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龍(屬名:Chinshakiangosaurus,意為「金沙江的蜥蜴」)可能是已知最基礎的蜥腳類之一,模式種兼唯一種中和金沙江龍於1992年由董枝明所描述,化石是在中國雲南早侏羅世地層發現的破碎骨骼。金沙江龍保存了原始蜥腳類中極為罕見的頭骨,對於理解該類群的初期演化情況有着重要意義;牠顯示早期蜥腳類可能具有肉質臉頰。[1]
發現
1970年趙喜進等人在雲南中部永仁縣[2]的馮家河組發現了化石,該地層是由泥岩、粉砂岩、砂岩構成的河相沖積層。由當中產出的介形綱、雙殼綱等無脊椎化石來判斷地質年代大致落在侏羅紀早期,確切年代則無從得知。[1]
正模標本IVPP V14474包括左齒骨、一個頸椎、數個背椎及尾椎、成對肩胛骨、部分骨盆、後肢。1975年葉以中和金沙江龍之名提及此標本,但當時沒有經過描述,而是個無資格名稱,直到1992年董枝明才發表簡略的描述論文。[1][3]因此正確的引用標註應為Ye vide Dong, 1992。[1]
雖然董的描述讓金沙江龍成為可能有效的物種,但長期受到研究界的忽視。阿普徹奇等人於2004年曾提及金沙江龍是一個蜥腳類的疑名。[4]2007年阿普徹奇等人發表關於金沙江龍齒骨及牙齒的詳盡描述,確立成為一個有效物種。[1]
描述
如同其他蜥腳類,金沙江龍是大型、四足步行的植食性動物,擁有長脖子與長尾巴。唯一已知的標本估計身長12至13公尺。[3]遺骸主要有齒骨(下頜牙齒的附着處)、牙齒及許多顱後骨骼。截至今日,僅有齒骨及牙齒部分經過仔細研究,其餘部位仍有待進一步描述。[1]
背視牙齒彎曲,下頜骨形成一道U形的寬闊吻部,這是蜥腳類的典型特徵;而原始蜥腳形類的牙齒筆直,吻部呈狹窄V形。2007年阿普徹奇等人認為這反映的不同的覓食習性:窄吻的原始蜥腳形類可能是選擇性攝植者,只吃植物某些特定部分;寬吻蜥腳類則是隨機取向,用來適應攝取大量植葉。[1]
如同其他蜥腳類,牙齒尺寸朝吻尖變大。另一個類似蜥腳類的衍化特徵在於:牙排橫向有道骨板朝吻尖變厚,可能防止剝下枝葉時造成牙齒移位的風險。[1]
齒骨深厚,但比較像原始蜥腳形類,接近吻尖變低矮,而蜥腳類持續深厚成骨聯合。[1][5]側視牙齒有道脊突出,沿對角線生長,除金沙江龍以外只在原始蜥腳形類有看過,被詮釋為肉質臉頰的附着處。[1][6]臉頰可防止食物從嘴中滑出,也許暗示著吞嚥前經歷某程度的口內研磨。若金沙江龍確屬於基礎蜥腳類,將成為該類首個臉頰證據。其餘發現對應部位的蜥腳類化石,類似特徵已消失或退化。[1]
下頜每側有19顆牙齒,比所有已知蜥腳類都多,但少於原始蜥腳形類如板龍。牙齒呈葉狀,有粗鋸齒緣,比起蜥腳類更像原始蜥腳形類。牙齒舌側略凹,可能是蜥腳類典型湯匙勺狀齒的前身狀態。[1]
分類
起初董將金沙江龍分類在黑丘龍科,當時他認為這是一群原蜥腳類。不過他已經注意到其與蜥腳類的相似之處。[3]較近期的研究將其分類為一種非常原始的蜥腳類。[1][7][4]與其他物種的親緣關係則尚未明瞭。[1]
蜥腳下目 Sauropoda |
| ||||||||||||||||||||||||||||||||||||||||||||||||||||||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