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門豹(生卒年不詳),中國戰國時代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政治家及水利專家,曾立下赫赫戰功。魏文侯在位期間,受翟璜推薦擔任鄴令,而河內稱治。西門豹一生最著名的功績就是鄴令任內,破除「河伯娶婦」的陋習,又帶領民眾開鑿了十二條運河,引河水灌溉民田[1],是為西門豹渠。
《韓非子》、《史記·滑稽列傳》、《論衡》、《戰國策》、《淮南子》、《說苑》等書都記載有西門豹的事跡。褚少孫補《滑稽列傳》稱其「名聞天下,澤流後世」。
前400年(魏文侯二十五年)[2],西門豹上任鄴縣令,問長老民所疾苦,得知當地百姓苦於「河伯娶婦」。長老曰:「每年三老、廷掾與巫祝,賦民錢數百萬,用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之費,其餘則共分之。當其時,巫祝遍訪人家女子,有幾分顏色者,即云『此女當為河伯夫人』,即娉娶。巫祝將此女沐浴更衣,居於河邊齋宮之內,鋪設一新。卜一吉日,編葦為舟,如嫁女床蓆,使女登之,浮於河,流數十里乃沉沒。百姓苦此煩費,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娶之,以故多攜女遠逃亡,所以城中益空無人。有謠言指如不為河伯娶美新婦,就會受到神大水泛濫的懲罰。」於是西門豹要求同往送女。
至其時,西門豹到河邊赴會。三老、官屬、豪強、父老也都會集在此,百姓也聚觀,有二三千人。西門豹看了「河伯新婦」樣子後,以「此女不佳」為由,要巫祝親自到河伯住處稟報寬限獻女的時日,便命人將巫祝拋入河中淹死。後來又陸續把巫祝弟子及三老丟入河中「催覆」,廷掾與豪強等知道西門豹用意後皆叩頭求饒至額血流地,面如死灰。鄴民大歡喜,殘害人命的陋習「河伯娶婦」從此消失。
西門豹隨即相度地形,視漳水可通處,徵發老百姓開鑿了十二條渠道,引漳水入渠,既殺河勢,又灌溉農田。當其時,老百姓對開渠稍微感到厭煩勞累,但溝渠完成後,當地百姓皆得水利,無旱乾之患,禾稼倍收,百姓樂業,家給戶足,生活富裕。
漢朝時,地方官吏認為十二渠截斷了馳道,彼此相距又很近,欲合併渠水,但鄴民人父老反對,認為渠道是經西門豹規劃開鑿,賢君之法度不容更改。地方長吏最終聽取了大家意見,擱置合渠計劃。
由於西門豹治鄴有方,深受人民愛戴,後人修祠建廟祭祀,西門豹祠屬於古鄴城遺址的一部分,位於河南安陽市安陽縣安豐鄉北豐村[3]。曹操葬於西門豹祠附近[4]。在河北省臨漳縣,還存有後趙時期西門豹祠奠基石,刻有:「趙建武六年,歲在庚子,秋八月庚寅造西門豹祠殿。」[5]
西門豹有些後代就是現在少見的西姓。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