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腦(英語:diencephalon)是位於端腦與中腦之間的腦組織,屬於前腦的一部分(後部);間腦呈楔形,大部分被端腦所覆蓋且被夾在兩側大腦半球之間,僅其腹側部的結構露於端腦底面。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3年11月6日) |
間腦下方與中腦相連,間腦兩外側為內囊;左右間腦之間的矢狀窄隙為第三腦室,左右間腦的內側面則構成第三腦室的側壁[1]。間腦可細分為丘腦(背側丘腦[2])、底丘腦(腹側丘腦[3])、上丘腦(丘腦上部)、下丘腦(丘腦下部)、後丘腦(丘腦後部)五部分[4][5][6]。
後丘腦包括內側膝狀體和外側膝狀體。上丘腦包括松果體、韁三角、韁連合、丘腦髓紋和後連合。下丘腦包括視前區、視上區、結節區和乳頭體區[7][8]。
功能
間腦是脊椎動物胚胎神經管中,產生後前腦結構的部分,包括丘腦、下丘腦、上丘腦(含松果體)、底丘腦、後丘腦等[4]。下丘腦執行大量的重要功能,其中大部分直接或間接與通過其他腦區和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與內臟活動有關,樞神經間腦有助於控制感覺和本能行為。
間腦綜合症
間腦綜合症的特徵是一種天生罕見擁有發育停滯神經系統的疾病。儘管生理正常或略有減少熱量攝入、運動機能亢進、和亢奮感,皆有嚴重消瘦的現象。皮膚蒼白不太常見,無貧血、低血糖和低血壓[醫學 1]。間腦綜合症可能會影響到自身的成長,也可能導致致命的原因,未能成長茁壯的幼兒平均只有七個月的年齡[醫學 1]。值得注意的是該症狀不與發育遲緩有關,而是與腦積水有關[醫學 2]。
間腦綜合症於1951年由羅素首次介紹[9]。雖然因為有過多的β促脂解素的分泌[醫學 1]和代謝需求整體上升[醫學 3],使不適當高的生長激素釋放已被提出[醫學 4],但是位於下丘腦 - 光視交叉區,通常會引起如低級別膠質瘤或星形細胞瘤的腦腫瘤,然而尚未了解到如何影響到食慾和新陳代謝所引起的間腦綜合症。
相關圖片
-
圖片描繪脊椎動物胚胎大腦的主要結構的細節。這些區域分成大腦、中腦和後腦的結構。
-
10.2毫米人類周圍神經的構造(標籤間腦位於左側)。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