鎓化合物(英語:Onium Compound),是由氮族元素(第V族/ 第V A族/15族)、氧族元素(第VI族 /第VI A族/16族)、鹵素(第VII族/第VII A族/17族)的單核氫化物被質子化得到的陽離子,以及一些用其他基團(例如:有機自由基、鹵素原子、四甲基銨)取代氫原子形成的衍生陽離子;更複雜的衍生物含有多個中心原子,例如亞胺離子和錆鎓離子。(IUPAC的定義參見金色書[1],其定義有所不同)
它們也被稱作鎓離子,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作鎓鹽。鎓離子帶有一個正電荷,雙鎓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依此類推。
More information 鎓離子, 化學式 ...
*14族元素(碳族)鎓離子
鎓離子
|
化學式
|
共軛鹼
|
烷基鎓離子
|
CnH+ 2n+3
|
CnH 2n+2
|
|
甲鎓離子(在外層空間廣泛存在[來源請求])
|
CH+ 5
|
甲烷
|
乙鎓離子
|
C 2H+ 7
|
乙烷
|
丙鎓離子
|
C 3H+ 9
|
丙烷
|
|
丙基-1-鎓離子
|
|
丙基-2-鎓離子
|
丁鎓離子
|
C 4H+ 11
|
丁烷
|
|
正丁鎓離子/丁基-1-鎓離子
|
正丁烷
|
|
異丁鎓離子/丁基-2-鎓離子
|
異丁烷
|
釸鎓離子
|
SiH+ 5
|
甲矽烷(SiH4)
|
鍺鎓離子
|
GeH+ 5
|
甲鍺烷
|
錫鎓離子
|
SnH+ 3
|
SnH 2 ,而不是甲錫烷(SnH 4)[來源請求]
|
鉛鎓離子
|
PbH+ 3
|
PbH 2
|
*備註: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
Close
- 13族元素(硼族)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 錋鎓離子,BH+
3,BH+
4,BH+
5,BH+
6(質子化的硼烷)
- 氫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 鋞鎓離子,更常用的名稱是三氫陽離子,H+
3(質子化的氫分子/雙原子氫,在外層空間廣泛存在)
- 一級銨鎓離子,RH
3N+
或RNH+
3(質子化的一級胺)
- 羥銨,NH
3OH+
(質子化的羥胺)
- 甲銨,CH
3NH+
3(質子化的甲胺)
- 乙銨,C
2H
5NH+
3(質子化的乙胺)
- 聯銨,NH
2NH+
3(質子化的聯氨,也稱肼)
- 二級銨鎓離子,R
2NH+
2(質子化的二級胺)
- 二甲銨,(CH
3)
2NH+
2(質子化的二甲胺)
- 二乙銨,(C
2H
5)
2NH+
2(質子化的二乙胺)
- 甲乙銨,C
2H
5CH
3NH+
2(質子化的甲乙胺)
- 二乙醇銨,(C
2H
4OH)
2NH+
2(質子化的二乙醇胺)
- 三級銨鎓離子,R
3NH+
(質子化的三級胺)
- 三甲銨 (CH
3)
3NH+
(質子化的三甲胺)
- 三乙銨 (C
2H
5)
3NH+
(質子化的三乙胺)
- 四級銨鹽鎓離子,R
4N+
或NR+
4
- 四甲基銨,(CH
3)
4N+
- 四乙基銨,(C
2H
5)
4N+
- 四丙基銨,(C
3H
7)
4N+
- 四丁基銨,(C
4H
9)
4N+
或縮寫成Bu
4N+
- 三甲銨化合物,(CH
3)
3RN+
- 雙癸基二甲基銨,(C
10H
21)
2(CH
3)
2N+
- 五甲基聯銨,N(CH
3)
2N(CH
3)+
3
- 二級鋶鎓離子,R
2SH+
(質子化的硫醚)
- 二甲基鋶,(CH
3)
2SH+
(質子化的二甲基硫醚)
- 有一個雙鍵和兩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2+
- 亞胺離子,R2C=NR2+ (質子化的亞胺衍生物)
- 二亞胺離子,RN=NR2+ (質子化的二亞胺衍生物)
- 有兩個雙鍵的衍生四級鎓離子,R=N=R+
- 硝鎓離子,NO+
2
- 雙(三苯基膦)亞胺離子,((C
6H)
5P)
2N+
- 有一個三鍵和一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
- 重氮鎓離子,N≡NR+ (質子化的雙氮衍生物)
- 腈鎓離子,RC≡NR+ (質子化的腈衍生物)
- 聯氨雙陽離子/雙正𨥙,+H3NNH3+(雙質子化的聯氨)
- 二亞胺雙陽離子,+H2N=NH2+ (雙質子化的二亞胺)
- 重氮雙陽離子,+HN≡NH+ (雙質子化的雙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