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樞密院任命以考慮所有關於貿易及外地墾殖事務之卿相委員會(英語:The Lords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 appointed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all matters relating to Trade and Foreign Plantations[1]是一個主管商務和工業的英國政府機構,通稱貿易局Board of Trade[2]。如其詳名,貿易局是英國樞密院的委員會,現隸屬國際貿易部英語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3]。貿易局歷經多次變革:十七世紀初,英格蘭開始發展殖民地,樞密院臨時委員會因而成立,就墾殖問題表達意見,後來演變為政府機構,涉獵廣泛[4]。隨着職權分散各部,此機構不再重要。1782年,英方戰敗美國獨立戰爭後,機構終被廢除[5]。但兩年後重設,後來更委以重任,維多利亞時代擁有強大監管職權。1861年,機構正名為貿易局。後來貿易局專注行政和本國事務[6],到1973年英國加入歐盟後毋須自行制定貿易政策,繼而又喪失職能、不再活躍,直至英國退出歐盟後才恢復工作[7]

Quick Facts 英國政府機構, 英國樞密院委員會概要 ...
 英國政府機構
貿易局
Board of Trade
The Lords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 appointed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all matters relating to Trade and Foreign Plantations
Thumb
英國樞密院皇家徽章
英國樞密院委員會概要
成立時間1786年8月23日,​238年前​(1786-08-23
前身機構貿易及墾殖專員英語Commissioners for Trade and Plantations
機構類型諮詢委員會[*]管理組織[*]
隸屬部長貿易局主席
隸屬副部長貿易局副主席英語Vice-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Trade
上級部門英國政府
網站www.gov.uk/government/groups/board-of-trade
影像資料
Thumb
貿易局(約1808年)
Close

歷史

成立與早期

1622年,十二年停戰協定英語Twelve Years' Truce結束在即,國王詹士一世頒令英格蘭樞密院英語Privy Council of England成立臨時委員會,調查經濟及供應問題成因,貿易額減少和後續的財政困難。諭令亦列出指引和題目,期望委員會妥為考慮後盡快給出答案[8]。爾後,多個臨時委員會和臨時事務局紛紛成立,規管開始發展的殖民地和商務[9]

1634年,查理一世任命根德伯里大主教領導新設立的委員會,主管墾殖英語Plantation (settlement or colony)事宜,目標是增加英格蘭教會在殖民地的影響力和皇權,對抗湧入新大陸清教徒[10]。不過隨着英格蘭爆發內戰,導致國家政局不穩,這些委員會的效率亦大大減低[4]。1643年至1648年期間,長期議會成立墾殖國會委員會,負責商務和殖民地事務[9]。委員會亦因應政府收入來源增加,而首次規管皇家噸磅稅英語tonnage and poundage,及開展海關與貨物稅英語HM Customs and Excise現代化[11]

皇位空缺期英語Interregnum (England)聯邦期間,殘缺議會先後通過三項對英格蘭商務和殖民計劃有重大影響的法令:1650年8月1日的法令成立了貿易委員會,由小亨利·榮英語Henry Vane the Younger領導,牽涉事宜眾多[4],包括國內外貿易、發展事宜、闡釋及實行《貿易及航行法令》、檢視並同意殖民地通過的法律、貿易公司、生產、自由港、海關、貨物稅、統計、貨幣與交易、漁業、墾殖等等[12];後又在同年10月通過禁止與保皇殖民地進行貿易英語An Act for prohibiting Trade with the Barbadoes, Virginia, Bermuda and Antego,以及翌年10月的航行法令。上述三條法令條文詳盡仔細,也是首次藉立法明文規範和控制英格蘭商貿及殖民政策,並將會是推進英格蘭繁榮富裕的政策之初[13]

1675年,新任命的貿易眾卿英語Lords of Trade and PlantationsLords of Trade)首次提出美洲所有殖民地變為皇家殖民地,維繫英法兩國的貿易。卒之在1685年建立新英格蘭自治領,使肯尼貝克特拉華之間的所有領土合併為一皇家殖民地[14]

1696年,威廉三世任命八位獲支薪的專員到美洲墾殖地等地推廣貿易。同年任命的貿易及墾殖專員英語Commissioners for Trade and PlantationsLords of Trade and Plantations;取代貿易眾卿)雖然並無組成樞密院委員會,但仍為一獨立機構,並聯同南方事務大臣英語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Southern Department負責殖民地事務,尤其是英屬美洲。機構到後期長時間不再活躍,更在1761年陷入混亂。1768年,殖民地大臣英語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取代南方事務大臣的職責,而專員亦兼任新設大臣,致使貿易局淪為殖民地部的附屬機構。到1782年,內政大臣正式成立,接收大臣和專員的殖民地職權[15][16]。同年又因英方戰敗美國獨立戰爭,致使英皇在5月2日解散貿易專員和殖民地部,及後駱景咸輝格黨英語Rockingham Whigs在國會通過《1782年皇室專款及特務款項法案英語Civil List and Secret Service Money Act 1782》,英皇御准後正式廢除此職[17]

重設至現代

1783年《巴黎條約》簽訂後,時任首相小威廉·皮特在1784年3月5日透過樞密令成立貿易及墾殖局委員會Committee of Council on Trade and Plantations),後來通稱首席委員會the First Committee)。兩年後的8月23日,樞密院通過另一樞密令,重組並委以更多職權,正式規範其組成基礎,至今仍然生效。樞密令亦成立秘書處,由主席、副主席和20名成員組成,當中包括根德伯里大主教,此架構一直持續至最多1793年[18]。1820年起,委員會不再例行開會,一切事務改由秘書處全權處理。1861年,委員會正名「貿易局」[19]。委員會有七名(後來八名)國務重臣擔任成員,但毋須出席會議;另有八名支薪成員需要出席會議[6]

十九世紀之時,作為諮詢機構的貿易局就聯合王國及大英帝國的經濟活動表達意見,處理墾殖議題,包括通過殖民地法律。隨着工業革命範圍更廣,貿易局轉為專注行政和本國事務,一系列的國會法令亦賦予貿易局更多職權,牽涉鐵路、商船和股份公司等[6]。十九世紀後半期亦開始同時處理專利立法、設計與商標、公司規管、勞工與工廠、商船、漁業、運輸、電力等等。至於殖民事宜則交由殖民地事務大臣,其他新成立的部門或大臣或樞密院也相繼接手貿易局其他職權。貿易局逐漸失去實權的情況一直持續至二十世紀後期[20]

1970年,貿易局與科技部英語Ministry of Technology合併組成貿易及工業部英語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United Kingdom),由貿易及工業大臣(2009年起為商業、能源及技術大臣)兼任貿易局主席。三年後,英國的國際貿易政策由歐洲聯盟及其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控制,更是削減貿易局職能。自十九世紀中葉起,貿易局鮮有召開會議,但曾在1986年慶祝貿易局成立二百週年[21]。2016年6月,英國決定退出歐盟,讓貿易局得以恢復其原有職能[22]。貿易局主席改由新立的國際貿易大臣兼任。翌年10月,貿易局重組後再次活躍,成為國際貿易大臣領導的顧問機構[7]。現時,貿易大臣兼任貿易局主席虛銜,也是局內唯一一位樞密院成員,其他局員僅為顧問[23]

局員

More information 成員, 顧問 ...
貿易局成員及顧問[23]
成員 顧問
大臣 Minister 官守 非官守
奉召列席:
  • 貿易政策部長[a]
  • 投資部長[b]
  • 出口部長[c]
  • 國際貿易部長[d]
截至2020年9月:
Close

備註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