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英語:The Washington Post,簡稱《華郵》)是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大都會區最具影響力與發行量大的報紙之一[2][3],在美國全國受眾亦較廣。華盛頓特區、馬利蘭州及維珍尼亞州還發行該報的大報版。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9月10日) |
截止2020年,《華盛頓郵報》共獲得69座普立茲獎[4],僅次於《紐約時報》的130座[5],其中《華盛頓郵報》於2008年獲得獨立的6項普立茲獎,亦僅次於《紐約時報》在2002年創下的一份報紙獲得獨立的7項普立茲獎的記錄。郵報總部位於華府K街富蘭克林廣場,七十年代初期郵報記者領導了美國媒體對水門事件醜聞的調查性報道,主要導致了尼克遜總統的辭職,郵報因此名聲大振。《華盛頓郵報》擅長報導美國國內政治動態,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均有在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華盛頓郵報》網站為美國流量最大新聞網站之一。[6]2013年10月,《華盛頓郵報》以2.5億美元現金的價格被謝夫·貝索斯所擁有的控股公司Nash Holdings買下。
發行量
《華盛頓郵報》網站的訪問數從2013年8月的2600萬人次成長到2015年11月的7200萬,2016年訪問數更達到1億人次,美國境外訪問達3000萬次,為美國流量最大新聞網站之一。[6][7]
根據紐約時報在2013年8月6日的一篇報道中的闡述:截至今年3月,該報的日發行量降至47.4767萬份[8],是繼《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今日美國》列第五名。
歷史
1877年,斯蒂爾森·哈欽斯創辦了《華盛頓郵報》;1880年,該報成為華盛頓特區首家每日出版的報紙。
1905年,《辛辛那提探詢者報》的擁有者John Roll McLean購買了《華盛頓郵報》的多數權。1933年,由於經營不善,《華盛頓郵報》幾乎倒閉、被拍賣,《華盛頓郵報》的買主尤金·I·邁耶及其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重新建立了該報的信譽和經濟狀態。1954年,《華盛頓郵報》購買了它在華盛頓特區的主要競爭者,成為華盛頓特區的唯一日報。
1971年,《華盛頓郵報》與《紐約時報》披露五角大樓秘密文件,指控美國政府在越戰問題說謊。
1972年,《華盛頓郵報》兩名記者揭露水門事件,經調查及指證,最終迫使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遜辭職。
1981年,《華盛頓郵報》爆發造假醜聞而被迫歸還普利策獎[9][10],《華盛頓郵報》的另一個主要競爭者《華盛頓星報》關閉。
1984年12月19日,《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發現號穿梭機於1985年1月23日的任務中,在蘇聯上空軌道發射一枚可以攔截無線電、電話及人造衛星通訊的偵察衛星;由於美國空軍已於同月17日宣佈這次任務將列為極機密,這篇報導刊登後,美國國防部長卡斯珀·威拉德·溫伯格抨擊:「新聞界不負責任,莫過於此。」同月22日,美國副總統布希在接受華盛頓特區WBC電視台訪問時被訪問者問到,無論《華盛頓郵報》是否刊登這篇報導,蘇聯可能已經知道美國偵察衛星的事;布希說:「我真希望那件事沒有被刊出,因為:該報導不僅不確實,而且它透露了一些極為敏感的情報。……我敢絕對確定,他們(蘇俄)已從這項透露中得利,並可能從其後的洩露中得利,因為:事情一旦洩露,每個人都會設法多知道一些。」[11]
2004年,《華盛頓郵報》獲得普利策獎18個獎項。
2008年,《華盛頓郵報》獨攬普利策獎14個獎項中的6項大獎,成為該屆普利策獎最大贏家。
2009年,《華盛頓郵報》出版人凱瑟琳·韋茅斯被揭發涉嫌藉政治人物晚宴牟利,重挫該報公信力。
在2007年到2013年期間,《華盛頓郵報》的收入在數碼化浪潮的衝擊下連續7年遞減。華郵在2011年收入6.225億美元、虧損2120萬美元,在2012年收入收入5.817億美元,虧損5370萬美元。[12]執掌《華盛頓郵報》將近一個世紀的[[格雷厄姆]]家族不得不斷臂求生,從公司業務中剔除《華盛頓郵報》以減少損失。
2013年8月5日,華盛頓郵報公司宣佈用2.5億美元出售《華盛頓郵報》及其資產給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及行政總裁傑弗里·貝索斯。
2015年,郵報總部搬遷至富蘭克林廣場。在貝索斯的財政支持下,《華盛頓郵報》迎來了增長和盈利。在內容緯度和網頁、數字端體驗的全方位優化下,《華盛頓郵報》網頁在短短兩年內反超《紐約時報》,在2015年獲得超過6000萬的UV。[13]
在2015年到2018年間《華盛頓郵報》三年獲得世界領先的商業媒體Fast Company評選的「最富革新精神的公司」稱號。
從2016年到2021年連續6年盈利。此外,通過數碼化轉型,《華盛頓郵報》由區域性媒體擴大為全國性媒體。
2019年9月,《華盛頓郵報》停發旗下16年的免費報《快報》。此次決定導致16名記者被裁員。
2021年後,美聯社稱, 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期間大受歡迎,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這位「新聞風雲人物」卸任後,《華盛頓郵報》的數字訂閱用戶數量下降了15%以上。截止到2023年11月為250萬,經歷了多輪裁員,預計虧損一億美元。
2023年11月,《華盛頓郵報》為扭轉困局,任命《華爾街日報》前高管威爾·劉易斯擔任其新的行政總裁(CEO)兼發行人。
政治立場
《華盛頓郵報》一直被美國保守派人士認為偏向自由主義[14]。但該報在過去亦支持不少共和黨候選人競選州長等候選人,而在1988年總統選舉該報沒有支持任何一黨候選人,該報目前對大部分政治人物均不作表態和取向。目前自由派(左派)和保守派(右派)的知識分子和專欄作家均有在該報撰寫專欄。
2018年7月,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批評《華盛頓郵報》是「亞馬遜的宣傳機器」[15]。
在2017年2月,隨着總統當勞·特朗普一系列對於媒體對他競選活動和任期前期的報道的批評,以及特朗普對那些作出被他認定為負面的報道的記者的攻擊和威脅遭致美國媒體的擔憂,《郵報》採用了新的口號「民主死於黑暗」(英語:"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16]
2021年3月19日,美國前總統雷根提名的保守派聯邦法官勞倫斯·西爾伯曼在一個案件的不同意見書中指責《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是「民主黨大報」、主要被用作民主黨的喉舌,並補述《華爾街日報》的新聞版面也有相同傾向。勞倫斯進一步指出,這三家報紙被美聯社和全美國多數大報所效仿。勞倫斯認為,美國媒體總體而言,是由令人震驚的對共和黨的偏見所主導。[17]
2024年10月25日,自1988年來在美國大選中一直「站隊」民主黨的《華盛頓郵報》發表聲明稱不會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支持任何一位候選人,引發20萬訂戶退訂,詳見貝索斯干預爭議一節。
出版服務
《華盛頓郵報》成立了資訊技術部門Arc Publishing,並替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新聞機構建立數位出版服務。[18]
相關事件
華盛頓郵報曾出現數次捏造報導的事件。1980年9月,華盛頓郵報的頭版刊登了一篇名為「吉米的世界」的周日專題報導,記者珍妮特·庫克 (Janet Cooke) 撰寫了一篇關於一名8歲海洛英成癮者生活的報導。[19]儘管當時郵報內部已經有一些人懷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該報的編輯依舊決定發出。1981年4月13日報導獲得普利策專題寫作獎。隨後發現這個故事完全是捏造的,普利策獎被退回。[20]
2020年3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宣佈,針對美方將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中方對等要求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等5家美國媒體駐華分社向中方申報在中國境內所有工作人員、財務、經營、所擁有不動產訊息等書面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要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年底前記者證到期的美籍記者從即日起4天內向外交部新聞司申報名單,並於10天內交還記者證,今後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繼續從事記者工作[21]。
2024年10月25日,繼《洛杉磯時報》之後,《華盛頓郵報》發表聲明稱不會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支持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是該報自1988年來首次放棄在美國大選中「站隊」民主黨。有消息透露,該報社評版員工本來已寫好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文章的草稿,但出於最大股東謝夫·貝索斯的壓力而被撤稿。《華盛頓郵報》工會發表聲明反對該決定,該報前編輯馬丁·巴倫批評此舉「懦弱」、「犧牲民主」,頭號反對前總統當勞·特朗普的共和黨人利茲·切尼率先宣佈退訂《華盛頓郵報》[22]。此決定引發部分編輯和工作人員請辭,以及大量讀者退訂,截至10月28日中午,退訂人數已超過20萬人,佔訂閱者總數的8%。[23]主導郵報轉向的貝索斯因此遭到批評。
10月28日,貝索斯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民調顯示公眾對媒體信任度越來越低,認為表態支持候選人只會造成偏見,終止為白宮候選人背書的做法是一個原則性的決定。他承認這次決定是計劃不周,但強調並非故意的策略,並沒有任何交換條件或諮詢過任何候選人,並表示他對25日旗下藍色起源行政總裁戴夫·林普與川普的會面毫不知情。[24][25]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