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語東南部方言,是彝語的一種方言,使用人數40萬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東南部。分佈範圍東至廣南縣、富寧縣,南至馬關縣、麻栗坡縣,西至彌勒縣、開遠市、蒙自市,與南部方言區接界,北至師宗縣、昆明市,與東部方言區接界。
Quick Facts 彝語東南部方言, 母語國家和地區 ...
Close
在過去,彝語東南部方言下屬的語言常被劃入彝語北部方言或彝語中部方言,不過稍後Bradley (2002)重新將它們識別為彝語支下自成一支的語群。[1]Jamin Pelkey (2011:368-371)也注意到東南彝語和北部彝語可能互為姐妹群。稍後Ziwo Lama (2012)的緬彝語群計算系統發生分析給出了支持Pelkey的假說的更多證據。北部彝語和東南彝語還能組成薩特思韋特-菲利普斯(Satterthwaite-Phillips)(2011)的緬彝語群計算系統發生分析出的一支,他們認為納蘇語、諾蘇語、尼蘇語和撒梅語屬於同一支。[2]
Lama (2012)的「彝語東南部方言」包括阿細–普佤語群和北部彝語兩支。Lama (2012)給出彝語支的下列內部系統發生樹。
中國政府承認6種彝語方言,其中4種可以對應Lama分類方案。
剩下兩種則屬於Lama分類方案的傈僳-倮倮語。
Lama (2012)列出下列不同分支中原始彝語到現代語言的創新。
- *NC- > NCʰ (納蘇語)
- *s- > ɕ- (綽闊語和仆拉語)
- *xl- > ɬ-, h- (撒尼語、阿細語、阿哲語、阿扎語)
- *plh- > tʰ- (東南)
- *ŋg- > (n)dz-, dz- (東南)
東南部方言屬彝語支中部組,內部差異很大。傳統的劃分如下。
- 撒尼土語,又稱宜良土語:石林、邱北、瀘西、宜良縣、彌勒、陸良等自稱「尼坡」的居住區。
- 阿細土語,又稱彌勒土語:彌勒縣、華寧、瀘西、石林等自稱「阿細坡」的居住區。
- 阿哲土語,又稱華彌土語:彌勒、華寧縣、開遠等自稱為「阿哲坡」的居住區。
- 阿扎土語,又稱文西土語:文山市、硯山、西疇、麻栗坡、馬關、富寧、廣南、丘北一帶。內部差異較大。
Pelkey認為阿扎語應和仆拉語等劃入彝語支東南部組。
王成有《彝語方言比較研究》(2003)[3]給出下列地點的彝語方言音系。
- 南華縣三河底米丫井村[4]
- 姚安縣莊科鄉莊科村[5]
- 永勝縣雲山鄉朗者村[6]
- 永勝縣莨莪鄉茛莪村[7]
- 永仁縣中和鄉直苴小村[8]
- 麗江紅麥;堂郎語[9]
- 思茅地區墨江縣新安鄉滑竹箐[10]
- 大姚縣曇華鄉補期地耕作黑麼鮓村
- 巍山縣漾江農場愛國村[11]
- 巍山縣衝鋒鄉三家村
- 南澗縣五樂鄉五具村[12]
- 思茅地區墨江縣景星鄉官廳岩子腳村[13]
- 紅河州石屏縣寶秀鄉小光山村[14]
- 紅河州紅河縣座落村[15]
- 新平縣老廠區竹園鄉竹園村[16]
- 新平縣老五斗鄉梭咪里村
- 峨山縣塔甸鄉瓦哨宗村[17]
- 涼山州甘洛縣蘇雄鄉
- 涼山州會理縣第二鄉老大樹
- 涼山州喜德縣紅瑪鄉李子村
- 元謀縣涼山鄉何家村大麥衝上隊[18]
- 文山縣大興寨:坐柯語
- 文山縣高登鄉村公所荒寨小隊;[19]阿扎仆
- 丘北縣龍樹村;阿細拖若
- 廣南縣安王村;[20]花倮
- 富寧縣龍安;[21]白倮
- 富寧縣木桑村;[22]黑倮
- 昆明市祿勸撒營盤[23]
- 武定縣罷納吉村
- 昆明市西山區碧雞鄉赤甲碧村[24]
- 鎮雄縣五區娃飛鄉二村[25]
- 昭通縣鹽山區老林鄉
- 昭通縣灑漁鄉井底村[26]
- 威寧縣九鄉龍街
- 大方縣
- 盤縣
- 隆林縣德峨
- 阿細語:彌勒縣西三鎮花口村公所小龍鋪村[27]
- 阿哲語:彌勒縣五山中寨村[28]
- 古潑語:彌勒縣五山鄉牛坡村公所松樹林村[29]
- 撒尼語:瀘西縣午街鋪鎮鳳午村[30]
- 濮拉語:開遠縣馬者哨鄉沖門村委會烏都皮村[31]
- 尼蘇語:元陽縣百勝寨鄉百勝寨上村[32]
- 乃蘇語:彌勒縣五山鄉圍鎖村[33]
YYFC (1983)[34]給出下列地點彝語方言的詞表。
東南部方言的語音特點是元音數量較多,部分地區有鼻冠濁音。
文字分為撒尼和阿哲兩個支系。撒尼彝文風格古樸,橫直分明,特點是有很多三角形。阿哲彝文接近彝語南部方言的彝文。
Bradley, David. 2002. The subgrouping of Tibeto-Burman. In Medieval Tibeto-Burman languages, Christopher Beckwith and Henk Blezer (eds.), 73–112.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 Studies Proceedings 9 (2000) and Brill Tibetan Studies Library 2.) Leiden: Brill.
Satterthwaite-Phillips, Damian. 2011. Phylogenetic inference of the Tibeto-Burman languages or On the usefulness of lexicostatistics (and "Megalo"-comparison) for the subgrouping of Tibeto-Burman.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雲南民族大學格雲南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編. 1983. 雲南彝語方言 詞語彙編(手寫版).
- Bradley, David (1997). "Tibeto-Burman languages and classification". In Tibeto-Burman languages of the Himalayas, Papers in South East Asian linguistics. Canberra: Pacific Linguistics.
- 陳康. 2010. 《彝語方言研究》. 北京: 中國民族大學出版社.
- Lama, Ziwo Qiu-Fuyuan. 2012. Subgrouping of Nisoic (Yi) Language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Pelkey, Jamin. 2011. Dialectology as Dialectic: Interpreting Phula Variation.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