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作為「滬蓉高速公路」規劃的一部分,以「湖北省滬蓉西高速公路」的項目名實施建設,因此簡稱「滬蓉西高速」,調整規劃後被納入「滬渝高速公路」[1]。東起宜昌長江公路大橋,途經宜都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巴東縣、建始縣、恩施市、利川市,終點為鄂渝交界的魚泉口,全長約325公里,估算總投資204.52億元人民幣,其中宜昌至恩施段132.44億元,恩施至利川段約72億元。於2004年8月20日開工建設,是當時湖北省投資最大、工程最為艱巨、地質最為複雜、建設周期最長的高速公路工程,也是當時中國建設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之一[2],全線於2010年4月18日正式通車[3]。
滬蓉西高速公路 | |
---|---|
| |
道路資訊 | |
啟用時間 | 2010年4月18日(最近通車) |
主要連接道路 | |
起點端 |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紅花套鎮漁洋溪 |
終點端 |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白羊塘(鄂渝界) |
規劃數據 | |
總長 | 325公里(202英里) |
公路系統 | |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速公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高速公路網 |
工程規模
主線採用四車道全封閉高速公路標準建設,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整體式路基寬24.5米、分離式路基寬12.5米;隧道淨寬9.75米(恩利段加寬0.5米)、淨高5米;整體式橋樑淨寬24米、分離式橋樑寬11.5米[4]。全線共設橋樑370座、總長度196.6公里[5],其中高墩大跨橋樑49座,100米以上的達到22座;隧道46座、總長度7萬多米,其中特長隧道10座。全線橋隧比達到52.1%(其中宜恩段達60.1%)[3]。
宜長段
全長16.452公里,起於宜昌長江公路大橋南岸接線,止於長陽縣龍舟坪鎮白氏坪村[6]。全線共有橋樑36座,總長3710.5延米;隧道4座,總長3920延米,橋隧比佔47.3%。共設互通式立交2處,項目概算總投資9.1億元人民幣。設計單位為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監理單位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由湖北路橋集團、四川路橋集團、中國路橋集團、水電七局、中鐵十八局、中鐵十一局四處、中鐵隧道集團、浙江隧道公司等單位承擔路基施工;路面施工由長江路橋公司承擔。於2003年3月28日開工,2005年12月26日通過交工驗收,12月30日通車試運營[7]。
宜恩段
不含宜長段全長181.325公里。設有隧道27座,總長53125.3米[2]。設計單位為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1-15標段分別由中鐵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路橋集團第一公路工程局、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雲南第二公路橋樑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東北煤建總公司、路橋集團第一公路工程局第一工程公司、新疆崑崙路港工程公司、中鐵十九局第二工程公司、中鐵十四局集團、湖北長江路橋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路橋建設一公司、中鐵十七局第二工程公司、湖北路橋公司、中鐵一局第二工程公司、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標施工;監理單位為湖北省公路水運工程諮詢監理公司、湖南金路工程諮詢監理有限公司、湖北省公路工程諮詢監理中心、鐵二院工程監理諮詢公司。於2004年8月20日正式開工建設[7]。
全長39公里,2007年12月27日完成交工驗收,12月31日通車試運營[8]。
全長18.55公里,2009年10月28日通車試運營[4]。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f/Weijiazhou_Bridge-1.jpg/640px-Weijiazhou_Bridge-1.jpg)
位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高家堰鎮魏家洲村,橋位分幅,左右幅軸線距離50米。橋樑上部結構孔佈置為40+110+200+110+2×40米,主橋為110+200+110米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主橋箱梁設計為單箱單室直腹式斷面,頂寬12.5米,底寬6.5米,箱梁支點梁高為12米,跨中梁高3.5米。左幅起訖樁號為ZK45+973.20~ZK46+514.80,右幅起訖樁號為YK45+958.30~YK46+512.00。橋樑下部結構為:2#、3#主墩為鋼筋混凝土雙薄壁墩,墩高分別為99米、108米,雙壁中距10.2米,每個主墩由兩片橫橋向頂寬8.5米,順橋向頂厚3.8米的箱形截面空心墩組成(縱橫向各帶1/100坡);主墩承台為19.6×14.4×5米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積1411.2立方米,基礎為12個直徑2.5米的人工挖孔灌注樁,樁基深度49~63米。1#過渡墩高19米、26.2米,4#過渡墩高48.5米、35米,為鋼筋混凝土空心墩,承台厚3.0米,基礎為6個直徑1.8米人工挖孔灌注樁,樁基長20~25米。5#引橋橋墩高34.1米、36.1米,為鋼筋混凝土Y型墩,基礎為4個直徑1.8米人工挖孔灌注樁,樁基長20米[9]。
橋面距地面高度220米,是世界橋面高度最高的橋樑之一。由雲南第二路橋公司承建,於2009年4月27日貫通[10]。
原名「夾活岩隧道」。起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高家堰鎮魏家洲村,止於賀家坪鎮白凡池村。左線里程ZK46+512~ZK51+645,全長5126米;右線里程YK46+512~YK51+756,全長5244米。設計平均高程525米,最大埋深約800米,採用1.98%單向縱坡,平曲線最小半徑920米[11],設置通風豎井一處,直徑8米,井深380米(地上15米、地下365米)[12]。隧道為上下行分離式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特長隧道,左右洞軸線間距為50米,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13]。於2006年8月9日全線貫通[14]。
2009年11月15日通車試運營[15]。
原名「龍潭隧道」。位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是滬蓉西高速全線最長的隧道,也是當時中國第三長、獨頭掘進里程最長、湖北省最長的公路隧道[16]。左線里程樁號ZK65+515~ZK74+209,全長8694米;右線里程樁號YK65+515~YK74+114,全長8599米[17],平均海拔為933米[18]。為上下行分離式雙洞四車道隧道,雙洞中線間距50米,進口位於賀家坪鎮,出口位於榔坪鎮。採用1.5%的單向縱坡,最大埋深500米,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採用混凝土路面。隧道淨寬10.72米,淨高6.9米;建築限界為9.75×5.0米,其中行車道寬2×3.75米,兩側各設0.5米路緣帶及0.25米側向余寬,左側設0.75米寬檢修道。隧道內每隔約500米設置一處行車橫洞,橫洞與主洞夾角為70°,汽車轉彎半徑15米;行車橫洞淨寬4.5米,淨高5.8米。行人橫洞設置間距約250米,與主洞垂直,淨寬2.0米,淨高2.5米[19]。
中鐵十九局負責隧道進口段施工,中鐵十四局負責隧道出口段施工,於2004年8月開工建設,2008年9月5日右洞貫通,2009年12月7日左洞貫通[20],2010年1月18日全線雙向通車[21]。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3/Longtanhe_Bridge-1.jpg/640px-Longtanhe_Bridge-1.jpg)
位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為一座T型剛構橋,主橋全長812米,有六個橋墩高度在百米以上,其中7號墩高達178米,為當時世界梁式橋最高墩。加上墩上箱梁高度,橋面距地面高度達到190米[17]。2007年3月28日左幅7號墩封頂。
橋面距地面高度197米,是世界橋面高度最高的橋樑之一[22]。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d/Tieluoping_Bridge-1.jpg/640px-Tieluoping_Bridge-1.jpg)
橋面距地面高度209米,是世界橋面高度最高的橋樑之一[23]。
2007年5月30日右線貫通[8]。
全長25.692公里,2009年10月28日通車試運營[4]。
2007年12月12日貫通[8]。
起於建始縣高坪鎮,途經紅岩寺鎮、崔家壩鎮,止於恩施市龍鳳鎮吉心村,全長64.35公里。共有橋樑74座,單幅20.2公里,隧道6座,單幅5.48公里,橋隧比例為45%,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投資25.9億元。2008年6月18日通車試運營。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8/Mashuihe_Bridge-1.jpg/640px-Mashuihe_Bridge-1.jpg)
2007年10月30日右幅合龍[8]。
橋面距地面高度219米,是世界橋面高度最高的橋樑之一[24]。
恩利段
全長122.4公里。全線共有橋樑81座,其中特大橋2座;隧道14座,其中特長隧道2座;全線橋隧比42.3%。於2006年1月18日開工興建[25]。
全長10.414公里,2009年2月4日通車試運營[26]。
全長111.99公里,2009年12月19日通車試運營[25]。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b/Xiaohe_Bridge-1.jpg/640px-Xiaohe_Bridge-1.jpg)
2009年4月23日鋼管拱合龍。
橋面距地面高度208米,是世界橋面高度最高的橋樑之一[27]。
原名「烏池壩隧道」。位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起於恩施市白果鄉烏池壩村,止於利川市團堡鎮白臘山村。為上下行分離式雙洞四車道高速公路隧道,左線長6708米,右線長6713米,為滬蓉西高速公路第二長隧道。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建築限界採用10.25×5.0米。隧道左右線中線間距為35米,最大埋深約480米[28]。
出口段由中交四航局承建,其中左洞長3238米,右洞長3250米。於2006年1月18日開工,2008年3月9日出口段左洞完工[29],4月12日出口段右洞完工[30]。進口段由中鐵十七局四公司承建,其中左洞長3463米,右洞長3438米,縱坡為+1.8%,採用「新奧法」施工[31]。於2008年10月8日全線貫通。
沿線設施列表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b/%E5%AE%9C%E6%98%8C%E9%95%BF%E6%B1%9F%E5%A4%A7%E6%A1%A5.jpg/640px-%E5%AE%9C%E6%98%8C%E9%95%BF%E6%B1%9F%E5%A4%A7%E6%A1%A5.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f/Weijiazhou_Bridge-2.jpg/640px-Weijiazhou_Bridge-2.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0/Siduhe_Bridge-1.jpg/640px-Siduhe_Bridge-1.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d/Zhijinghe_River_Bridge-1.jpg/640px-Zhijinghe_River_Bridge-1.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7/Yesanhe_Highway_Bridge-1.jpg/640px-Yesanhe_Highway_Bridge-1.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9/Qing_Jiang_Bridge-1.jpg/640px-Qing_Jiang_Bridge-1.jpg)
地區 | 里程 | 類型 | 名稱 | 連接 | 說明 |
---|---|---|---|---|---|
縣界 | 1180 | ![]() ![]() |
宜昌長江公路大橋 | ![]() |
跨長江 |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市 |
1181 | ![]() |
宜昌橋南 | ![]() |
|
1182/56 | ![]() |
翻壩橋南 | ![]() ![]() |
||
![]() |
殷家岩隧道 | ||||
![]() |
章家槽隧道 | ||||
![]() |
白岩溪隧道 | ||||
縣界 | ![]() |
女娘山隧道 | |||
湖北省 宜昌市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
1197 | ![]() |
長陽 | ![]() |
|
![]() |
劉家坳隧道 | ||||
![]() |
王子石隧道 | ||||
![]() |
百步埡隧道 | ||||
1213 | ![]() ![]() ![]() ![]() |
高家堰服務區 | |||
![]() |
父子關隧道 | ||||
1219 | ![]() |
高家堰 | ![]() |
||
![]() |
扁擔埡隧道 | ||||
![]() ![]() |
魏家洲大橋 | ||||
![]() |
漁泉溪隧道 | ||||
![]() |
朱家岩隧道 | ||||
1237 | ![]() |
賀家坪 | ![]() |
||
![]() |
長嶺一號隧道 | ||||
![]() |
長嶺二號隧道 | ||||
![]() |
金龍隧道 | ||||
1262 | ![]() ![]() |
榔坪停車區 | 僅上海方向 | ||
1268 | ![]() |
榔坪 | ![]() |
||
![]() |
龍潭河大橋 | ||||
![]() |
榔坪隧道 | ||||
![]() |
鐵羅坪大橋 | ||||
![]() |
關口埡隧道 | ||||
![]() |
雙河口大橋 | ||||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巴東縣 |
![]() |
八字嶺隧道 | |||
![]() ![]() |
四渡河大橋 | ||||
![]() |
野三關隧道 | ||||
1288 | ![]() |
巴東 | 芙蓉大道 | ||
1293 | ![]() ![]() ![]() ![]() |
野三關服務區 | |||
![]() |
張家沖隧道 | ||||
![]() |
米湯山隧道 | ||||
![]() |
漆樹槽隧道 | ||||
![]() ![]() |
支井河大橋 | ||||
![]() |
廟埡隧道 | ||||
![]() |
香爐山隧道 | ||||
![]() |
葛耳山隧道 | ||||
縣界 | ![]() ![]() |
野三河大橋 | |||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建始縣 |
1316 | ![]() |
高坪 | ![]() |
|
![]() |
紅岩寺隧道 | ||||
1336 | ![]() |
建始 | ![]() |
||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 |
![]() |
崔壩隧道 | |||
1343 | ![]() ![]() ![]() ![]() |
崔壩服務區 | |||
![]() |
付家坡隧道 | ||||
![]() ![]() |
馬水河大橋 | ||||
![]() |
大水井隧道 | ||||
![]() |
![]() |
||||
1362 | ![]() ![]() |
朝陽坡停車區 | |||
![]() |
沈金淌隧道 | ||||
![]() |
石柱槽隧道 | ||||
1378 | ![]() |
恩施東 | ![]() |
||
1388 | ![]() |
恩施 | 七里大道、金鳳大道 | ||
1396 | ![]() ![]() ![]() ![]() |
恩施服務區 | |||
![]() ![]() |
清江大橋 | 跨清江 | |||
1398 | ![]() |
恩施西 | ![]() |
||
![]() |
譚家壩隧道 | ||||
1402/400 | ![]() |
羅針田樞紐 | ![]() |
||
![]() |
馬尾井隧道 | ||||
![]() |
豬草灣隧道 | ||||
![]() |
三岔口大橋 | ||||
![]() |
安家堡大橋 | ||||
1422 | ![]() |
白果壩 | ![]() |
||
![]() |
岩灣隧道 | ||||
![]() |
小河大橋 | ||||
![]() |
薛灣一號隧道 | ||||
![]() |
薛灣二號隧道 | ||||
市界 | ![]() |
雲霧山隧道 | |||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利川市 |
![]() |
齊心坪隧道 | |||
![]() |
把水寺隧道 | ||||
![]() |
柴家灣隧道 | ||||
![]() |
白果壩一號隧道 | ||||
1444 | ![]() ![]() |
白果壩停車區 | |||
![]() |
白果壩二號隧道 | ||||
![]() |
寒坡嶺隧道 | ||||
1456 | ![]() |
利川 | 騰龍大道 | ||
![]() |
![]() |
||||
1466/0 | ![]() |
利川西 | ![]() |
||
1475 | ![]() ![]() |
涼霧停車區 | |||
1477 | ![]() |
汪營 | ![]() |
||
1485 | ![]() ![]() |
付家壩停車區 | |||
![]() |
轉角塘隧道 | ||||
![]() |
齊岳山一號隧道 | ||||
![]() |
齊岳山二號隧道 | ||||
1498 | ![]() ![]() ![]() ![]() |
白羊塘服務區 | |||
鄂渝界 | 1498 | ![]() |
省界 | ![]() |
|
1.000 英里 = 1.609 千米;1.000 千米 = 0.621 英里 並行路段 • 已關閉/取消 • 限制進入 • 未開放 |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