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鳥占,是一種曾經盛行於漢族、南島民族、希臘及羅馬等族群與地區的占卜術。
漢族
中國的鳥占由來已久,可能成書於西周的《周易》小過一卦中曾言,「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漢代時有鳥占專著《周易飛侯》,目前已經亡佚;《隋書》中亦記載了十數種與鳥佔有關的書籍,如《鳥情占》、《太一飛鳥歷》等。[1]唐代的李靖就精通各種占卜之術,其中包括鳥占[2]。
宋代邵雍的《梅花易數》也有提及鳥占[3]。方法有數所見鳥的數目、看鳥的方向、聽鳥的鳴叫次數、聽鳥的叫聲、看鳥的品種等。[4]
藏族
以烏鴉叫聲來占卜的方法是從印度傳到西藏。[5]敦煌文獻中至少有六個古藏文的鳥占文獻,方法是根據烏鴉叫的時辰與方向(八方及上方,共九個方向)來得知神諭。[6]:317-318丹珠爾中的《烏鴉叫聲》(Kakajariti)也是鳥占。[6]:317[7]藏人當代民俗的鳥占是根據《烏鴉叫聲》而非敦煌文獻。[6]:336-337
南島民族
古時,在出草、戰爭、祭祀、建築、開墾等重要活動進行前,臺灣原住民族多會以占卜判定吉凶。在行動過程中,若占卜鳥顯現凶兆,族人通常會立刻停止活動,並於隔日清晨再度進行占卜。通常,各族不會捕捉此類被視為「聖鳥」或「靈鳥」的鳥類。[8]
鄒族的占卜鳥為繡眼畫眉(鄒語:Oazomu)。相傳,繡眼畫眉是由一位名為Oazomu的勇士變成;該勇士在彌留時告訴族人他死後會變成繡眼畫眉,所以族人在出征或狩獵前須諦聽其鳴聲以辨凶吉。此後,族人凡是狩獵或出草,必須先在野外過夜,並於隔日清晨諦聽第一聲繡眼畫眉鳴叫;若該鳴叫顯現為愉悅則表大吉,反之則必須返家。在占卜過程中,繡眼畫眉的鳴聲是否連續、急慢,還有音調、次數、飛向、次序與距離等都是判斷凶吉的根據。[9]
邵族以繡眼畫眉(邵語:M'asu-niʔ)的動態、鳴叫聲、飛行方向等判斷吉凶禍福,並以遇到Squ-io鳥為凶兆。在占卜過程中,繡眼畫眉若在右邊即是代表凶運,而在左邊則是表示吉運。
相傳,邵族有一名驍勇善戰且備受尊敬的勇士,族人在他死後感到非常懷念,於是他就變成繡眼畫眉,且每每在族人遇到困境時現身指引遠離厄運的方向,也因此被族人奉為靈鳥。[10]
排灣族會以一種稱作「海亞夫」的鳥之鳴聲音調及長短判斷狩獵是否能夠滿載而歸。據調查,喜鵲、樹雀、斑文鳥(或錦鳴)、繡眼畫眉、鷦鷯、褐頭鷦鶯(或灰頭鷦鶯)、臺灣畫眉、小彎嘴畫眉等都曾被排灣族奉為鳥占神鳥。[8]
賽德克族視Sisil鳥為靈鳥,舉凡打獵、提親都聽sisil鳥的鳴叫聲與行徑方向和夢做決定。

大武壠族人早期將烏鴉的「歐啊、歐啊」叫聲稱為「歹結調(pháinn-kiat-tiāu)」,意指帶來厄運的聲音,也可能預示可有其他原住民族即將來襲。若在出門打獵前聽到此聲,便不能出門。荖濃等大武壠族部落的公廨屋頂上常見的黑色鳥模,據說即代表烏鴉。[11]
參見
外部鏈結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