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拉丁語:venenum bufonis,英語:toad venom)[1]主成分為蟾毒素(bufotoxin),是中藥材攻毒殺蟲止癢藥的一種,該藥材出自於《藥性論》一書,有解毒止痛的功效。蟾酥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後腺和皮膚腺體的乾燥分泌物[2],蟾酥的藥性辛、溫,有小毒;入心經[3]。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4年4月10日) |
蟾酥主要產於吉林、山東、遼寧、江蘇等地,主要採收於夏秋兩季。一般採收將捕獲的蟾蜍洗淨,擠取耳後腺及皮膚腺的白色漿液,然後瓷器承裝,在採收的過程忌用鐵器,以免將白色漿液變黑。
蟾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進出境物品表》中的國家明確禁止出境的物品。
藥材性狀
蟾酥根據其商品規格的不同可以分為團蟾酥、片蟾酥和棋子酥。
團蟾酥:為圓片狀、直徑為10厘米,厚度約為2厘米,重約為100克。表面光滑,為黃棕色或褐色。蟾酥質地堅硬,斷面角質,有光澤,為紅褐色。氣微醒,味初甜後有麻舌的辛辣感。其粉末會有嗅之作嚏的效果。將蟾酥的藥材滴一滴水,會有氣泡、泛白的現象,而曾經折斷的蟾酥若沾水後,也會有粘合如初的特點。若將蟾酥用錫紙上加熱會發生熔化和油化的現象。
片蟾酥:質地脆,為半透明的為不規則型。
棋子酥:為扁圓型,形狀如棋子。[4]。
功效與應用
解毒,止痛:可以用來治療癰疽疔瘡,瘰癧,咽喉腫痛,牙痛等症。蟾酥有很好的消腫解毒的功效,如與麝香、硃砂配伍的蟾酥丸既有治療癰疽和惡瘡的功效。
開竅醒神:可以用來治療神昏吐瀉。[5]
炮製藥洗(外用) :用以擴張血管。
炮製
用法與用量
內服一般入丸劑或者散劑,每次0.015-0.3克。因本藥有小毒,所以要注意藥物的用量,孕婦忌麝香用。
藥效成分
蟾酥的藥效活性成分有強心甾類化合物為蟾毒配基類和蟾毒類,另外還有吲哚類生物鹼如蟾酥鹼。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