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娜·拜爾 JP(英語:Georgina Beyer,1957年11月—2023年3月6日),新西蘭工黨人物,於1995年至1999年擔任卡特頓鎮長,之後在1999年至2005年間代表工黨擔任懷拉拉帕選區議會成員,是全球首位公開表示自己是跨性別的國會議員,較為支持進步性政策,包括賣淫法案改革、民事結合、反歧視法案、保障毛利人的權利等。她於2007年退休,後又於2014年代表馬納運動參與選舉,但未能成功。

Quick Facts 喬治娜·拜爾, 繼任 ...
喬治娜·拜爾
Thumb
2020年的拜爾
新西蘭工黨黨員代表制英語Party-list system議會成員
任期
2005年9月17日—2007年2月14日
繼任萊斯利·索珀英語Lesley Soper[註 1]
議員
懷拉拉帕選區英語Wairarapa (New Zealand electorate)
任期
1999年11月27日—2005年9月17日
前任懷亞特·克里奇英語Wyatt Creech
繼任約翰·海斯英語John Hayes (New Zealand politician)
第20任卡特頓英語Carterton, New Zealand鎮長
任期
1995年11月1日—2000年3月8日
副職布萊恩·卡梅隆
前任巴里·基斯
繼任馬丁·坦克斯利
個人資料
出生(1957-11-00)1957年11月日
 新西蘭惠靈頓
逝世2023年3月6日(2023歲—03—06)(65歲)
 新西蘭惠靈頓
政黨馬納運動英語Mana Movement(2014年)
其他政黨新西蘭工黨(1999年–2007年)
親屬喬治·伯特蘭英語George Bertrand(祖父)
父母科林·拜爾英語Colin Beyer(繼父)
Close

早年生活

拜爾出生於新西蘭的惠靈頓,出生時的性別指定是男性,具有白人和毛利人血統。她的名字起初叫做喬治,直到16歲時改為喬治娜[1],「喬治」一名來自她的祖父喬治·伯特蘭,後者曾是毛利營英語Māori Battalion的一名二級指揮官。拜爾的生父起初是一名警察,後因故入獄[1]。拜爾出生時,她的父母居住在惠靈頓市中心東南方向距離約3.5公里的一個郊區[2],她的母親與第一任丈夫也有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生於1958年12月,後來被送給他人收養。在母親懷孕期間,拜爾被送到塔拉納基大區與祖父母共同居住。1962年,拜爾的父母離婚[2],同年她的母親與剛剛從一個法學學校畢業的科林·拜爾再婚[3]。兩人隨後搬到了上哈特,四歲半的拜爾也搬來與母親同住。1963年,拜爾的母親又生下了一個兒子[4]。拜爾起初是在上哈特讀小學,後來在七歲時因為父母搬家而隨之轉學[5]。由於父母之間存在婚姻問題,拜爾被送到了一間名為威爾斯利學院英語Wellesley College, New Zealand的寄宿學校,感到被遺棄的她曾經嘗試自殺[6]。拜爾上到二年級(Form 2)時,由於所居住的收容所關閉,她開始以日間寄宿生的身份繼續讀書[7]。1971年,拜爾的母親再次離婚,使得拜爾開始陷入經濟困境,由於無法再承擔私立學校的學費,她不得不轉入昂斯路中學英語Onslow College[8]繼續學業。後來拜爾跟隨母親和弟弟搬到奧克蘭的一個郊區,並進入當地高中繼續求學。在進入高中之前,拜爾的姓氏已經通過契約的方式從「伯特蘭」改成了「拜爾」,因此無需再向學校解釋她與家人之間的姓氏差異[9]。高中時期的拜爾開始參加影視類演出,不過後來決定要從事別的行業,並在16歲時違背母親的意願離開了學校[10]

拜爾在4歲時就開始表現出女性化傾向。為了能穿上女性的裙子,她特意加入了學校的合唱團並參與到各種表演之中。不過由於當時社會對跨性別人群的接受度不高,拜爾能夠從事的職業非常匱乏,她先是加入過惠靈頓的一個同性戀夜總會,其後又相繼做過歌手和變裝皇后,後來轉為一名性工作者[11][12]。1979年,拜爾在澳大利亞的悉尼遭到輪姦,這一經歷給她留下了心靈創傷,更曾使她數次嘗試自殺。由於當時的法律對性工作者的保護非常有限,拜爾自覺無法向警方求助,遂開始萌生了從政的想法,希望能對這種情況做出改變[1][13]。回到新西蘭後,拜爾找了一份演員的工作,她在這段時期的事業頗為成功,巔峰時期曾在1987年獲得新西蘭電影電視獎英語New Zealand film and television awards最佳女演員提名[14]。1984年,拜爾通過性別肯定手術成功轉變為一名女性[11][15]

在搬到卡特頓後,拜爾到懷拉拉帕當了一名電台主持人,負責報道當地新聞,此外還跟主持人保羅·亨利英語Paul Henry (broadcaster)有過合作,亨利後來在1999年的大選中成為拜爾的對手,並被拜爾擊敗[16][1]

政治生涯

卡特頓

拜爾在搬到卡特頓居住後就對當地政治產生了興趣,並在不久後通過選舉進入了當地一間學校的董事會。1985年,拜爾當選卡特頓市長[12][17][18],她的工作於1996年得到惠靈頓市長馬克·布盧姆斯基英語Mark Blumsky肯定[19]。1998年,拜爾憑藉90%的得票率再次當選[20]。2000年,拜爾自市長任上退休並進入國會[21],不過她後來在2004年表示她對這次退休非常後悔[22]

議會

在1999年的大選中,拜爾被工黨選為懷拉拉帕選區的議會候選人,而國家黨則選擇了政治新人保羅·亨利來作為她的競爭對手,一開始兩人的競爭非常激烈,但亨利在一次電視採訪中試圖用拜爾的過去來作為反對她的理由,並表示拜爾轉變性別的行為證明她不走正道,導致他的支持率發生下滑[18],最終拜爾成功當選[23],成為全球第一位跨性別的國會議員[24]。在她的首次演說中,拜爾說道[25]

我忍不住想要提一下本屆議會中的一些「第一」:我們的第一位拉斯塔法里運動人士拉斯塔法里人(南多爾·坦佐斯英語Nándor Tánczos……我們的第一位波利尼西亞女性(溫妮·拉班英語Winnie Laban)……是的,我不得不說,我想我是新西蘭第一個站在議會大廈的變性人。女士們,先生們,這不僅是新西蘭的第一次,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次。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的國家在許多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我們在女性獲得選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我們過去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我希望我們今後在社會政策方面,當然還有人權方面,也將再次處於領先地位。

在2002年的大選中,拜爾代表工黨角逐懷拉拉帕選區,再次成功當選[26][27]

2001年,安妮·高森英語Annie Goldson彼得·威爾斯英語Peter Wells (writer)聯手製作了一部關於拜爾的紀錄片。這部影片後來斬獲了2002年三藩市國際LGBT電影節英語Frameline Film Festival優秀紀錄片獎和悉尼電影節英語Sydney Film Festival最佳紀錄片觀眾獎等多個獎項[28]。拜爾在影片的訪談中說道:「我被問了很多其他政治家不會被問到的問題,例如手術方面的『你受傷了嗎?』、『作為一個女性,你現在從事性行為時的感覺跟你是男性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等。」[29]

政治觀點

拜爾比較支持帶有進步性的政策,例如LGBT平權和毛利人平權等[13]。2003年,新西蘭議會擬通過一項《賣淫改革法案英語Prostitution Reform Act 2003》,不再將賣淫列為犯罪,拜爾非常支持這項法案,並在一次演講中公開承認了自己從事性工作的經歷,最終觸動了另外三名議員,促使他們也為該法案投下了支持票,使得法案以60票支持、59票反對和一票棄權正式通過[30]

拜爾也支持2004年規定同性戀者與合法夫婦擁有等同的法律地位的民事結合法案,並就該法案作了一次演講[31][32][33]。拜爾還親自前往議會大樓外會見了來自命定教會英語Destiny Church (New Zealand)的抗議人士,但在遭到抗議人群的辱罵後情緒失控,不過到了第二天,拜爾在主持人保羅·霍姆斯的邀請下與命定教會的領導人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時候表現得非常鎮定[34][35][36]

拜爾是在《1993年人權法案英語Human Rights Act 1993》的修正案中加入禁止基於性取向歧視他人的規定的提倡者之一[13]。2004年,拜爾在她的私人草案中加入了禁止基於性別認同歧視他人的條文[37],不過在從副檢察長英語Solicitor-General (New Zealand)提出的一項法律意見中得知現有法律已經涉及這一問題後,拜爾又移除了相關條文[38]

拜爾支持在各大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中使用毛利語,並在《2003年毛利語法案》的通過中發揮過重要作用[13]。她個人雖然不支持2004年的海底及海灘法案[註 2],但因為她的選區並非毛利人選區[1],多數選民都支持該法案,她最終還是投下了支持票[39]。她曾經問過工黨當局可否棄權,但遭到拒絕。拜爾對此事非常後悔,立誓以後再也不會在她的身份和「政治上的權宜之計」之間糾結[1][18]

退休

2004年年初,拜爾表示不會再參加2005年的選舉。外界推測她作出此決定的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為此前在海底和海灘法案上與選舉委員會之前的分歧[40]。不過在經歷了命定教會的集會之後,拜爾於同年9月表示打算代表工黨再參加一次選舉,但計劃換一個選區[41]。一年後,拜爾再次表示決定退休[18]。她最終在2007年2月14日發表告別演說,並於第二天正式退出議會[42]

離開政壇後,拜爾因為找不到其他工作而陷入了經濟困境[43]。她本打算再次參加卡特頓市長選舉,但卻支付不起競選費用。雖然一名台灣朋友願意為她承擔競選費用,但那名朋友於2010年意外去世,使得她不得不一邊繼續尋找工作,一邊開始申請社會福利[44]

2014年馬納運動南海岸選區選舉

2014年7月27日,馬納運動宣佈拜爾將代表該黨參加北海岸英語Te Tai Tonga選區的選舉[45]。根據拜爾的說法,她參加這次選舉是為了向毛利人彌補自己之前為海灘和海底法案投下支持票的過錯[45]。不過在選舉失敗後,拜爾表示參加這次選舉是為了「幫洪·哈拉維拉英語Hone Harawira一個忙」,而她自己從未期望能取得勝利[46]

拜爾對於馬納運動與網絡黨的結盟英語Internet Party and Mana Movement持批評態度。她表示她對網絡黨的創始人金·達康保持謹慎,希望他能擔任較為次要的位置。她批評達康在背後對聯盟實施操縱[47],而其進入政壇是為了報復那些輕視他的人[47][48]。另外,拜爾還中途退出了聯盟的全國旅行[48]。她對於兩黨之間的關係也持保留態度,表示馬納運動並沒有得到平等對待,例如她自己所得到的競選資金就非常少[49]

公眾演說

Thumb
拜爾在2006年的一次會議上作演講

拜爾分別是2006年在蒙特利爾舉行的第一次和2009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二次LGBT人權國際會議的主旨演講人[50][51],此外還在2010年9月24日在多倫多舉行的「加拿大各地同性戀人群平權會議」(英語:Equality for Gays And Lesbians Everywhere,简称Egale Canada)上作過主旨演講[52]

2018年10月23日,拜爾應牛津大學辯論社邀請前往演講[53],成為第一個在牛津大學辯論社演講的毛利血統人士。同年10月31日,拜爾又接到了來自劍橋大學辯論社的邀請,一同受到邀請的還有美國告密者切爾西·曼寧[54][55]

榮譽

2000年,拜爾在年度酷兒頒獎典禮上被票選為傑出酷兒[56]

2020年,拜爾在女王誕辰慶典上獲得新西蘭功績勳章,以表彰她在維護LGBT權利上的貢獻[57]。拜爾表示對於這一榮譽感到自豪,並感謝了懷拉拉帕人民「忽略我豐富多彩的過去,審視了我的過去,並給了我機會」[34]

逝世

拜爾於2013年被診斷出腎衰竭,導致其重返政壇的計劃暫時擱置[58],此後自2014年參加選舉起[59],直到2017年接受腎臟移植手術之前,她每天都要做好幾次透析[60]。做完腎臟移植手術後,拜爾重新回到了公眾視野[61]。2023年3月6日,拜爾在惠靈頓的一家醫院去世,根據拜爾的遺願,她的好友將不會為她舉辦葬禮,但會安排一個紀念儀式[12]

拜爾去世後,多名新西蘭的政壇人物都對她作出了悼念。曾經招聘拜爾做臨時保姆的懷拉拉帕國會議員基蘭·麥克拉爾蒂英語Kieran McAnulty在提到拜爾時表示她是一名「備受喜愛的家庭成員、忠誠的朋友、LGBT權利的熱情捍衛者和本地政壇的強勢人物」。總理克里斯·希普金斯評價拜爾時稱她「為其他人樹立了一個易於模仿的榜樣」[62]。財政部長格蘭特·羅伯遜英語Grant Robertson表示他將永遠記得拜爾的勇氣。前總理海倫·克拉克認為拜爾能夠受歡迎來自於她的誠實[63]。在拜爾去世後,卡特頓一處住宅開發區的一個街道將以她的名字命名[64]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