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爐,又稱博山香爐,是中國古代焚香時使用的一種熏爐。博山爐出現於西漢,盛行於漢魏時期,主要材質為青銅或陶瓷,以爐蓋呈山形為特徵。
形制
博山爐的結構主要為爐體和底座,在爐體上有山形蓋,蓋上一般雕刻人物、龍虎、鳥獸等,並有鏤空的孔洞,以便使香煙透出,形成一種雲霧環山繚繞的效果。[1]一般認為蓋子做成山形是象徵海外的仙山「博山」[1],符合漢魏盛行神仙家說的文化氛圍,亦有學者認為其原型為華山、泰山、蓬萊山、須彌山、崑崙山等[2],或許還含有封禪的含義[3],其真正的含義尚不完全清楚[4]。
底座為圓盤形,中間一般亦會雕刻有人物、龍虎、鳥獸等造型。[1]亦有用沒有承盤的[5]。[6]茂陵出土有帶有長柄的鎏金銀博山爐。材質主要為銅製,亦有陶瓷製、玉制的,漢代的銅製博山爐常有鎏金、銀或鑲嵌寶石。[4]
後來魏晉南北朝時佛教亦沿用此種香爐,紋飾則常用蓮花、火焰、祥雲等。這種形制的香爐亦傳到了朝鮮半島及日本等地[7][8]。日本藏有隋唐時期的白瓷製博山爐,博山蓋為蓮花形,受佛教影響很深[9][10]。
記載
長安巧工丁緩者……又作九層博山香爐,鏤為奇禽怪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
現在考古學上雖然稱這種熏爐為博山爐,但這種熏爐或一同出圖的物品的銘文上並沒有任何「博山爐」的字樣,而是僅僅稱之為熏爐或錯爐。[2]
目前已知最早提到這種熏爐叫博山爐的是宋代呂大臨的《考古圖》:[12]
按漢朝故事,諸王出閣則賜博山香爐,《晉東宮舊事》曰:太子服用則有博山香爐,象海中博山。下有槃貯湯使潤氣蒸香,以象海之囬環。此器世多有之,形制大小不一。
同為宋代人的樂史則在其《太平寰宇記》中引《名山記》說:[13]
華岳有三峰,直上數千仞,基廣而峰峻,迭秀迄於嶺表,有如削成,今博山香爐,形實象之。
歷史
戰國末期南方楚地產生的豆形香爐傳至北方後[14](也有學者認為楚地的香爐本身就和西北有關[3]),漢代獲得的西域的樹脂類香料與南方的香料不同,為了適應這種新的香料,香爐變得更加深、圓,到了漢景帝時期,為增加安全性而出現了承盤,但其蓋仍然為豆形的扁平蓋。到了漢武帝時期,由於西域絲路的開闢,西域的高蓋形香爐流入了中國,原有的香爐形狀也向着高蓋形發展,隨着與西域香爐的融合,誕生了博山爐。[7][6]這種圓錐形蓋的香爐跟近東古代的香爐十分相似[3],近東的香爐亦影響了基督教使用的香爐。但圓錐形蓋被具體化為山形,及其所有的方仙道含義則完全本地化了[3]。
到了宋代,博山爐多變為瓷製,形制也發生了變化,只保留了博山形的爐蓋,爐身則常用不同的搭配。[15]韓國存有宋代青瓷制的博山蓋形香爐[16],日本也有類似的博山蓋形香爐。元代亦有博山蓋式香爐,北京德勝門外出土一爐身為鼎式的博山蓋式元代香爐,可能是作供具用,和之前個人或宮廷薰香的用法大異其趣,正是博山爐的尾聲。[15]
圖集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