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彬(1864年—1944年)臺北州海山郡中和庄人,時人又稱彬司。台灣的知名大木匠師,承繼了漳派的大木作技術,為彬派之祖,在臺灣寺廟建築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與新莊吳海桐齊名。

Quick Facts 漢字, 白話字 ...
陳應彬
漢字 陳應彬
白話字 Tân Èng-pin
台語羅馬字Tân Ìng-pin
別稱
漢字 彬司
白話字 Pin-sai
台語羅馬字Pin-sai
Close

祖籍漳州府南靖縣,其父陳井泉(1819年-?)亦是木匠。據傳曾參與過臺北府城的考棚、城門及巡撫衙門的工程。[1][2]陳應彬是家中最小的兒子,上頭還有四名兄長。

光緒六年(1880年),陳應彬曾經追隨師父參與中和廣濟宮的修建,根據考證,中和廣濟宮可能是陳應彬初次參加建造的寺廟建築。[3] 他早年曾到泉漳一帶遊覽古建築,回臺後遍受邀參與北港朝天宮的改建,而1910年朝天宮竣工後,其亦聲名大噪,全臺各地廟宇紛紛邀請他前來主持廟宇的新建、重修,而他所修築的廟宇主要以媽祖廟為多。他篤信木柵指南宮呂洞賓祖師,晚年常居於指南宮。[1]

主要作品

Thumb
大龍峒保安宮三川殿

族人

徒弟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