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 346大師(M 346 Master),是意大利馬基航空(Aeronautica Macchi)研發的高級教練機,意大利空軍將其型號稱為T-346A[1][2]、參與美國空軍T-X計劃的型號為T-100[3]。
M 346大師 M 346 Master | |
---|---|
![]() 2015年9月4日於三色箭飛行表演隊55週年飛行展示 | |
概觀 | |
類型 | 高級教練機/輕型攻擊機 |
乘員 | 2人 (學員和教練官) |
首飛 | 2004年7月15日 |
生產 | 阿萊尼亞·馬基航空→李奧納多 |
現況 | 現役 |
主要用戶 | ![]() ![]() ![]() ![]() ![]() ![]() ![]() ![]() |
衍生自 | Yak-130 |
技術數據 | |
長度 | 11.49 m(37.70 ft) |
翼展 | 9.72 m(31.89 ft) |
高度 | 4.76 m(16.11 ft) |
翼面積 | 23.52 m²(253.2 ft²) |
空重 | 4,610 kg(10,165 lb) |
負載重量 | 6,700 kg(14,770 lb) |
正常起飛重量 | kg( lb) |
最大起飛重量 | 9,500 kg(20,945 lb) |
發動機 | 2具國際渦輪引擎公司(International Turbine Engine Company,ITEC)/漢威聯合國際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F124-GA-200渦輪扇發動機 |
推力 | 55.6 kN(12,500 lbf)(淨推力) 千牛頓(後燃器開啟) |
最大燃油量 | 公斤(磅) |
性能數據 | |
最大速度 | 1,059 km/h(572 knots) |
巡航速度 | 公里/小時 |
爬升率 | 6,705 m/min(22,000 ft/min) |
實用升限 | 13,716 m(45,000 ft) |
最大航程 | 2,722 km(1,470 nmi);可加掛3具外掛油箱 |
翼負荷 | 285 kg/m²(58.3 lb/ft²) |
推重比 | 0.84 |
武器裝備 | |
其他 | 武器酬載量:3,000 kg(6,613 lb) |
1993年,當時俄國空軍經費不足,允許外資加入教練機計劃。俄羅斯雅克列夫設計局(設計)、雄鷹飛機製造廠(製造)、斯洛伐克PS(發動機,後改PLSM)與意大利馬基航空(投資夥伴)合作推出Yak/AEM-130教練機,Yak-130編號RA-43130原型機於1994年11月30日出廠,1996年4月25日試飛。
一開始規劃建造10架預量產型交俄國空軍測試,但隨亞洲金融風暴導致財政惡化成泡影[4]。俄國空軍又要求己方廠商以該國教練機優先、排斥非獨聯體的外製零組件,義方對此則無法接受,於是1999年12月雙方因市場條件改變而分道揚鑣,雅克列夫設計局以意大利免除俄國政府7700萬美元債務的代價提供技術文件給馬基航空[5],各自區隔市場發展出Yak-130和M-346[2][6][7][8][9]。雅克列夫可銷售至獨聯體、印度、斯洛伐克和阿爾及利亞,馬基航空則是可銷售至北約成員國等等[10]。
另外,俄國打算將Yak-130給斯洛伐克抵債,其配置原用在Yak/AEM-130的斯洛伐克製DV-2S(RD-35)發動機,並翻修米格-29作為還款計劃的一部分[11]。
2001年6月17日,在巴黎航空展上展示M-346全尺寸模型[12]。首架原型機於2003年6月7日出廠,2004年7月15日試飛,2011年11月18日失事墜毀[13]。2005年5月17日,第2架原型機首飛。2008年4月10日,預量產型機出廠[2],同年7月7日試飛[14],2013年5月11日失事墜毀[15]。2008年12月19日,從4000個參與徵名活動中,挑選出「大師」(Master)為其名稱,象徵以最佳工具訓練新一代飛行員至最高水準[16]。由阿萊尼亞·馬基航空(Alenia Aermacchi)為意大利空軍生產的首架T-346A,於2011年3月31日完成首飛。意大利空軍總共採購了18架,全數皆部署於與李奧納多(Leonardo)合作成立的國際飛行訓練學校(International Flight Training School,IFTS)中,所擔負的是戰術先導教練機(Lead-In Fighter Trainer,LIFT)的角色。
M-346的主翼是採用大型前緣根部延伸(Leading Edge Root eXtension,LERX)面的設計型式,藉渦流升力提供運動性和操控性,使用兩具無後燃器的國際渦輪引擎公司/漢威聯合國際公司F124-GA-200渦輪扇發動機,可跨音速飛行。採英國航太系統四重數碼化線傳飛控,高攻角可達40°。與Yak-130外觀明顯差異為翼根保留整流用小翼和省略輔助進氣口,無水平尾翼鋸齒面、採主翼翼尖外掛點方式、垂直尾翼翼根有冷卻器進氣口以及發動機艙稍長,基本上較接近拆夥前Yak-130 D的構型[17]。
M-346搭配李奧納多(Leonardo)研發的嵌入式戰術訓練系統(Embedded Tactical Training System,ETTS)、地面訓練系統(Ground Based Training System,GBTS),運用虛擬與資料鍊技術,將各種假想的戰術情況上傳給該機,讓飛行員練習攻擊空中、地面目標、反制敵方攻擊或電子戰;並且可以與電腦虛擬的「僚機」共同合作執行任務,例如1架在空中的M-346最多可模擬組成4機編隊,進行大兵力的模擬訓練。換言之,M-346雖然只是教練機,卻可模擬許多以往得在真正戰鬥機上才能演練的作戰科目,例如視距外空戰、對地精準武器攻擊、戰術對抗、空中加油等;也可以模擬F-16戰機、JAS 39戰機、颱風戰機、疾風戰機,甚至包括最先進的5代戰機(Fifth-Generation Jet Fighter),如F-22戰機、F-35戰機等,堪稱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模擬訓練系統。加上座艙人機介面非常先進,所以阿萊尼亞·馬基航空(Alenia Aermacchi)曾宣稱M-346是1款真正意義上的第五代高級噴射教練機(Fifth-Generation Advanced Jet Trainer)。
由於M-346的操作成本比戰鬥機低,可大幅降低飛行員的訓練費用。如果以訓練1名F-16飛行員為例,從開始學飛到「足以作戰」(Combat Ready),使用M-346和配套的電腦模擬訓練系統,能把訓練成本降至傳統流路的60%。
2005年1月,與希臘國防部簽署備忘錄,成為該計劃的夥伴;2006年1月,當時的馬基航空與希臘航太工業簽署工業合作協議。
2008年3月,智利國營航空(ENAER)在該國舉行的國際航太展(FIDAE)中,也和阿萊尼亞·馬基航空簽署備忘錄[18]。同年4月,加拿大航空電子設備獲得開發M-346飛行模擬器合約[19];接着5月,亦與美國波音簽署備忘錄,協助推銷、訓練和支援所製造的M-346和M-311(現M-345)[20]。
2013年1月17日,為利於M-346打入美國市場,與美國通用動力簽訂合作意向書,由通用動力擔任主承包商以「T-100整合訓練系統」(Integrated Training System,ITS)參與美國空軍T-X計劃競標[21]。2014年2月19日,加拿大航空電子設備也加入[22];但在2015年3月26日,傳出通用動力放棄當主承包商的消息,對競標一事橫生變數[23]。2016年2月22日,雷神公司宣佈參與T-100、成為主承包商,持續競逐T-X計劃[24][25]。2018年9月27日美國國防部宣佈由美國波音與瑞典紳寶合作研製的T-X教練機得標。
2008年2月19日,中央社在新加坡航空展報導漢翔航空向阿萊尼亞·馬基航空探詢以M-346為基礎合作的可能性[26];2009年2月4日,時任阿萊尼亞·馬基航空CEO卡梅隆·科森蒂諾(Carmelo Cosentino)等三人訪問漢翔航空並拜會中華民國空軍高層,希望仿新加坡模式,漢翔可就軟件開發、合作生產及長期維修等事務上合作[27]。
2014年,漢翔航空與阿萊尼亞·馬基航空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以便在臺灣組裝M-346。
2015年6月12日,漢翔航空與阿萊尼亞·馬基航空參加國防部空軍司令部高教機邀商說明會並送出商情資料[28];同年8月13日,在201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上,漢翔的攤位除了展示AT-3 MAX、XAT-5高級教練機縮尺模型外,也展示M-346縮尺模型及照片[29],阿萊尼亞·馬基航空亦派出多位代表與會[30]。
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任後出現變數,提出和前任馬英九政府不同的「國機國造」方針,前者傾向自行研發與製造,後者不排斥與海外厰商合作(即合作生産M-346)[31],最後蔡政府採前者,即T-BE5A高級教練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