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利坡鱷(學名:Araripesuchus)是種史前鱷魚,化石發現於南美洲與非洲,年代為白堊紀中到晚期(阿普第階到馬斯特里赫特階),約1億2500萬到6500萬年前[1][2]。古生物學家根據其顱骨、牙齒型態,將阿拉利坡鱷歸類於中真鱷類的諾托鱷類[3]。根據估計,阿拉利坡鱷的身長約1到1.8公尺,體重約40公斤[4]。阿拉利坡鱷的兩頰突出,前上頜骨各有一顆較大的牙齒。[5]阿拉利坡鱷目前已有五個有效屬。
阿拉利坡鱷屬 化石時期:
| |
---|---|
阿拉利坡鱷的想像圖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科: | †烏拉圭鱷科 Uruguaysuchidae |
屬: | †阿拉利坡鱷屬 Araripesuchus Price, 1959 |
種 | |
|
發現歷史
阿拉利坡鱷是在1959年敘述、命名,模式種是A. gomesii。阿拉利坡鱷的正模標本(編號DNPM 423-R)是一個顱骨、部分下頜,發現於巴西的桑塔那組(Santana Formation),年代為白堊紀中期。當地還出土另一個較完整的標本(編號AMNH 24450)[3]。在1981年,法國古生物學家E. Buffetaut將出土於非洲尼日的標本(編號GDF-700),建立為第二個種,A. wegeneri。這個標本包含下頜的零碎骨頭,年代屬於白堊紀早期[1]。在2000年,其他古生物學家根據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標本(編號MUC-PV 269),建立第三個種A. patagonicus,年代是白堊紀晚期[6]。在2005年,第四個種A. buitreraensis被建立,標本(編號MPCA-PV 235)是一個顱骨,長度為13公分,發現於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年代也屬於白堊紀晚期;這標本也是已知最大型的阿拉利坡鱷標本[5]。隔年,一個發現於馬達加斯加的標本被建立為第五個種A. tsangatsangana,年代為白堊紀最後一期,是已知生存年派最晚的阿拉利坡鱷[2]。
分類學
阿拉利坡鱷目前已有六個有效種,包含:模式種A. gomesii[3]、A. wegeneri[1]、A. patagonicus[6]、A. buitreraensis[5]、A. tsangatsangana[2]、A. rattoides[7]。
其中,發現於尼日的A. wegeneri曾被許多科學家質疑其有效性,被建議需要建立為新屬[6]。直到馬達加斯加的A. tsangatsangana被發現,這兩個非洲的種才被接納為有效種。在同份研究裏,其他種也被承認是有效種[2]。
在1959年,阿拉利坡鱷最初被歸類於烏拉圭鱷科(Uruguaysuchidae)。在1981年,E. Buffetaut仍維持同一分類法[1]。但是在2000年,其他科學家在建立第三個種時,僅提出烏拉圭鱷可能是阿拉利坡鱷的近親,並沒有將阿拉利坡鱷歸類於特定科[6]。
在2000年,F. J. Ortega等人提出阿拉利坡鱷不屬於諾托鱷類。在某些種系發生學研究,阿拉利坡鱷被歸類成新鱷類的近親;新鱷類後來演化出現代鱷魚。在近年的分類研究裏,阿拉利坡鱷被分類成諾托鱷類的基礎物種。在2011年,M. Soto將阿拉利坡鱷重新歸類到烏拉圭鱷科,並將烏拉圭鱷科歸類於諾托鱷類的最基礎物種[8]。
以下來自於2011年的烏拉圭鱷研究:
諾托鱷類 |
| |||||||||||||||||||||||||||||||||||||||||||||||||||||||||||||||||||||||||||||||||||||||||||||
古生態學
阿拉利坡鱷的化石來自於南美洲、非洲、馬達加斯加,顯示該物種起源於南方的岡瓦那大陸[1]。當阿拉利坡鱷出現時,南美洲、非洲、馬達加斯加已經彼此分離,顯示牠們在岡瓦那大陸分裂前就已發生演化輻射[2]。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