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皮層
皮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視覺皮層(英文:Visual cortex)是指大腦皮層中主要負責處理視覺訊息的部分,位於大腦後部的枕葉[1][2]。人類的視覺皮層包括初級視皮層(V1,亦稱紋狀皮層(Striate cortex))以及紋外皮層(Extrastriate cortex,例如V2,V3,V4,V5等)。初級視皮層位於Brodmann17區(楔葉),紋外皮層則包括Brodmann18區和Brodmann19區。
視覺皮層 | |
---|---|
![]() 初級視皮層以及背側流和腹側流 | |
![]() Brain shown from the side, facing left. Above: view from outside, below: cut through the middle. Orange = Brodmann area 17 (primary visual cortex) | |
標識字符 | |
拉丁文 | Cortex visualis |
MeSH | D014793 |
NeuroLex ID | nlx_143552 |
FMA | FMA:242644 |
《神經解剖學術語》 [在維基數據上編輯] |
概況
視覺皮層位於大腦枕葉的距狀裂周圍,是一種典型的感覺型粒狀皮層(Koniocortex cortex)[1]。它的輸入主要來自於丘腦的外側膝狀體。
在「雙流假說」模型中,初級視皮層(V1)的輸出訊息出送到兩個渠道,分別成為背側流(Dorsal stream)和腹側流(Ventral stream)[3]。
- 背側流起始於V1,通過V2,進入背內側區和中顳區(MT,亦稱V5),然後抵達後頂葉皮層。背側流常被稱為「空間通路」(Where/How pathway),參與處理物體的空間位置訊息以及相關的運動控制,例如眼跳(saccade)和伸取(Reaching)。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