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態金屬(英語:Amorphous metal),是指在原子尺度上結構無序的一種金屬材料。大部分金屬材料具有很高的有序結構,原子呈現周期性排列(晶體),表現為平移對稱性,或者是旋轉對稱,鏡面對稱,角對稱(准晶體)等。而與此相反,非晶態金屬不具有任何的長程有序結構,但具有短程有序和中程有序(中程有序正在研究中)。一般地,具有這種無序結構的非晶態金屬可以從其液體狀態直接冷卻得到,故又稱為「玻璃態」。所以,非晶態金屬又稱為「金屬玻璃」(Glassy metal、Metallic Glass)、「玻璃態金屬」、「液態金屬」(Liquid metal)或塊狀金屬玻璃(Bulk Metallic Glass,BMG)是一種具有較低冷卻速度極限的非晶態金屬,所以該種金屬合金可以製備出尺度超過1毫米的金屬片或金屬圓柱。製備非晶態金屬的方法包括:物理氣相沉積、固相燒結法、離子輻射法、甩帶法(連續鑄造法其中一種)和機械法。
性質
常見的金屬或合金大部分都是晶態金屬。金屬或合金呈現液態(熔融態)時,原子與原子間的金屬鍵會被打斷,晶格被破壞,這時如果緩慢冷卻,原子和原子間會有序地排列,重新形成晶格,成為常見的晶態金屬;如果快速冷卻,原子間便會以無序的方式堆積,就會形成非晶態金屬[1]。可以以晶態金屬為原料製造非晶態金屬,構成兩者的原子種類相同而排列結構不同,所以在力學、電磁學或化學性質方面都有些許不同之處[2],化學式表示法也有些許不同,通常晶態金屬會以最簡式表達,非晶態金屬則會寫成結構簡式。
塊狀的的非晶態金屬硬度(鈦的2倍)、強度(鈦的3倍)與抗永久變形能力都非常好,然而其剪切帶(shear band)在高度受力時較材料的其他處更容易變形,進而可能導致整塊金屬斷裂。此問題尚有待克服[3]。
薄膜狀的非晶體金屬不像塊狀時容易發生斷裂,沒有晶界,有疏水性而不容易沾黏,能阻隔某些雜質的原子擴散到重要元件內,可應用在醫療與半導體產業上[4]。
與晶態金屬不同,非晶態金屬必須要經過玻璃轉化溫度(Tg)、結晶化溫度(Tx)與液態溫度後才會由固態轉為液態(晶態金屬只要超過熔點便會轉為液態),且在此期間非晶態金屬會呈現介於固態和液態間的過冷液相,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5]
由於鐵基非晶態金屬不具長程有序結構,其磁化及消磁均較一般磁性材料容易。因此,以鐵基非晶合金作為磁芯的非晶合金變壓器,鐵損(即空載損耗)要比一般採用矽鋼作為鐵芯的傳統變壓器低70-80%,對電網節能降耗有積極作用。[6]。
發展歷史
1960年,W. Klement (Jr.), Willens 和 Duwez 首次製備觀察到了世界上第一塊金屬玻璃材料—— (Au75Si25)合金。[7] 早期發現具有玻璃形成能力的合金均是在急速冷卻下製備(降溫速率在1百萬開爾文每秒, 106 K/s),阻礙結晶過程。 為了達到冷卻速率閾值,這類材料的形貌在某個維度上要足夠小,典型的如帶狀、箔狀、線狀等,其厚度要小於100微米。
1969年,發現合金77.5% 鈀、6% 銅、16.5% 矽的玻璃化臨界降溫速率僅在 100 到 1000 K/s之間。
1976年, H. Liebermann 和 C. Graham 發展一類新型非晶金屬製備方法,通過單輥甩帶機實現驟冷[8] 實驗中採用的合金由鐵、鎳、磷和硼構成。在1980年代初投入商業應用,是低損耗輸電變壓器的核心構件(非晶合金變壓器)
80年代初,通過熱冷循環處理後的表面刻蝕,Pd55Pb22.5Sb22.5合金形成的玻璃態塊材直徑達到5毫米。
1988年,發現鑭系、鋁系和銅系合金有着較高的玻璃形成能力。
90年代,新型合金的玻璃態臨界降溫速率降至1K/s。這一降溫速率在普通的模具澆鑄法中即可實現。 這些塊狀的非晶合金鑄件厚度可達數厘米(最大厚度與合金種類相關)。
玻璃形成能力最強的合金來自鋯系和鈀系。鐵系、鈦系、銅系、鎂系等合金的也具備玻璃形成能力。 許多非晶合金的形成藉助了一類的「混合效應」。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