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唇青斑海蛇學名Laticauda colubrina),又名藍灰扁尾海蛇[3],是蛇亞目蝙蝠蛇科扁尾海蛇屬下的一種有毒海蛇,俗名灰海蛇、火燒蛇。主要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一帶的海域,孟加拉灣馬來半島沿海、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菲律賓斐濟湯加日本沿海以及台灣沿海等地[4]。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

Quick Facts 灰藍扁尾海蛇, 保護狀況 ...
灰藍扁尾海蛇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 蛇亞目 Serpentes
科: 蝙蝠蛇科 Elapidae
屬: 扁尾海蛇屬 Laticauda
種:
灰藍扁尾海蛇 L. colubrina
二名法
Laticauda colubrina
(Schneider, 1799)
Thumb
異名[2]
  • Hydrus colubrinus Schneider, 1799
  • Platurus colubrinus Wagler, 1830
  • Hydrophis colubrinus Schlegel, 1837
  • Laticauda colubrina Stejneger英語Leonhard Stejneger, 1907
Close

特徵

Thumb
黃唇青斑海蛇

藍灰扁尾海蛇的腹部扁平寬大,鼻端及吻部同樣扁平,吻鱗為單片大鱗;身上有21至25排不規則分佈的鱗片。其身體主要呈稍微被壓扁的近管狀的形狀,吻部高翹,前額有一片大鱗片(亦有部分蛇類可能沒有這塊鱗片)。有一片眶前鱗及兩片眶後鱗,7至8片上唇鱗,第三至四片上唇鱗貼近雙;有五片下唇鱗,接觸頦部。腹部有213至245片鱗片,雄蛇有37至47片尾鱗,雌蛇則有29至35片尾鱗。

藍灰扁尾海蛇約長80-150公分。體色方面,牠們的背部多以藍色灰色為主,腹部則以黃色為主,身上滿佈黑色的橫向條紋。唇部呈黃色,頭部則主要為黑色。

生態

Thumb

藍灰扁尾海蛇棲息於海洋之中,多於夜間出沒沿岸沙灘、岩礁間。日間時候,牠們多躲藏於海岸邊的岩縫間休眠。以海蛇科而言,藍灰扁尾海蛇擁有較強的陸行本領,即使離海有數十之遙,仍有可能找到他們的蹤影。捕食方面以一般魚類為主(海鱔)。藍灰扁尾海蛇屬卵生蛇類,雌蛇每年均於海岸岩石間產卵,每次約能誕下5至6枚蛇卵。

毒性

藍灰扁尾海蛇擁有強烈的神經毒素,但由於牠們的口部細小,攻擊性較低,因此對人類的威脅並不特別嚴重。

備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