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網絡信息中心 [1](簡稱:LACNIC,西班牙語:Registro de Direcciones de Internet para América Latina y Caribe ,葡萄牙語:Registro de Endereçamento da Internet para América Latina e Caribe )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區域互聯網註冊機構地區。
LACNIC [2]提供支持互聯網全球運營的號碼資源分配和註冊服務。它是一個非營利的會員制組織,其成員包括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和類似組織。
LACNIC 的主要功能:
自 1993 年以來,拉丁美洲的學術組織(如 ENREDO – Foro de Redes de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討論了拉丁美洲獨立於美國影響的註冊的必要性。 1998 年在巴拿馬舉行的一次 ENRED 會議(包括 NIC-MX)中討論了這個主題,他們了解到CABASE(Cámara Argentina de Base de Datos y Servicio en Línea)和ECOM-LAC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ean)等由商業組織組成的互聯網學術組織和電子商務聯合會)也在討論建立拉丁美洲註冊機構設想。[3]
1998年1月30日,時任克林頓總統政策制定高級顧問的Ira Magaziner發佈了一份會談文件,被稱為繼DNS 根權限事件後的「綠皮書」。而被稱為「白皮書「的修訂版則於6月5日發佈。 [4]該文件提出了一個新的組織來處理互聯網資源(即後來的ICANN )。國際論壇就白皮書問題組織了四次會議,最後一次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時,南美通訊組織也參加了會議。
加入ECOM-LAC的組織認為,拉丁美洲的 IP 地址可以由當地實體處理,並於 1999 年 8 月 22 日在第二次 ICANN 會議期間在智利聖地亞哥簽署了創建 LACNIC 的協議。
臨時委員會由六名成員組成:
組建LACNIC的計劃於1999年8月26日提交給了 ICANN 臨時董事會主席Esther Dyson ,業務計劃也提交給了ARIN 。制定了法規,並決定將LACNIC總部設在蒙得維的亞,技術人員和設備則設在聖保羅。LACNIC成立於 2001 年,在烏拉圭蒙得維的亞設有行政辦公室,技術設施由聖保羅的 CGI.br [5]提供。 ICANN 在 2002 年的上海會議上正式認可了新區域互聯網註冊管理機構的標準[6] 。 [7]
|
|
|
|
如今,LACNIC在以下類別中共有 8,500 多名成員:
與其他 RIR 一樣,LACNIC 是號碼資源組織 (NRO)的成員,該組織的存在是為了保護未分配號碼資源池,促進和保護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過程,並作為輸入到RIR 系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