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開平碉樓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近代 |
編號 | 5-502 |
認定時間 | 2001年 |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
---|---|
級別 | AAAAA |
所屬地區 | 開平 |
評定時間 | 2020年12月29日 |
開平碉樓與村落以碉樓及相關村落聞名於世,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的鄉村,現存碉樓有1833幢。開平碉樓與村落於2007年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1],包括三門裏村落迎龍樓、馬降龍村落群、自力村村落與方氏燈樓、錦江里村落4處遺產地[2][3]。開平碉樓於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於2020年被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5][6]。
19世紀中期,隨着美國和加拿大西部大開發,包括淘金熱潮和修建鐵路需要大量外來勞動力,加之開平地區「土客械鬥」盛行,人民生存狀況惡化,大量農民遷往美洲,進而產生了大量開平籍的旅美和旅加華工。[7]到19世紀80年代,美國和加拿大開始實行排華政策,其相關規定迫使華工紛紛回鄉買地、建房和娶親。[7]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末,隨着美國、加拿大經濟的高速發展,華工的收入和匯回開平的僑匯明顯增加,為開平碉樓的大量修建創造了經濟條件。1900年至1931年,開平共建造碉樓1648座,佔總數的89.9%;特別是1921年至1931年,共建造碉樓940座,佔總數的51.2%。[8]此外,由於開平地方土匪眾多,加之民國戰亂頻繁,經常有土匪搶劫發生,從1912年至1926年,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因此,具有防澇防匪之用的碉樓受到了華僑青睞,得以大量修建,最多時達3000多座。
1940年代,隨着美國和加拿大對華移民限制的放開,僑眷大量移民與家人團聚,碉樓的興建逐漸減少並最終停止。開平最後興建的一座碉樓——赤坎鎮兩堡村委會新塘村健廬建於1949年。資料顯示,1943年至1949年,開平僅建造碉樓7座,佔總數的0.3%。
2001年6月,開平碉樓被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4]。
2000年2月,中國國務院開平碉樓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同年10月,申遺小組成立。2006年3月2-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到開平展開考察,同年9月15-18日,專家盧光裕對開平碉樓與村落進行評估。2007年1月,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遺產順利通過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在巴黎召開的專家會議評審。2007年6月28日,通過在新西蘭召開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的表決,開平碉樓與村落正式寫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個、廣東首個世界文化遺產。[9]
2013年,創建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並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10][11]。2020年12月25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將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6]。
部分碉樓在2001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35處。[12]
序號 | 名稱 | 圖片 | 年代 | 地址 | 坐標 | 備註 |
---|---|---|---|---|---|---|
1 | 方氏燈樓 | 中華民國九年(1920) | 開平市塘口鎮宅群村委會 | 22°21′56″N 112°34′19″E | ||
2 | 官生居廬 | 中華民國 | 開平市塘口鎮強亞村委會自力村 | 22°22′36″N 112°34′27″E | ||
3 | 瀾生居廬 |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 | 22°22′37″N 112°34′26″E | |||
4 | 耀光別墅 |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 | 22°22′38″N 112°34′22″E | |||
5 | 養閒別墅 | 中華民國八年(1919) | 22°22′38″N 112°34′24″E | |||
6 | 龍勝樓 | 中華民國六年(1917) | 22°22′39″N 112°34′25″E | |||
7 | 自力村居安樓 | 中華民國十一年(1922) | 22°22′41″N 112°34′25″E | |||
8 | 自力村安廬 | 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 | 22°22′41″N 112°34′25″E | |||
9 | 雲幻樓 | 中華民國十年(1921) | 22°22′39″N 112°34′26″E | |||
10 | 銘石樓 |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 | 22°22′39″N 112°34′28″E | |||
11 | 葉生居廬 | 中華民國十九年(1930) | 22°22′38″N 112°34′27″E | |||
12 | 自力村振安樓 |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 | 22°22′38″N 112°34′29″E | |||
13 | 竹林樓 | 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 | 22°22′39″N 112°34′29″E | |||
14 | 逸農廬 |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 22°22′39″N 112°34′29″E | |||
15 | 湛廬 |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1948) | 22°22′35″N 112°34′30″E | |||
16 | 球安居廬 | 中華民國九年(1920) | 22°22′38″N 112°34′22″E | |||
17 | 三門裏迎龍樓 | 明嘉靖年間(1522-1566) | 開平市赤坎鎮蘆陽村委會三門裏 | 22°21′32″N 112°36′47″E | ||
18 | 河東樓 |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河東村 | 22°17′15″N 112°33′53″E | ||
19 | 龍江村信廬 | 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 |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龍江村 | 22°17′00″N 112°33′54″E | ||
20 | 龍江村惠安樓 | 中華民國九年(1920) | 22°17′03″N 112°33′55″E | |||
21 | 敏廬 | 中華民國七年(1918) | 22°17′06″N 112°33′51″E | |||
22 | 筦廬 |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南安村 | 22°17′19″N 112°33′54″E | ||
23 | 禎廬 |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 22°17′18″N 112°33′51″E | |||
24 | 南安村耀廬 |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 22°17′18″N 112°33′54″E | |||
25 | 慶臨村昌廬 |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 |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慶臨村 | 22°17′13″N 112°33′52″E | ||
26 | 慶臨里北門樓 | 中華民國初期 | 22°17′14″N 112°33′48″E | |||
27 | 慶臨里南門樓 | 中華民國初期 | 22°17′06″N 112°33′48″E | |||
28 | 駿廬 |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 | 22°17′13″N 112°33′51″E | |||
29 | 保障樓 |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 | 22°17′10″N 112°33′54″E | |||
30 | 林廬 |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 | 22°17′08″N 112°33′54″E | |||
31 | 永安村天祿樓 |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 |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永安村 | 22°17′23″N 112°33′52″E | ||
32 | 永安村保安樓 | 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 | 22°17′27″N 112°33′54″E | |||
33 | 升峰樓 | 中華民國八年(1919) | 開平市蜆岡鎮長樂村委會錦江村 | 22°15′46″N 112°31′14″E | ||
34 | 錦江樓 | 中華民國七年(1918) | 22°15′42″N 112°31′14″E | |||
35 | 瑞石樓 |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 | 22°15′43″N 112°31′15″E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