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製藥數據疑似造假事件是2025年1月發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輿情事件和藥物安全事件。起因為有自媒體爆出多款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數據雷同,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隨即回應稱「系編輯錯誤」,引發爭議。隨後,有媒體發現仿製藥數據一致性評價的相關數據已被國家藥監局從官網下架。這一事件進一步引發了有關醫保集采安全性的爭議。[1]

背景

近年來,隨着人口老齡化等背景因素的影響,醫保缺錢問題日益加重,而集采「砍價」則被官方宣傳為維持醫保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2]

不過,在臨床上卻有醫生表示,集採藥的效果越來越弱,甚至出現「麻藥不麻」之類的情況。這些問題長期來加大了醫患矛盾醫療安全問題。[3][4]

事件過程

2025年1月24日,有自媒體爆出多款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數據雷同,引發多家媒體報道。[5]

隨後,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於當天下午在官網發表更正聲明,回應稱數據一致「系編輯錯誤」所致。

不過,從當天晚上開始,有媒體發現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官網上的仿製藥過評信息均已被下架。

事件影響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