釷-230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原子核由90個質子和140個中子構成,是一種痕量同位素半衰期約七萬五千年,可以用來測定珊瑚和確定洋流流量。

Quick Facts 基本, 符號 ...
釷-230,或Ionium / 230Th 或 Io
基本
符號或Ionium / 230Th 或 Io
名稱釷-230、或Ionium / 230Th 或 Io-
原子序90
中子數140
CAS編號14269-63-7  checkY
核種數據
豐度0.0002(2)
半衰期7.538(30)×104 
母同位素234U (α衰變)
衰變產物226Ra
原子量230.033133843 u
自旋0+
過剩能量30,863.976 keV
結合能7,630.99 keV
衰變模式
衰變類型衰變能量MeV
α衰變4.770
釷的同位素
完整核種表
Close

20世紀初美國放射化學家伯特倫·博爾特伍德英語Bertram Boltwood在研究鈾的衰變鏈時曾認為釷-230是新的元素,並命名為Ionium[1]元素符號Io[2]

命名

釷-230現行的名稱是利用其元素名稱「釷」以及其質量數組成。在釷-230剛發現初期,曾被稱為Ionium,其名稱源自於離子(ion)與金屬元素字尾(-ium)的組合[3],在發現釷-232之後,才發現釷-230與釷-232是同一種元素[4][5]

Ionium中文翻譯為「鎄」,部分文獻認為其與元素等價[6],而詞彙「Ionium–Thorium Dating」—— 一種利用釷-230(Ionium)與釷-232(Thorium)定年的方法,亦翻作「鎄釷定年法英語Ionium–thorium dating[7]

歷史

最早進行相關研究的是阿達·希欽斯英語Ada Hitchins弗雷德里克·索迪。早在1904年,他們假設了鐳是由鈾衰變而成的,但實際過程並不清楚。 1907年,美國放射化學家伯特倫·博爾特伍德英語Bertram Boltwood相信鈾與鐳的衰變鏈之間有一個新的元素「Ionium」存在[1][8]。後來阿達·希欽斯英語Ada Hitchins對Ionium進行了研究,希欽斯選擇性地從礦石樣品中提煉並純化出鈾,測定了Ionium的半衰期,並於1915年發表了此項研究[9]。而在1911年時,維利·馬克瓦爾德英語Willy Marckwald亞歷山大·史密斯發表了證據表明釷-230和Ionium是相同的[10],而證明了Ionium不是一種新的元素,僅是釷的一個同位素

衰變

釷-230半衰期約七萬五千三百八十年,大部分會經由α衰變,衰變為鐳-226,有少部分會透過集團衰變(約1.7兆分之一)會衰變成汞-206氖-24[11],極少數的情況會發生自發裂變

參見

相鄰較輕同位素:
釷-229
釷-230是
同位素
相鄰較重同位素:
釷-231
母同位素
鈾-234α衰變
鈾-230β+β+,罕見)
釷-230的
衰變鏈
衰變產物
鐳-226英語radium-226α
汞-206
氖-24英語neon-24
集團衰變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