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德斯(荷蘭語:Vlaanderen,荷蘭語發音:[ˈvlaːndərə(n)] (ⓘ);法語:Flandre,法語發音:[flɑ̃dʁ];德語:Flandern,德語發音:[ˈflandɐn];英語:Flanders,英國 /ˈflɑːndərz/,美國 /ˈflæn-/),又稱佛蘭德或佛蘭德斯,是比利時北部的一個荷蘭語地區,人口主要為弗拉芒人。
地名
「法蘭德斯」一名來自古菲士蘭語「*flāmdra」[1][2],意為「洪泛之地」,其派生自原始日耳曼語「*flaumaz」,意為「洪水、溪流、泥漿」。
傳統意義上的「法蘭德斯」指的是法蘭德斯伯國涵蓋的地區,大致對應今比利時東、西法蘭德斯省,法國北部的法國法蘭德斯與荷蘭南部的澤蘭法蘭德斯,如今「法蘭德斯」一稱指代了更大的區域,用於表示比利時整個荷蘭語區。
比利時當前行政區劃與社群的名稱中,弗拉芒大區、弗拉芒布拉邦省與弗拉芒社群皆作「弗拉芒」,而東法蘭德斯省與西法蘭德斯省作「法蘭德斯」,其中「弗拉芒」(荷蘭語:Vlaams;法語:flamand;德語:flämisch)為「法蘭德斯」(荷蘭語:Vlaanderen;法語:Flandre;德語:Flandern;英語:Flanders)的形容詞形式[3][4][5],意即「法蘭德斯的」。在印歐語中,國家或較大規模的地區及城市大多有對應的形容詞形式,漢語中習慣將地名與其形容詞的譯法統一(如「Scotland」譯作「蘇格蘭」,搭配其形容詞形式「Scottish」的「Scottish Premiership」譯作「蘇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而非「蘇格蒂什足球超級聯賽」),此處「弗拉芒」與「法蘭德斯」的分譯屬於特例。而在部分語言中,「法蘭德斯」與「弗拉芒大區」兩名稱也常常混用[6][7][8]。
弗拉芒運動
2010年比利時眾議院選舉結果顯示,分裂派政黨「新弗拉芒人聯盟」在弗拉芒大區處於領先地位;該政黨的終極目的是與南部的法語區徹底決裂。荷蘭語黨派與法語黨派對於組建聯合政府之事無法達成協議,因而導致比利時陷入了長達18個月的無政府狀態。由於荷蘭語區經濟遠遠好於法語區,荷蘭語區要求至少經濟獨立的呼聲由來已久。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