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化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袁化中(1572年—1625年),民諧(民協),熙宇山東武定縣(今惠民)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快速預覽 袁化中, 籍貫 ...
袁化中
大明浙江道監察御史
籍貫山東濟南府武定州
字號字民諧,號熙宇
出生隆慶六年(1572年)六月十九日
逝世天啓五年(1625年)
配偶娶王氏
出身
  • 萬曆二十八年庚子科舉人
  • 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
關閉

生平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1],任內黃涇陽知縣,㢘明果毅,俱有善政[2][3];出任內黃縣令時,當地正值大水,袁化中向上官力爭倉粟二千石,最終成功修復城牆。[4]。後來擔任涇陽縣令時,袁化中大開水利,定量地分水之制,灌田八百公頃。[5]

泰昌元年(1620年)升為河南道監察御史,任內仍然耿直、清廉。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正月,擔任宣、大巡按御使[6],期間上書論述時政「八事」:「曰宮禁漸弛,曰言路漸輕,曰法紀漸替,曰賄賂漸章,曰邊疆漸壞,曰職掌漸失,曰宦官漸盛,曰人心漸離。」,皆切中時弊,後以丁憂下野[7]。完成守孝後,起用為浙江道監察御使[8],與楊漣等上書彈劾魏忠賢,稱「忠賢障日蔽月,逞威作福,視大臣如奴隸,斥言官若孤雛,殺內廷外廷如草菅」,又揭發崔呈秀貪污,使得閹黨大恨。於是閹黨誣袁化中受熊廷弼賄萬金,下錦衣衛鎮撫獄。袁化中被酷刑拷掠,死於獄中,時謂「東林六君子」。

身後

崇禎初年(1628年)贈太僕卿安宗時,追忠湣清初惠民縣修建「雙忠祠」,紀念袁化中和李浚[9]

家族

曾祖袁琮,教諭。祖父袁繼,知縣。父袁汝霖,訓導。母張氏。具慶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