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縫,指手工裁剪縫紉製作、修補衣服和其他紡織品的職業。隨着紡織工業的發展裁縫逐漸分化,分爲修補衣服者或者高溢價的手工服裝製造者。

Thumb
香港一位裁縫正為顧客度身
Thumb
海南島海口的街頭裁縫
Thumb
波士頓的服裝與裁縫店

歷史

中國古代敬軒轅氏為祖師爺。1896年,江良通開設中國第一家西服店。1911年,紅幫裁縫「榮昌祥」曾經為孫中山縫製第一套中山裝

英國倫敦薩佛街為世界上著名的裁縫街。

中國南方民間習慣

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前,做衣服一般集中在春節前或家庭全年的空閒時間。各家做衣服時必須請裁縫師傅上門量體裁衣,裁縫師傅必須在自己家裏工作。請裁縫做衣服的家庭除支付裁縫師傅(有的還帶有徒弟)的工錢外,還必須負責他(們)工作期間的伙食。

臺灣的洋裁普及化

日治時期臺灣1904年〈公學校規則改正〉下公學校女學生學習科目中增加了裁縫科,[1]但在師資不足的情況下,裁縫科的學習內容主要為衣服的洗滌與保存法;1910年大橋捨三郎《臺灣公學校六個年程度裁縫科目教授細目案》,與1913年《公學校教授要目第二篇 農業科,裁縫及家事科》皆明確提出公學校裁縫科教學的教導項目與時程,[2]教導內容多以實用為主,並會隨着公學校所教導地區的特性,來決定課程編撰要目。1922年新臺灣教育令發佈,公學校裁縫科教育宗旨崇尚素樸節省,學生裁縫多學習日常生活中可取到的材料,但裁縫教育仍就區分了臺式裁縫(後簡稱臺裁)、日式裁縫與洋裁,造成教學上的不便。[3]

洋裁物質節約,洋服穿着活動便利成為洋裁興盛的主因。[4] 戰後屬於社會教育的補習教育也注重洋裁,如1948年稻江洋裁補習學校(今臺北市私立稻江高級護理家事職業學校)出版《洋裁全書》共三輯。[5] 1949「臺灣省公私立短期補習班管理辦法」的頒佈,使裁縫等技藝相關補習班蓬勃發展。[6] 裁縫相關補習學校帶動戰後臺灣婦女學習洋裁的風潮,其中包含戰後遷臺的眷村女性,丈夫薪水微薄,家庭經濟困頓,軍眷便報名洋裁補習班,在速成後在臺灣省婦女會的協助下,接手工裁縫的工作。[7] 1950年代臺灣積極發展國家建設,秉持發展家政教育以健全社會、建設國家的理念,謝東閔於1957年成立實踐家政專科學校。[8] 1960年代臺灣產業轉型為輕工業社會,迎接「家庭即工廠」時代。[9]

裁縫工具

延伸閲讀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