1985年,曾兩次獲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具有卓越貢獻的校友」獎 1982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科學獎 因積極開展國際科技交流,爭取裁軍和世界和平,被人們贊之為科學家的表率和楷模,"和平老人","傑出的民間外交家"榮譽稱號 1980年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院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
代表作
|
192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1926年春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學士學位,同年底獲碩士學位。1928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1936年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跟從愛因斯坦研究廣義相對論。其後,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繼續進行量子力學的博士後研究。
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清華大學教務長,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校長。文革期間,不明真相的職工被鼓動,幾次三番地衝擊653校樓。後來,在周總理的關懷下才得以回到北京[2]。
1980年3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選出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其被選為主席[3][4]。1986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選舉產生第三屆全國委員會。6月28日,第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推舉其擔任名譽主席[5][6][7]。
妻子王蒂澂(1910年9月26日-2009年6月22日),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畢業。1932年,周培源王蒂澂在北京結婚,由時任清華校長梅貽琦主婚。
周王共育有四個女兒:
1993年,周培源基金會正式成立。(2022年,民政部將其列入社會組織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2003年,周培源銅像在北京大學落成。
以周培源命名的獎項:
以周培源命名的研究單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