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數碼音樂光碟(英語: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CDDA),為在CD收錄音樂的規格。一般稱音樂CD時指的便是CDDA。
CDDA規格由飛利浦和Sony制訂,規格檔案書由於封面紅色而稱紅皮書,為彩虹書之一。
第一版的紅皮書於1980年6月由飛利浦和Sony共同釋出,它被數碼音頻碟片委員會(Digital Audio Disc Committee)認證為 IEC 908。這個標準並非免費的,用戶必須擁有飛利浦發出的許可證。在寫作此時(2007年7月),飛利浦的每份相關訂單要價5000美元[1]。2006年,IEC 908(也就是現在的IEC 60908)以PDF形式放在互聯網上販售,每份售價210美元[2]。
紅皮書的基本規則:
此章節的準確性有爭議。 |
資料從CD的內圓開始以漸伸線方式燒錄到外圓。燒錄速度 1.2m 每秒,方式為線恆速。
物理尺寸: 直徑120mm 直徑 80mm 卡片 長方形
紅皮書給定的實體CD規格和屬性包括光學光束的參數、誤差和錯誤率、八比十四調變系統、錯誤改正(Cross-interleaved Reed–Solomon coding)、附屬資料通道 (subcode channel) 以及圖形。
它同樣指定了 CD 使用了數碼音頻編碼是 2 聲道的 PCM,樣本的振幅量化為正負 16-bit(即 -32768 到 32767),取樣率為 44100 赫茲。這表示 CD 聲音媒體的嚮應頻率在 0 到 22050 赫茲之間。
以上的資料算出 CD 的資料流量為 44100 (樣本) × 16 (bit/樣本) × 2 (聲道) = 1411.2 kbit/s 或 176.4Kbyte/s.
在碟片上,資料以 2352 byte 組成一個區段的方式儲存,讀取的速度為每秒 75 區段。記錄以 EFM方式編碼、再以CIRC方式插值、L1 L2 ECC改錯碼, 插入 subcode 等等的域頭資訊 (overhead),通常這些編碼資訊並不提供給電腦的應用程式所用。
一張「1倍速」的資料 CD 的位元率,以每區段共 2352 byte 中的304 byte 為偵錯改錯資料,剩下 2048 byte × 每秒 75 區段 = 恰好每秒 150 KiB,大約每分鐘 8.8 MiB。
有些唱片公司為了加入其他功能,製作及銷售不符合紅皮書規格的CD,例如防止拷貝的Copy Control、使用DualDisc提供額外的資訊。為此,CD層從紅皮書要求的1.2毫米變成0.9毫米。飛利浦和其他公司向其警告,把CDDA商標擺在不符合紅皮書標準的產品上,有可能牴觸商標法。 結果,相似CDDA的商標已經不見於這類防拷貝CD上,而CD盒上原來警告用戶「光碟可能無法在你的播放器中播放」的貼紙也被取消,因為定義上已經不屬於CD。 Super Audio CD及DVD-Audio,這兩種媒體設計為比CDDA更高的取樣率、分解度、更低的高頻相位誤差,以播放更佳的音頻傳真度。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