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浣熊(Super Typhoon Neoguri,國際編號:140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82014,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Florita)為201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八個被命名的風暴。「浣熊」之名是由南韓所提供,來自狗浣熊(韓語:너구리)的韓語發音[5][6]。
颱風浣熊 Super Typhoon Neoguri(英文) | |||||||||||
---|---|---|---|---|---|---|---|---|---|---|---|
| |||||||||||
| |||||||||||
| |||||||||||
| |||||||||||
概況 | |||||||||||
形成日期 | 2014年7月3日 | ||||||||||
消散日期 | 2014年7月11日 | ||||||||||
最低氣壓 | 930 hPa | ||||||||||
瞬間最大陣風 | 250 km/h | ||||||||||
影響 | |||||||||||
財產損失 | 日本沖繩縣3037萬美元 韓國至少10億韓元 | ||||||||||
死傷人數 | 日本5死67傷[1][2][3] 台灣7傷[4] | ||||||||||
影響地區 | 日本全國 韓國南部及濟州島 台灣 北馬利亞納群島 | ||||||||||
2014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浣熊是一個既強烈又巨大的熱帶氣旋,它在2014年主要吹襲日本,並一度成為當年度西北太平洋最強的熱帶氣旋。系統源自於楚克附近的一個低壓槽,後於7月3日發展成熱帶風暴。4日發展成颱風之後,隔日遂開始快速增強,期間鞏固其既巨大又明確的風眼,並於6日晚間達到強度巔峰。自7日起,颱風強度開始由盛轉衰,8日浣熊在橫過沖繩後,翌日晚上以強烈熱帶風暴的強度登陸九州。10日橫過本州南部沿岸後,於7月11日轉化為溫帶氣旋,該系統在數日後於鄂霍次克海消散。浣熊在其生命史上嚴重影響日本和其他國家,其中日本尤為嚴重,受颱風和梅雨鋒配合產生的暴雨影響,日本全國有5人死亡、67人受傷。總計在日本和韓國造成至少5226萬美元的經濟損失。該風暴亦是該年度首個在日本造成人員傷亡的熱帶氣旋。
氣象歷史
2014年6月30日晚上,一個熱帶擾動在楚克州以東約220公里處的,有着廣闊對流的低壓槽中生成[7]。日本氣象廳在次日晚上報告稱,同一地區有一個低壓區生成[8][9]。7月2日晚上,日本氣象廳升格其為熱帶低氣壓[10],此後,系統受益於良好的流出而形成了對流帶,且處在地區的垂直風切變較弱,所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系統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11]。7月3日凌晨,日本氣象廳開始對系統發出公告,並將其命名為「浣熊」[12]。此外,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這個有着混亂而廣闊對流的風暴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其編號「WP082014」[13]。當日晚上,該系統的低層環流中心進一步優化,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系統為熱帶風暴[14][15]。
7月4日凌晨,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此時微波成像顯示浣熊的眼牆正在發展。下午5時(協調世界時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將浣熊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並在三小時後將該系統升格為颱風[16],此時浣熊沿着深層副熱帶高壓脊的南部邊緣向西北方向移動[17]。同日晚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該系統升格為颱風,此時浣熊已經進一步鞏固了它幾乎連續的眼牆[18]。7月5日,得益於強勁的全面流出,浣熊快速增強,鞏固自己的對流帶,並緊緊包裹成一個45公里寬,但參差不齊的風眼[19]。當日中午,浣熊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管轄範圍內,被給予了當地名稱「Florita」[20]。
7月6日,風暴繼續沿深層副熱帶高壓脊南部邊緣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其風眼在這一過程中增大到直徑65公里,並且高度對稱[21]。微波成像不僅顯示了系統南部半圓的小型強烈對流核心和改進的對流帶,還顯示了在風暴在徑向流出支持下進行的快速增強[22]。同日晚上,浣熊的外眼牆開始形成,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仍將浣熊升格為超級颱風,並指其眼牆已經開始收縮[23]。此時,日本氣象廳分析稱,浣熊已達到最高強度每小時175公里每小時(10分鐘持續風速,事後的最佳路徑上調至每小時185公里[24])的風速,且氣壓下降到930百帕斯卡,即27.46英寸汞柱[25]。
7月7日凌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報告稱,浣熊已經到達每小時250公里(一分鐘平均風速)的最高強度(事後的最佳路徑中上調至每小時260公里,並將其升格為五級超級颱風[26])。此時浣熊開始沿深層副熱帶高壓脊的西南邊緣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動[27]。在一個有利的環境下,系統的近環形眼不斷擴大,形成了一個有着廣闊面積而又緊密彎曲的深對流帶[28]。然而到了中午,系統西北象限的深層對流遭到侵蝕,這使得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日稍晚將浣熊降格為颱風,不過直徑75公里的圓形風眼仍能維持[29][30]。儘管中緯度西風槽為帶來了增強的極向流出,但是它在浣熊的西北象限帶來了下沉氣流,這明顯的阻礙了發展,造成了系統減弱的趨勢[31]。
從7月7日晚上到8日上午,浣熊開始轉向北上,其對流也顯著增加[32]。此後,浣熊在開始逐漸減弱之前通過宮古海峽[33]。下午,浣熊的對流開始減弱,並且在東半圓出現一個明顯的干槽[34]。它的風眼也在同日稍晚在與中緯度西風槽的相互作用下而被遮蔽[35]。7月9日凌晨,浣熊西北象限周圍的垂直風切變增加,導致浣熊的深對流被嚴重侵蝕[36]。不久,系統急劇轉向東移,幾乎與此同時,日本氣象廳將浣熊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37],此時冷層積雲開始侵入系統[38]。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降格浣熊為熱帶風暴的同時,系統開始沿副熱帶高壓脊接近中緯度西風槽的邊緣移動[39]。
7月10日上午6時(協調世界時7月9日下午10時),浣熊在日本鹿兒島縣阿久根市沿海登陸,並且向東北偏東加速移動[40]。即使此時中緯度西風槽仍在為系統提供增強通道,但無法避免對流繼續被強烈的垂直風切變大量切散[41]。浣熊於17時30分(協調世界時上午9時30分)左右在和歌山縣南部沿海再次登陸[42]。中午時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系統發出最後警報,指系統的低層環流中心已經嚴重外露且開始出現鋒面的特性[43][44]。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系統在7月11日上午1時30分(協調世界時7月10日下午5時30分)左右抵達伊豆半島附近,並於上午4時(協調世界時7月10日下午8時)前在千葉縣富津市第三次登陸[45]。
7月11日早晨,浣熊在日本關東地區以東洋面轉化為溫帶氣旋,並繼續向東北方向移動[46]。在當日晚上,系統通過擇捉島,並改向北移動。系統的強度於12日正午時分減弱到低於烈風強度[47][48],並於7月13日在鄂霍次克海完全消散[49]。
防範措施及影響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7月5日將進入管理範圍的浣熊命名為「Florita」,並對其發出報告[20]。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日後表示,當時研判浣熊將不會影響菲律賓的任何地區,但未料及浣熊間接地加強了西南季候風,為菲律賓一些地區挾帶些風雨[50]。
7月7日10時,中央氣象台發出颱風藍色預警信號,指浣熊可能對釣魚島附近海域、浙江北部沿海、長江口、以及黃海南部帶來大風[51]。該預警信號於7月10日早晨取消[52]。浙江省舟山市在8日有5,272艘漁船回港避風,全市79條海上航線停運[53]。
- 當地發佈之最高風力警報:暴風特別警報
7月6日,日本氣象廳對琉球群島發出警告,稱颱風浣熊將有可能成為襲擊該國的最強風暴,它在經過琉球群島時中心氣壓可能會低至910百帕斯卡(27英寸汞柱)[54]。氣象廳甚至與1961年的「第二室戶颱風」對比,其掠過日本時的氣壓僅僅為925百帕斯卡(27.3英寸汞柱)[54]。不過浣熊的威力沒有日本氣象廳所預計的巨大,浣熊吹襲期間最低氣壓為964.8百帕斯卡(28.49英寸汞柱),出現在沖繩縣宮古島市[55]。從7月6日開始到11日,日本氣象廳對風暴發出了25次綜合報告,並對民眾發出呼籲,要求他們保持最高的警惕應對強風、巨浪和暴雨等一系列災害[55]。7月7日早上,日本時任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發出三點指示,要求各單位應積極應對此次颱風,並做好消息通報和救災措施[2]。
7月7日17時20分,日本氣象廳對宮古島地區發佈特別警報[56],這也是自2013年8月30日日本氣象廳創立特別警報以來[57],第二次發出特別警報,且是首次針對熱帶氣旋發出的特別警報(首次為2013年9月13日發出,當時颱風萬宜吹襲日本,引發大雨,故發出警報[58])此後,日本氣象廳又對沖繩島地區發出特別警報(久米島除外[59])。同時,日本各地政府在浣熊影響期間對4,172戶家庭發出避難指示,另有接近120萬戶家庭收到避難勸告[2]。風暴吹襲期間,18個都道府縣的地質災害防禦局紛紛發佈了地質災害警戒報告,要求各地嚴加防範[55]。浣熊襲擊沖繩前,農林水產省發出通知要求對預防颱風對農作物的損害進行農業互助[60],並在同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受颱風影響的災損統計工作[60]。氣象廳預報課課長長海稱,浣熊有可能對宮古島地區帶來創紀錄的強風和暴雨天氣[61]。在風暴襲擊期間,美軍在沖繩島上的嘉手納空軍基地進入最高級別警戒狀態[61]。基地管理部門要求官兵在風暴吹襲期間不要外出[61],並撤離61架飛機至關島、菲律賓、韓國或日本本土的美軍基地[62]。7月10日,東京都千代田區政府向居民發放沙袋,以防範風暴帶來的水災[63]。該市體育館也因此準備了乾糧等防災物資[63]。附近的橫濱市也啟動了新修建的防水設施以抵禦系統造成的水害[63]。
浣熊對日本的影響大致從7月8日開始,首當其衝的便是琉球群島地區[55]。7月8日早晨,浣熊接近沖繩本島和慶良間列島地區,有5個站點錄得30米/秒以上的風力[55]。其中渡嘉敷村錄得最高持續風速35.3米/秒,該站點還錄得最大瞬間風速53米/秒[55]。此外,受浣熊影響,沖繩地區普降暴雨,在讀谷村,7月9日該地出現了一小時96.5毫米的驚人雨量[55]。而在沖繩本島上的名護市,風暴在7月9日和10日的24小時內在這裏傾瀉了438毫米的雨水[55]。浣熊北上東移並登陸日本西岸後,浣熊也為日本帶來了暴雨天氣,其中宮崎縣蝦野市在浣熊嚴重影響日本本土地區的7月10、11日期間出現了337.5毫米的暴雨[55]。受此影響,宇流麻市的天願川,靜岡縣的山狩川出現河水氾濫,591戶家庭被迫撤離,103戶家庭入水[64][65]。受風暴影響,日本各地出現大浪,全國有5個站點報告6米以上的大浪,其中靜岡縣御前崎沿海出現6.7米的巨浪[2]。系統吹襲期間,三重縣員辨市和高知縣南國市等4地出現小型龍捲風,強度約為F0級[66][67],導致11幢建築遭到損壞,並有不少溫室大棚損壞[67][66]。此外,當風暴仍在北馬里亞那群島附近加強之時,一條梅雨鋒嚴重影響了日本地區,為日本的九州和東北地方帶來了大雨天氣[55]。
浣熊直接造成日本3人死亡,並造成67人受傷,其中9人重傷[2]。風暴吹襲期間引發大量地質災害,其中泥石流20處、山泥傾瀉2處、崖崩34處[64],其中長野縣南木曾町尤為嚴重,泥石流沖毀了城鎮的一部分,其中1人死亡[68]。在茨城縣一座礦山,一位67歲的老員工在駕駛挖掘機登坡時因坡面太滑而導致機器失控翻滾,他也被拋出駕駛座,送院後被告不治[3]。受強風和暴雨影響,那霸市的古蹟玉陵的門板脫落,而讀谷村的座喜味城遺址出現塌方[69]。風暴帶來的暴雨等災害造成日本接近45萬戶家庭停電,其中僅沖繩電力下屬之區域就有接近20萬戶停電[2]。此外,系統影響日本期間,日本全國至少有3,562戶斷水,截止7月22日仍有23戶斷水[2]。風暴帶來的大雨和大量地質災害損壞了大量房屋和其他建築,全國有124幢住宅和69幢其他各類建築受損,其中14幢住宅完全損壞,另有1,384幢住宅入水[55]。此外,受風暴帶來的熱浪影響,日本的關東地方和北海道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群馬縣館林市甚至出現了38度的極端高溫天氣[70]。受此影響,日本全國有152人入院,其中幸手市一位女性身亡[1]。
受浣熊影響,日本全國有四條國道一度中斷,截止7月14日早晨仍有兩條國道處於中斷狀態[64]。另外,有32處市道受系統影響暫停通行,還有11條高速公路在浣熊影響下停止通行[64]。此外,日本全國有10條鐵路在浣熊影響下終止運行,其中東海旅客鐵道中央線受損最為嚴重,在南木曾站至十二兼站出現泥石流,鐵路的橋樑也遭到泥石流沖毀[64]。7月8日,沖繩都市單軌電車受風暴影響全日停止運行[71]。同日,從沖繩那霸機場起飛的8個航空公司的所有航班被取消[72],至少2萬人受影響[73],同日沖繩縣5條高速公路也停止通行[74],還有12輛的士在同日受水浸影響而報廢[75]。在7日至11日,浣熊還導致日本全國至少690班次航班取消[75][76][77][74][78]。至少風暴還導致162個水上航線停止運作,另有14處各類港口出現損壞或設施損毀的情況[64]。此外,在浣熊在鹿兒島登陸的10日早晨,九州新幹線從熊本站到鹿兒島中央站的路段一度停運[79]。長崎縣著名景點端島的連接橋被風暴損壞,一度禁止進島[80]。
受風暴影響,沖繩縣有2萬3千戶家庭的電視、廣播等信號短暫停止[2]。此外,因為空、海運都受浣熊影響而延誤或取消,在沖繩、鹿兒島等5個縣出現送貨延遲;沖繩縣內的郵政也因大雨導致道路積水、禁止通行等而出現了一到兩小時的延誤[2]。此外,受船運取消影響,非沖繩縣內的郵政、快遞出現滯貨;而在南木曾町,受連日暴雨和泥石流災害(上述)影響,導致配件一度中斷[2]。在日本全國,有超過兩萬五千公頃農作物被風暴破壞,家畜死亡超過一萬頭[60]。在日本全國出現了819處農、林地損壞事件,另有653處農林業設施被毀[60]。受颱風影響,沖繩縣的水稻產量減少,平均指數僅為88(日本全國為101)[81]。水產業方面,高知、沖繩縣共損失水產品10,900隻,並有15處漁港損壞,51艘漁船損壞或沉沒[60],農業和水產業損失超過22億日元[82]。浣熊還導致沖繩島等多個島嶼的學校停課,一座巴西石油下屬的煉油廠停止運作[83]。此外,在九州、四國島上的玄海、川內和伊方核電站一度停止運行[84]。
本次風災,日本全國損失5,222.6萬美元,其中沖繩縣最多,接近2600萬美元[注 1]。
7月9日,濟州島受到浣熊的環流襲擊,有一萬三千戶受風暴影響一度斷電[90]。受風暴影響,有超過兩千艘各類船隻回到港口避風,不過仍有部分在外的漁船出現傾覆[91]。同日濟州國際機場有187班次航班取消,80班次延誤[90]。西歸浦市有養殖場被破壞,大靜邑有金橘養殖棚被摧毀,漢拿山和海水浴場等景點也被迫關閉[92]。
此前,為防止世越號沉沒事故海域受颱風影響導致遇難者遺體遺失,南韓政府事故對策本部組織搜救人員在船體窗戶及入口等處設置了磁鐵攔道木及防護網,並在船體附近5到10公里處加設防護網[92]。世越號救援隊於7月11日重啟搜救工作[92][91]。
救災及善後措施
颱風影響日本期間,各地整備局派出了30輛各類車輛進行排水、照明和通訊作業[64]。日本自衛隊也在7月9日派出了一支部隊和一架飛機前往慶良間列島的渡嘉敷村進行防災工作[93]。另外,日本中部地方整備局派出了32人前往南木曾町指導救災工作[64]。另外,在南木曾町附近的中津川市,有民間救災協會組織了27人的志願者團隊前往南木曾町進行救災工作[94]。日本政府也派出了數個調查團,前往長野[95]、山形[96]、沖繩[97]三縣視察救災工作。農林水產省和氣象廳也派出了總計數十人的數支調查團前往災區指導復舊工作[60][55]。日本紅十字會長野、沖繩、山形和福岡分部也前往災區進行了支援救災工作[98]。NTT派出職員前往災區處理傳輸纜損壞,並於13日完成修復工作[99]。
2014年7月9日,日本內閣府宣佈,災害救助法和受災者生活再建支援法將適用於長野縣的南木曾町和山形縣的南陽市[100]。同日,南陽市又被宣佈成為受災者生活重建支援法的使用區域[101]。在長野縣,經濟產業省決定對受災中小企業單位實施基準利率1.60%的災害復興貸款[102],另允許對該鎮電力部門的災害採取特殊措施[103]。7月22日,日本總務省決定對南木曾町和南陽市發放地方支付稅4.22億日元[2]。8月15日,日本政府指定受颱風影響嚴重的長野縣南木曾町和宮崎縣椎葉村為「激烈災害」地區,兩地損失共計約4.1億日元[104]。截至8月22日,日本損害保險協會(沖繩分會)共對災區的災民支付了超過20億日元的保險金[105]。9月10日,沖繩縣廳通過價值105.4億日元的補正預算,其中約18.4億日元將用於颱風災害的重建工作[106]。由於在本次颱風中,沖繩縣讀谷村的一條國道和一條縣道因暴雨而不能通行,為了避免此類事件,讀谷村村長和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長官占士·赫卡準將簽署協定,在緊急時刻允許民眾車輛進入基地內通行[107]。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