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二式105毫米加農炮是大日本帝國陸軍1930年代初期開發和裝備的火炮。歸類為軍直屬「野戦重砲兵連隊」的「野戰重炮」。
|
||
制式名稱 | 九二式十糎加農 | |
口徑 | 105mm | |
砲身長 | 4,725mm(45口徑) | |
砲身重量 | 1,172kg | |
放列砲車重量 | 3,730kg | |
砲口初速 | 765m/s | |
最大射程 | 18,200m | |
高低射界 | 俯角5°~仰角45° | |
方向射界 | 左右18° | |
使用弾種 | 九二式榴弾 九一式鋼性銑榴弾 九一式尖鋭弾 九五式尖鋭弾 九五式破甲榴弾 十四年式榴霰弾 九五式焼夷弾 試製二式徹甲弾[1] | |
使用勢力 | 大日本帝國陸軍、中國人民解放軍 | |
総生産數 | 200門以上[2] |
十四年式十糎加農砲為能夠挽馬牽引,設計性能略有降低。而本炮專門設計了九二式五屯牽引車,只能摩托化牽引。
1923年(大正12年)制定了暫定發展目標。1924年6月23日「參第372號」正式給出了研發方針。1925年(大正14年)2月19日「陸普第553號」給出了試製審查辦法。1927年(昭和2年)試製加農炮完成,但加農炮車重量超出要求275公斤,要求將射程從原來的15,000米擴大到17,500米以上。決定採用炮身自緊等新技術繼續研究。1930年(昭和5)重新開始研製。1932年(昭和7)完成了新的試製炮,1934年(昭和9)改為加長炮管。1935年(昭和10)正式定型。
由於陸軍的系列火炮強調機動性,所以這門火炮也屬於級別較小、重量較輕的範疇。因為重量的減輕導致各部分的強度不足,在諾門罕戰役以最大射程開火時,炮腿經常折斷。這一點在定性試驗時被忽視了,因為該炮射程太遠,靶場不夠大,很少進行「一號裝藥(即最大裝藥)」實彈射擊。但在後來的生產型中得到了改進。另外,為了輕量化,雖然射程遠,但炮管後部較長,所以雖然最大射擊仰角為45度,但仰角大於35度時,必須在炮膛後下方的地面挖坑以便搖架和炮膛的後端提供後坐空間。
裝甲能力的數值根據目標裝甲板和實施年份等測試條件而有所不同。根據陸上自衛隊指揮學校軍史教務室所持有的資料集《近衛第3師團現有反坦克武器裝備效能匯總表》,100m射程的穿鋼板厚度為175mm。
二戰日軍師團直屬的野砲兵連隊和山砲兵連隊,主要裝備野炮、100毫米輕榴彈炮、山炮等輕型火炮。而軍直屬的「野戦重砲兵連隊」主要裝備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和九二式100毫米加農炮。此外,被稱為「重加野」的八九式十五糎加農砲編為獨立重砲兵大隊,也是軍級炮兵。
該炮首次參戰是1939年(昭和14年)的諾門罕事變,裝備16門炮的第7野戦重砲兵連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