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湘(1960年1月),男,湖南資興人,中國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袁亞湘專業為計算數學應用數學運籌學。主要研究方向最優化計算方法

快速預覽 袁亞湘, 出生 ...
袁亞湘
出生1960年1月(64—65歲)
 中國湖南省資興縣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程度
職業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活躍時期1999年-
獎項
關閉

生平

袁亞湘出生於湖南省資興縣蓼江鎮上村。1978年3月於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舉行的第二次高考中(1978年高考時間是全國統一的7月20日至7月22日),十八歲考上湘潭大學(當年高考應屆畢業生,除特殊情況外都是16歲。基於1973年當時中學在讀計算)。1982年夏季,作為1978級40萬大學畢業生的一員獲得學士。四年後考上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研究生,師從馮康教授[來源請求]。1982年11月起在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攻讀博士,師從米高·詹姆斯·大衛·鮑威爾教授。1986年獲博士學位。1985年10月至1988年9月在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工作(Rutherford research fellow),1988年回到中國在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工作。成為當時中科院最年輕的正研究員。歷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所長(1995年-2007年),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6年-2005年),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1998年-2007年)。2003年12月,歐美同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他擔任副會長[1]

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2]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學術貢獻

他在非線性優化計算方法及其理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在非線性規劃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袁氏引理」。

他的貢獻主要集中在信賴域法, 擬牛頓法和共軛梯度法三個方面。在信賴域法算法設計和收斂性分析方面所做的工作是開創性的,特別是對於非光滑優化信賴域方法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收斂性定理,給出了超線性收斂的充分必要條件。他因此在1984年獲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學部研究生論文競賽唯一的一等獎,以及1985年在英國倫敦獲首屆青年國際數值分析獎二等獎。

他給出了雙球信賴域子問題的最優性條件,證明了截斷共軛梯度法的「1/2 猜想」。在擬牛頓方法的理論研究方面,他和美國科學家合作證明了一類擬牛頓方法的全局收斂性,這是非線性規劃算法理論在80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和學生戴彧虹合作提出的「戴-袁方法」被認為是非線性共軛梯度法四個主要方法之一。他還首創性地提出了用信賴域方法和傳統的線搜索方法的結合來構造新的計算方法,開創了利用非二次模型信息構造二次模型子問題的方法,提出了非擬牛頓方法。國外同行稱袁亞湘在信賴域方法領域取得的成就是基石性的成果,他的貢獻對最優化領域是至關重要的。

社會兼職

獎項和榮譽

favicon
1 sources

獎項

favicon
1 sources

榮譽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