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高级中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遼寧省實驗中學(英語:Liaoning Province Shiyan High School)是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的一所高級中學,簡稱省實驗或遼實,創建於1949年5月4日。遼寧省實驗中學是遼寧省重點高中、遼寧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之一,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所實驗中學[1],行政上直屬於遼寧省教育廳,2018年以來同時隸屬於遼寧教育學院[2]。
![]() |
遼寧省實驗中學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3千平方米,具備教學樓、逸夫圖書館、永志科技樓、雷鋒廣場、體育館、塑膠運動場等設施。主校先後創建了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北校區)、遼寧省實驗中學渾南一中、遼寧省實驗中學營口分校、遼寧省實驗中學遼東灣分校、遼寧省實驗中學東戴河分校和遼寧省實驗中學陽光小學[2],主校校內還辦有遼寧省實驗中學Kaplan國際部[3](已停辦)、遼寧省實驗中學明佳高考補習學校[4],北校區內辦有遼寧省實驗中學新疆部 [5]。2022年秋季起,民辦性質的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北校區)初中部轉變為公辦性質的主校區初中部[6]。
1948年11月2日,中華民國國軍在遼瀋戰役中被解放軍擊敗撤出東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部接管瀋陽各學校,經整改合併成立東北中學。因應解放軍接管東北後發展社會經濟的需要,東北行政委員會在該基礎上於1949年3月指示興辦一所實驗學校,校長職務由時任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部部長的車向忱兼任,其他學校主要創始人還包括林楓、郭明秋、董純才。
首批859名學生來源於東北中學甄別考試中成績優異但家境貧苦者與另外招收的工人、革乾子弟。校方將1949年4月定為「民主建校月」,師生在學習同時參加義務勞動建設學校,節省開支。1949年5月4日,東北實驗學校在瀋陽正式開學,設有實習工廠、自然科學館、植物園、動物園及圖書館。 五十年代初的實驗中學確立政治輔導員制度對師生進行「思想改造」,並邀請丁玲、吳運鐸等人宣講,延續了建校時邊學習邊勞動的傳統,以不限於開辦工人夜校、前往市郊搞宣傳的形式組織學生投身社會勞動。
1950年3月,學校設立工農速成中學部;11月,學校因應韓戰局勢戰備疏散,初中兩個班與工農速成中學遷至黑龍江省綏化縣;12月,196名學生與2名教師參加韓戰。1951年2至6月,學校為朝鮮開設兩個師資培訓班;5月,為提高東北地區小學教師教學質量設立函授師範部。1953年,生物教師楊明書只身前往新賓、桓仁山區採集三十多種、一百多株樹苗 [7]帶領全校師生在校內植樹1700餘棵,形成今天花園佈局的校園;工農速成中學移交給東北工學院[8];50餘名學生留學蘇聯[7]。1954年東北大區撤銷,東北實驗學校更名為「遼寧省實驗中學」[8]。1955年9月,新西蘭共產黨總書記維克·威爾科克斯前往參觀;12月,506名師生前往瀋陽市郊平羅堡鄉宣傳農業合作化運動。1956年4月,撫順戰犯管理所日本戰犯前往參觀。1957年7月,瀋陽暑假教職員在瀋陽市第十一中學集會開展反右派鬥爭,遼實3名教師被劃右派;8月30日,溥儀前往參觀。1961年1月5日,雷鋒前往作報告,留下了其生前為數不多的講話錄音[9]。
1966年,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大批判」與打砸搶接連不斷,學校被迫停課,教學設備遭到破壞,領導、教師受到迫害。1968年,學校根據上級指示複課鬧革命,工軍宣傳隊進駐學校確立連隊體制。學校實行開門辦學,頻繁下廠下鄉下連隊,批判「智育第一」「師道尊嚴」;校內1200餘學生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號召前往昌圖、昭烏達盟、瀋陽市郊集體插隊落戶。1978年7月6日,時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領導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1977年至1979年,學校基本完成撥亂反正。寇成元任校長期間,學校發展了30多個課外學科與活動小組[10]。
1992年,學校成立校黨委,興辦青年黨校。王兆和任校長期間創建「王兆和校長獎學(教)金」。1999年2月,學校與應用教育協會共同創辦遼寧省實驗中學中外友好合作學校[11];5月4日,學校豎起今校內雷鋒廣場的雷鋒銅像,創作歌曲《雷鋒來過我們學校》[7]。
2002年7月5日,時任遼寧省省長薄熙來前往視察[12]。2004年,學校創辦「宏志班」,在遼寧省招收家庭貧困、成績優異的農村初中畢業生實行免費教育,並為其每人每月提供助學金200元人民幣。2005年,學校創辦遼寧省實驗中學合作學校(今北校區)[7]。2009年,學校與渾南區人民政府合作成立遼寧省實驗中學渾南一中[13]。2010年8月30日,首批新疆部學生抵沈[14]。2011年1月19日,學校與美國Kaplan教育集團合作成立遼寧省實驗中學Kaplan國際部[3]。2013年10月15日,遼寧省實驗中學東戴河分校成立[15]。2014年3月19日,遼寧省實驗中學陽光小學成立[16]。
2022年,瀋陽廣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將所持北校區初中部股權捐贈給主校區,北校區初中部從當年秋季學期起轉為公辦體製作為遼寧省實驗中學初中部,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高中部作為民辦高中繼續辦學[6]。
今位於遼寧省實驗中學正門的校名由郭沫若於1946年題寫。今位於逸夫圖書館與教學主樓接壤處的校牌是2009年遼寧省實驗中學六十周年校慶時按「老校門」校牌複製的。
校徽由美術教師趙旭波於1996年設計,由「L、S」兩個字母、一顆星星和阿拉伯數字「1949」構成。「L」是「遼」字的拼音首字母,它「像一隻潔白的小船乘風破浪,駛向理想的彼岸」。「S」是「實」字的拼音首字母,它象徵「實驗中學走過的曲折歷程」。上方的星星代表「實驗學子星光燦爛」。「1949」代表實驗中學建校的年代[17]。
現任校長兼黨委書記為劉朝忠,2021年7月起任職[22];黨委副書記兼常務副校長為孫德峰;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為趙雪江;三名副校長分別為於長祿、董冶與張立功[2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