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中派
政治傾向派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親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士,在香港、澳門、台灣、日本及韓國也稱親中派[6],意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抱持好感,主張與其發展親近的外交、政治、與經濟關係,支持其國際作為的人士;而親共或親中共於政黨層面,即指親「中國共產黨」。在海外地區的一些「知華人士」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友好的人物和社團,在當地也稱作親華派。
![]() |
國別/地名 | 正面 | 負面 | 中立 | 正負面差 |
---|---|---|---|---|
![]() |
14% |
85% |
2 | -71 |
![]() |
25% |
70% |
6 | -45 |
![]() |
27% |
67% |
5 | -40 |
![]() |
26% |
60% |
13 | -34 |
![]() |
27% |
57% |
16 | -30 |
![]() |
33% |
62% |
5 | -29 |
![]() |
34% |
63% |
2 | -29 |
![]() |
35% |
61% |
3 | -26 |
![]() |
34% |
56% |
11 | -22 |
![]() |
36% |
58% |
6 | -22 |
![]() |
36% |
57% |
7 | -21 |
![]() |
37% |
57% |
7 | -20 |
![]() |
38% |
55% |
7 | -17 |
![]() |
39% |
53% |
8 | -14 |
![]() |
42% |
54% |
4 | -12 |
![]() |
40% |
48% |
12 | -8 |
![]() |
36% |
36% |
27 | -0 |
![]() |
40% |
37% |
24 | 3 |
![]() |
46% |
35% |
19 | 11 |
![]() |
45% |
33% |
21 | 12 |
![]() |
47% |
34% |
19 | 13 |
![]() |
51% |
32% |
17 | 19 |
![]() |
47% |
24% |
29 | 23 |
![]() |
51% |
27% |
22 | 24 |
![]() |
50% |
22% |
28 | 28 |
![]() |
58% |
25% |
16 | 33 |
![]() |
55% |
20% |
25 | 35 |
![]() |
66% |
25% |
9 | 41 |
![]() |
57% |
14% |
28 | 43 |
![]() |
68% |
22% |
10 | 46 |
![]() |
63% |
16% |
21 | 47 |
![]() |
70% |
17% |
13 | 53 |
![]() |
71% |
18% |
11 | 53 |
國別 | 正面 | 負面 | 正負面差 |
---|---|---|---|
![]() |
15% |
68% |
–53 |
![]() |
22% |
70% |
–48 |
![]() |
19% |
60% |
–41 |
![]() |
29% |
54% |
–25 |
![]() |
35% |
60% |
–25 |
![]() |
28% |
50% |
–22 |
![]() |
37% |
58% |
–21 |
![]() |
20% |
35% |
–15 |
![]() |
37% |
51% |
–14 |
![]() |
46% |
47% |
–1 |
![]() |
45% |
38% |
7 |
![]() |
37% |
25% |
12 |
![]() |
49% |
34% |
15 |
![]() |
44% |
23% |
21 |
![]() |
55% |
26% |
29 |
![]() |
63% |
27% |
36 |
![]() |
63% |
12% |
51 |
![]() |
83% |
9% |
74 |
![]() |
88% |
10% |
78 |
國別 | 正面 | 負面 | 正負面差 |
---|---|---|---|
![]() |
25% |
69% |
–44 |
![]() |
21% |
63% |
–42 |
![]() |
24% |
61% |
–37 |
![]() |
26% |
61% |
–35 |
![]() |
31% |
64% |
–33 |
![]() |
29% |
60% |
–31 |
![]() |
29% |
59% |
–30 |
![]() |
32% |
60% |
–28 |
![]() |
32% |
59% |
–27 |
![]() |
34% |
61% |
–27 |
![]() |
34% |
57% |
–23 |
![]() |
36% |
55% |
–19 |
![]() |
30% |
47% |
–17 |
![]() |
41% |
53% |
–12 |
![]() |
37% |
48% |
–11 |
![]() |
40% |
50% |
–10 |
![]() |
36% |
45% |
–9 |
![]() |
36% |
44% |
–8 |
![]() |
39% |
47% |
–8 |
![]() |
45% |
49% |
–4 |
![]() |
39% |
41% |
–2 |
![]() |
43% |
35% |
8 |
![]() |
49% |
36% |
13 |
![]() |
54% |
39% |
15 |
![]() |
47% |
31% |
16 |
![]() |
56% |
34% |
22 |
![]() |
51% |
29% |
22 |
![]() |
58% |
27% |
31 |
在香港、澳門和台灣等地,部分民眾常直呼親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親中,而將政治立場偏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中國共產黨的團體,稱為親中派,稱抱持親中立場的傳媒為親中媒體。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到台灣以後,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懷抱着「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觀點,反對台灣獨立與由中國共產黨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但1990年代至今台灣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觀點漸弱,加上聯合國裏的「中國」代表權以及國際社會所認為的「中國」,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所以目前「親中」一般指「親中華人民共和國」。
單是對中華文化表現出愛好的人物,會被另外稱為更廣義的「中華文化愛好者」;若是熟悉中國的政治及文化,但不排除對中國持敵對態度的人士,則會被稱為更狹義的「知華派」或「中國通」。
群體或組織
在台灣抱持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場的統派媒體也稱為「統媒」、「紅媒」。
在香港,這些媒體包括傾向中國共產黨立場或具有中資背景的傳媒[10],親中媒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報道內容較近主流香港社會,立場較親香港建制派,但亦會有反對香港特區政府、香港建制派的報道,如《東方日報》、《香港經濟日報》、《明報》、《Now TV》、《香港有線電視》;另一類是立場明顯親中共,甚至有直接中資背景的媒體,比如《大公報》、《香港文匯報》、《香港商報》、《港人講地》、《幫港出聲》、《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衍生術語
在台灣,部分民眾會將與中國共產黨接觸的人士,稱作賣台、親中、親共、舔共[12]、「中共代理人」、「中共同路人」、「台奸」以及「施琅」、「吳三桂」[註 1]等[13][14][15][16]。
2016年6月29日,國民黨前立委、台灣敏盛醫療體系創辦人楊敏盛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愛台必須親中。[17]
2017年6月5日,台南市長賴清德答覆市議員質疑他「反中、台獨」立場時反駁說,我「親中愛台」。賴清德在次日受訪時強調,台灣與中國本就應該相互尊重,「台灣親近中國」、「中國親近台灣」,可是面對中國對台灣政治封殺愈趨嚴厲,「親中愛台」的本意就是反抗中國不合理封殺台灣生存空間。此番說法引發輿論譁然與政壇熱議[18][19][20][21] [22]。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