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翼龍學名Plesiopterys,「plesio」意為「接近」,「pterys」意為「翼」或「翼骨」)是蛇頸龍目已滅絕的一個,生存於早侏羅世,化石出自德國霍爾茨馬登波西多尼亞頁岩英語Posidonia Shale。近翼龍被視為包括蛇頸龍在內所有其它蛇頸龍亞目的姐妹群,並被置於蛇頸龍亞目之外。[1]該屬唯一已知物種是懷氏近翼龍(Plesiopterys wildi),身長220厘米(7.2英尺),身體與顱骨均相對較小。其具備原始及衍生特徵的獨特組合,現展示於德國斯圖加特州立自然歷史博物館英語Stat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Stuttgart[2]

Quick Facts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近翼龍屬
化石時期:早侏羅世
183–182 Ma
Thumb
骨骼重建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科: 淺隱龍科 Cryptoclididae
屬: 近翼龍屬 Plesiopterys
O'Keefe, 2004
模式種
懷氏近翼龍
Plesiopterys wildi

O'Keefe, 2004
異名

P. guilelmiimperatoris, Guilelmi imperatoris

Close

發現

懷氏近翼龍標本由當地板岩經銷商於1893年8月前後在豪爾板岩坑(Haurr slate pit)中發現。該板岩來自上里阿斯的下分區及波西多尼亞-布朗尼-奧佩爾帶。板岩商人將標本帶給當地的皇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出售,政府委託古生物學家戴姆斯(H. W. Dames)對標本進行檢查並提出意見和分析。當時德國發現的蛇頸龍化石僅有小塊碎片或單個椎骨,用戴姆斯的話說,這也使此標本成為「一流的展覽品」。標本原主已將其清修三個月,有一半顱骨從底面露出。巧合的是,大約同一時間,另一件保存完好的雙刃魚龍Ichthyosaurus biscissus)標本被發現,所以當時德國統治者決定將這兩件標本一起檢查。此外還批准將懷氏近翼龍以「德皇威廉龍」(Guilelmi imperatoris)之名引入科學界。此術語及其它異名現已不再使用,「懷氏近翼龍」才是該標本的正確名稱。由於當時有關蛇頸龍類的資料極為有限,戴姆斯要求由幾家古生物收藏的主管將相關標本寄給他,以便進行適當檢查及描述。[3]

描述

Thumb
復原圖英語Life restoration

懷氏近翼龍是種相對較短的蛇頸龍,身長220厘米(7.2英尺),擁有較小頭部及身體,四肢及肢帶比例類似其它蛇頸龍。[2]

分類

懷氏近翼龍是蛇頸龍亞目的姐妹群。[2]

古環境

懷氏近翼龍標本SMNS 16812發現於德國霍爾茨馬登附近的波西多尼亞頁岩,化石時期為托阿爾階[2]該地層以鰭龍類化石發現著稱,分為幾個主要地帶:蘇維匯-弗蘭肯帶、約克帶、盧森堡帶及諾曼帶。將該區域分帶可用於解釋早侏羅世以來蛇頸龍的分佈,因為每個物種都被分到各自的地帶中。[1]

波西多尼亞頁岩英語Posidonia Shale出土過大量標本,其中魚龍類蛇頸龍類最為豐富。懷氏近翼龍與霍爾茨馬登發現的其它幾種分類單元共存,包括短鰭魚龍豪夫龍[4]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