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別稱:藁書)是漢字書法中的一種手寫字體風格,因字跡潦草而得名。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12月22日) |
它出現較早,從漢代初期,書寫隸書時有時才「草率」地書寫而形成的,也稱為「章草」,是一種隸書草書。章草字字獨立,接近於行草,但對難寫之字簡化不多,書寫不變。後來楷書出現,又演變成「今草」,即楷書草書,寫字迅速,往往上下字連寫,末筆與起筆相呼應,每個字一般也有簡化的規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時不易辨認。一般也把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草書稱為今草。
今草簡化的基本方法是對楷書的部首採用簡單的草書符號代用,代入繁體楷書中(儘管草書出現得不比楷書晚),往往許多楷書部首可以用一個草書符號代用,為了方便,字的結構也有所變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較難辨認。草書符號的整理可以查閱《標準草書》。
到唐朝時,草書成為一種書法藝術,因此演變成為「狂草」,作為傳遞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經減弱,成為一種藝術作品,講究間架、紙的黑白佈置,是否讓人能認清寫的是什麽已經不重要了。在狂草中,有「詞聯」符號,就是把兩個字(常見詞組)寫成一個符號。由於當時書寫多是從上到下地豎行書寫,詞聯符號的設計也類似。「頓首」「涅槃」等都有草書詞聯符號。
清朝石樑將歷年收集的歷代名帖整理彙編成《草字彙》十二卷。
章草,由隸書直接演變而來,「凡草書分波磔者名章草」[1],起於西漢,成熟於東漢。
章草的起源,按照唐朝張懷瓘主張,「章草者,漢黃門令史游所作也。」「因章帝所好名焉。」[2],認為章草起於史游所做的《急就章》,得名於漢章帝。另有因《急就章》得名和因用於章奏而得名的說法。
著名的章草作品有《平復帖》(陸機)等。章草名家包括沈曾植、王世鏜、馬一浮、章太炎、王榮年、王蘧常、錢君匋、鄭誦先、高二適等。
今草,亦稱「小草」。相傳起源自東漢末年張芝冠軍帖,由章草演變而來。東晉之後逐漸成熟,以王羲之、王獻之的《十七帖》為聖品。
狂草,唐朝張旭喜歡在酒醉之後書寫作品,稱之為「狂草」。書法多以奇形怪狀、粗細對比誇張、以及充滿情感的線條相連,在《舊唐書》中讚譽為「變化無窮、若有神助」[3]。而唐朝懷素狂草繼承張旭,謂之「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