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衰變(cluster decay)是一種罕見的核衰變過程,其中原子核會發射出由中子質子組成的小「團簇」 。該團簇的核子數比α粒子(4個)還要多,不過少於核裂變產物[1]

概述

並非所有放射性核素都會發生簇衰變,只會發生某些核素。事實上,簇衰變只發生在具有足夠原子能量來噴射部分原子核的重原子中。與α衰變相比,這種衰變形式的質量數減少幅度更大。

1984年,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簇衰變。檢測到的核素223Ra。然而,當α粒子釋放速率為1時,簇衰變和14C核釋放的速率極小,約為8.5×10-10[2]

簇衰變介乎α衰變與自發裂變之間,α衰變是原子核裂解出4He,而自發裂變則是重原子核分離成兩個甚至數個原子,然後再裂解出幾個中子。 自發裂變以子產物的概率分佈結束,有別於簇衰變。 在簇衰變中,產生的粒子都是較輕的原子核,而且在衰變方法中總是產生相同的粒子。 目前已發現超過20種原子核偶爾會以產生簇衰變的方式進行衰變。[3]

核是已知的放射性衰變產物。氦-6偶爾會因釋放核而衰變,氦-8則會因釋放而短暫衰變。這意味着其他稀有同位素,例如在加速器中進行了大量研究的氦粒子,也可以以這種方式衰變。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