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謝爾蓋·瓦維洛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尔盖·瓦维洛夫
Remove ads

謝爾蓋·伊萬諾維奇·瓦維洛夫(俄語: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Вавилов,1891年3月34日—1951年1月25日),蘇聯物理學家蘇聯科學院院長,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全蘇政治與科學知識普及協會主席。

快速預覽 謝爾蓋·瓦維洛夫, 出生 ...

生平

1891年生於莫斯科一商人家庭。1909年開始在莫斯科帝國大學物理與數學系學習,1914年畢業。同年抵抗教育大臣的政策,未留校任教。7月自願參軍,奔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十月革命後,在技術學院任教。1926年被派往德國柏林大學物理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1]

1929年,開始擔任莫斯科國立大學物理學教授。1932年3月當選蘇聯科學院院士[2]。同年起任蘇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光學研究所所長。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被疏散至喀山,致力於國防光學工具的研究與生產。

1945年7月當選蘇聯科學院院長。1946年當選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1]。1947年7月在莫斯科全蘇政治與科學知識普及協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首任主席[3]。1949年10月4日,在北京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舉行的「中國物理學會」第83次會議上被推舉為該會名譽會員[4]

1949年開始擔任《蘇聯大百科全書》第三版主編[1]。1951年1月25日在莫斯科去世[5]。安葬於新聖女公墓。1952年3月,他的兩部著作《光的顯微結構》和《眼睛和太陽》被追贈史太林獎金一等獎[6]

Remove ads

研究

瓦維洛夫和他的學派首創地研究了微光現象,確定了它的基本規律。他還與學生發現了瓦維洛夫—契連科夫效應,該理論揭示了在一定介質中以超光速運動電子輻射的實質,為超光速光學奠定了基礎[7]

紀念

Thumb
紀念像

他的兄長尼古拉·伊萬諾維奇·瓦維洛夫是著名的生物學和遺傳學家。為了紀念兩人的功績,小行星2862以「瓦維洛夫」命名[8]月球背面的「瓦維洛夫環形山」也是如此。

關聯人物

中文譯本

  • 瓦維洛夫. 《斯大林底科学天才》. 由曹葆翻譯. 人民出版社. 1951年4月.
  • 瓦維洛夫. 《光的微观结构》. 中國科學院. 1954年.
  • 瓦維洛夫. 《眼睛和太阳》. 科學出版社. 1956年.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