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龍(學名:Guidraco,中文「鬼」+拉丁語draco)是有齒翼手龍亞目翼龍的一個已滅絕屬,生存於早白堊世的中國遼寧省。[1]很多近期研究均顯示鬼龍是分類群古魔翼龍亞科的成員,而後者又屬於更大型分類群古魔翼龍科。
發現
鬼龍僅所知於正模標本IVPP V17083,是一副關節連接的部分骨骼,由一個接近完整的顱骨、下頜骨及第二至五節四塊頸椎組成,收集於遼寧省凌源市四合當鎮的九佛堂組,該地層形成於約1.2億年前的早白堊世阿普第階。[1]
詞源
鬼龍屬由汪筱林、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W. A. Kellner)、蔣順興和程心等人於2012年首次描述並命名,模式種是獵手鬼龍(Guidraco venator)。屬名取自中文「鬼」(邪靈)及拉丁語draco(龍)。種名在拉丁語中意為「獵人。」[1]
描述
鬼龍正模顱骨長38厘米(15英寸)。顱骨相當細長,擁有中空輪廓,但由於上緣及下頜線在其大部分長度上幾乎平行延伸,因此不是很尖銳。較短的顱骨主要孔洞、長度僅為顱骨四分之一的鼻眶前孔及深度與吻突相等的下頜骨使吻部更為堅固。吻部缺乏嵴飾。然而吻部頂端在眼眶上方處劇烈上彎,導致額骨上形成非常大的隆起,其高度與顱骨後部深度相當並終止於圓形頂部。由於顱頂傾斜,嵴飾略微指向前方,其底部延伸至顱頂後部,然而頂骨不構成其一部分。嵴飾前面可以看到大面積軟組織印痕,但這些僅為植物殘骸。顱骨的進一步鑑別特徵包括下端狹窄的顳下孔及前枝延伸不超出鼻眶前孔前緣的顴骨。[1]
鬼龍牙齒非常獨特。在上顎23顆牙齒中,第一顆又長又窄,幾乎水平指向前方。與之緊挨着的3顆牙齒尺寸巨大且長而粗、尖銳而略有彎曲,依次指向更下方。接下來是3顆中等長度、指向下方的筆直牙齒,中間那顆即第6顆牙齒最短。剩下的13顆牙齒尺寸逐漸縮小。下顎的18顆牙齒同理,但缺少指向前方的牙齒。前4顆牙齒非常巨大,甚至比相應的上頜齒還要長。後面是3顆中等高度的筆直牙齒,再後面是11顆越來越小的牙齒,頭部共計82顆牙齒。化石中的喙處於閉合狀態,由於這些牙齒的極端長度,前齒突出至遠超頭部上下緣的位置,伸出部分長達吻部或下顎深度的兩倍。亦可根據外觀將牙齒分為兩種類型:上顎前9顆牙齒及下顎前8顆牙齒的牙釉質背面擁有垂直嵴,其後面的牙齒則擁有均勻平滑的牙釉質及加厚的牙冠基部,使其輪廓更接近三角形。[1]
儘管由於下頜末端沒有擴張而未形成真正的玫瑰結狀結構,但相互嚙合的前齒起到了捕捉身體光滑獵物的作用,故描述者認為鬼龍是種吃魚的動物。[1]
種系發生學
描述者將本屬歸入無齒翼龍超科。一項系統發育分析發現鬼龍是巴西玩具翼龍的姐妹群,二薦共同組成一個與帆翼龍科和古魔翼龍科近緣的演化支。一個中國物種與南美物種近緣的事實表明,在這一時期兩片大陸間存在大規模的動物群交流。[1]汪筱林等人於2014年、[2]吳文浩等人於2017年先後得出此結論。[3]然而,布里安·安德列斯(Brian Andres)等人於2014年將本屬歸入了北方翼龍科,其分析結果如第一個分支圖所示。[4]2019年有多項分析將鬼龍重新歸入古魔翼龍科中的古魔翼龍亞科,並將其作為捻船頭翼龍和玩具翼龍的姐妹群,[5][6][7][8]證實了鬼龍確實與玩具翼龍近緣。第二個分支圖由博里亞·霍爾加多(Borja Holgado)和羅德里格·佩加斯(Rodrigo Pêgas)於2020年發表。[9]
拓撲1:安德列斯等人(2014年)。[4]
|
拓撲2:霍爾加多與佩加斯(2020年)。[9]
|
參見
- 翼龍列表
- 翼龍類研究歷史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