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卜杜勒·阿齊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都亚兹
Remove ads

阿卜杜勒·阿齊茲·伊薩馬來語Abdul Aziz bin Ishak,1914年9月21日—1999年6月23日)是一位馬來西亞自由鬥士、政治家和記者。阿卜杜勒·阿齊茲是事實上馬來青年團二戰前成員中唯一一位在拉曼內閣中擔任部長的人物。1955年至1962年間擔任馬來亞農漁部長。他在農村發展方面為改善稻農和漁民的生活所做的努力非常重要,儘管與農村發展部所做的類似努力相比,他的知名度較低。

快速預覽 阿卜杜勒·阿齊茲·伊薩 Abdul Aziz Ishak, 總理 ...
Remove ads

與他的兄弟尤索夫·伊薩不同,阿卜杜勒·阿齊茲較不為人知。尤索夫·伊薩是一名記者,以《馬來西亞前鋒報》創始人和第一任新加坡總統而聞名。

Remove ads

事業

殖民政府官員

完成劍橋高級課程後,阿卜杜勒·阿齊茲於1936年在殖民政府的漁業部工作。該部最初設在波德申,隨後遷至關丹,然後是峇都古樓。阿卜杜勒·阿齊茲負責北部地區。

關丹,他對馬來漁民的同情並沒有得到英國官員的認可。而在瓜拉古​​樓,他的頂頭上司希望他只閱讀有關漁業的書籍,而不是文學作品。

記者生涯

此後,阿卜杜勒·阿齊茲對英國官場感到失望,並被他的歐洲老闆(他在1942-1945年期間受到日本人的羞辱並被監禁在樟宜)不公正地指控與日本人勾結。他的哥哥尤索夫·伊薩創立《馬來前鋒報》後,阿卜杜勒·阿齊茲從官場離開加入前鋒報,成為一名記者。

阿卜杜勒·阿齊茲通過記者這一職業在馬來亞廣為人知。他撰寫有關巫統、州和聯邦政府的專題文章,偶爾也撰寫社論。

阿卜杜勒·阿齊茲在瓜拉古樓擔任漁業官員時曾是馬來青年團成員。1946年,他和薩馬德·伊斯邁成立了行動青年黨(GERAM),但殖民政府拒絕該黨註冊為合法政黨。該黨受到政府的嚴密監視。該黨反對馬來亞聯合邦計劃,同時由於封建貴族在巫統的突出作用,巫統也受到了該黨的批評。1948年,阿卜杜勒·阿齊茲作為《前鋒報》駐中部地區的通訊員前往吉隆坡,該黨自然消亡。

阿卜杜勒·阿齊茲是唯一被委任為聯合邦立法委員會成員的記者,他在立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1951年9月,他敦促政府宣布結束緊急狀態。

政治生涯

阿卜杜勒·阿齊茲在1942年前是馬來青年團的成員,1945年後同情馬來亞馬來國民黨。儘管如此,他在1950年加入由翁惹化領導的巫統,儘管當時他關於馬來亞完全獨立的想法不被翁惹化和東姑阿都拉曼所接受。

當翁惹化於1951年成立馬來亞獨立黨後,阿卜杜勒·阿齊茲成為該黨吉隆坡支部副主席。1952年他參與了吉隆坡冼都選舉,但輸給了聯盟候選人。同年,由於政治見解與翁惹化不同,阿卜杜勒·阿齊茲離開了馬來亞獨立黨。在東姑的鼓勵下,他於1953年4月重新加入巫統。此後阿卜杜勒·阿齊茲在巫統和聯盟內部擔任重要職務。1953年,他受委擔任聯盟圓桌理事會成員,號召提前舉行馬來亞大選。

1955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出任巫統雪蘭莪區部主席和雪蘭莪聯盟主席。他積極參與1955年聯盟為當年大選所擬定的政治宣言的工作,這份宣言的內容涵蓋馬來語政策、農業、經濟、教育等。選舉中,他作為聯盟瓜拉冷岳縣候選人成功擊敗獨立黨候選人,拿下該席位。聯盟在這次選舉中贏得52席中的51席。

Remove ads

內閣職務

1955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受委出任農漁部長,並一直擔任至1962年。敦阿都拉薩注意到阿卜杜勒·阿齊茲在農村地區所做的有益工作,特別是建立合作社以消滅中間商的剝削。然而,阿卜杜勒·阿齊茲和他的內閣同事之間的分歧日益擴大,特別是總體負責農村發展的東姑和拉扎克。阿卜杜勒·阿齊茲對部長們的直率批評,例如穿制服,使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對他感到反感。他還對聯盟因大力推動政治獨立而忽視1955年宣言感到不滿。

阿卜杜勒·阿齊茲在回憶錄中聲稱,1955年內閣在各種問題上存在政策分歧,包括用馬來人取代外籍英國軍官或馬來亞化。阿卜杜勒·阿齊茲同樣熱衷於新聞自由,他聲稱新聞自由在1955年之後受到了侵蝕。

1963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在被調任衛生部長後辭去內閣職務,這是由於他與東姑和其他內閣同事在農村發展戰略上存在不可調和的分歧[1]。在奉行資本主義政策並堅定致力於維護自由市場經濟的內閣中,沒有社會主義者的地位。不久之後,他被巫統開除。

阿卜杜勒·阿齊茲最終成立了壽命不長的國民議會黨,並加入了馬來亞人民黨馬來亞勞工黨建立的馬來亞人民社會主義陣線以參加1964年馬來西亞大選

Remove ads

之後

1963年,馬印對抗事件爆發後不久,政府決定對付一些反對黨人士。由於政府認為社陣親印尼、親中國而大肆逮捕社陣領袖[2][3]。被捕人士包括了阿卜杜勒·阿齊茲、阿末·博斯達曼馬來亞人民黨主席)、依薩穆罕默德馬來亞勞工黨主席)、拿督甘波(後來的馬來亞人民黨主席)、陳凱希等一百多人。

阿卜杜勒·阿齊茲被控叛國、與印尼特務勾結謀求建立流亡政府,他本人否認了這些指控。1965年至1966年間,阿卜杜勒·阿齊茲被監禁。

在他的著作《特邀嘉賓:前內閣部長在馬來西亞被拘留》中,他詳細描述了與東姑不可調和的分歧以及導致他辭職、隨後被拘留和釋放的事件。這本書被禁,只允許在大學圖書館有限訪問。

他早期的傳記《Katak Keluar dari Bawah Tempurong》止於1955年,隨後他被任命為部長。因此,人們對阿卜杜勒·阿齊茲以及他通過《馬來前鋒報》爭取獨立的鬥爭與他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擔任雪蘭莪巫統和雪蘭莪聯盟領袖時在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知之甚少。

此後,他拒絕所有聯邦和州的封銜。

1999年6月23日下午,阿卜杜勒·阿齊茲在家中逝世[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