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耶哲·雷(孟加拉語:সত্যজিত রায় 或 সত্যজিৎ রায়,ⓘ,1921年5月2日—1992年4月23日),知名孟加拉裔印度導演。他被公認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導演之一。[1]
雷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戶孟加拉人家,在藝術與文學的世界中成就卓越。他以商業藝術家起家,在一趟倫敦之旅中認識了法國導演讓·雷諾瓦,觀看了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單車失竊記》之後開始投入獨立製片。
雷執導了37部電影,包括劇情片、紀錄片與短片。他也是位小說作家、發行人、插畫家、平面設計師與影評人。雷的首部電影《大路之歌》(1955年)榮獲了11座國際大獎,其中包括康城影展最佳人生紀錄獎。雷並以《大路之歌》、《大河之歌》(1956年)與《大樹之歌》(1959年),三部電影共譜了《阿培三部曲》。其中雷一手包辦了編劇、選角、配樂、攝影、藝術指導、剪輯,並自行設計了片尾字幕與宣傳品。雷的生涯中獲獎無數,包括32座印度國家電影獎,為數眾多的國際影展獎項,以及1992年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早年與出身背景
薩耶哲·雷[2]的祖父,亞潘多奇修爾·雷是位作家、插畫家、哲學家、發行人與業餘天文學家,同時也是十九世紀孟加拉宗教與社會運動--梵天運動的領導人。薩耶哲的父親,蘇庫瑪·雷是孟加拉的無意義韻文與兒童文學作家先驅、插畫家以及評論家。薩耶哲·雷則是父親蘇庫瑪與母親蘇普拉哈的結晶,誕生於加爾各答。薩耶哲的父親在他年僅三歲時過世,一家人靠着母親微薄的收入勉強度日。雷在加爾各答大學的總統學院進修經濟學,然而他的最愛一直都是藝術。1940年,雷在母親的堅持下,前往桑蒂尼蓋登、詩人泰戈爾所創立的印度國際大學就讀。雷的不情願源自他對家鄉加爾各答的情感,也因為外界普遍對桑蒂尼蓋登的低評價[3]。而在母親的極力勸說,與對泰戈爾的憧憬,最後仍說服了雷。在桑蒂尼蓋登的日子,雷才體會了東方藝術的美好。他之後並承認,他在著名畫家難陀·婆藪[4]以及貝挪得·貝哈里·瑪克荷菊身上學到許多。雷後來並為瑪克荷菊拍了紀錄片《心眼》。在走了一趟阿旖陀石窟、埃洛拉石窟與象島石窟後,雷更由衷的讚賞印度藝術。[5]
1943年,雷在完成五年學業之前,離開了桑蒂尼蓋登,回到加爾各答,在一家英國廣告公司「D·J·克伊摩」謀職。雷在公司的角色是「資淺的創意工作者」,月薪僅有八十盧比。然而,一方面,視覺設計是貼近雷的想法的事情,而且雷多半受到不錯的對待,當時公司裏的英國和印度職員明顯正處於緊繃狀態(前者薪資待遇較優),而雷認為「客戶普遍很愚蠢」[6]。約莫1943年,雷開始加入印章出版,一家由D·K·古普塔 (D. K. Gupta) 所創的新出版社。古普塔讓雷操刀出版社發行的書籍的封面設計,並給了他完整的藝術自由。雷設計了許多書籍的封面,其中包括吉姆·寇貝特的《庫曼的食人獸》與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發現印度》,以及兒童版的《大路之歌》,一本由比哈堤哈遜·班納吉 (Bibhutibhushan Bandopadhyay) 所著的古典孟加拉小說,其重新命名為《芒果籽之歌》 (Am Antir Bhepu) 。雷深受此作品的影響,其也成了他首部電影的主題。除了設計封面外,雷也繪製書的插畫;他的插畫許多最後都能在他開創性的電影中的鏡頭等處找到。[7]
1947年,雷與奇答那答·達斯古普塔等人合作,成立了加爾各答電影協會,並透過協會接觸了許多外國電影。在這個時期,雷不停認真的欣賞、研究電影。他在二戰時期援助了駐紮在加爾各答的美國陸軍,而陸軍單位則通知他最新於城裏上映的美國電影。雷後來結識了英國皇家空軍的員工諾曼·克萊爾 (Norman Clare) ,他們分享彼此對電影、國際象棋、西洋古典樂的熱愛。[8]
1949年,雷娶了拜喬亞·達斯 (Bijoya Das) ,他的表姐、多年來的愛人[9]。他們夫妻有了一個兒子山地普,其現在也是一位電影導演。同年,讓·雷諾瓦來到了加爾各答拍攝電影《河》。雷協助他尋找鄉間的外景拍攝地。當時,雷告訴雷諾瓦他拍《大路之歌》的構想,其時而浮現在他的腦海裏,並獲得了雷諾瓦的支持[10]。1950年,雷被D·J·克伊摩送到倫敦總部工作。在倫敦的三個月間,雷看了99部電影。其中新寫實主義電影、維多里奧·狄西嘉的《單車失竊記》 (1948) ,對雷造成了深刻的衝擊。雷後來對此表示,他走出戲院時,便下定決心要成為一位電影工作者。[11]
阿培時代 (1950–1959)
雷於是決定選用《大路之歌》,一本1928年由比哈堤哈遜·班納吉出版、孟加拉文學中的經典教育小說,做為他首部電影的主題。這本半自傳小說內容敘述著孟加拉鄉村的小男孩阿培的成長過程。
雷找來了一組缺乏經驗的工作人員,然而,他的攝影師蘇布拉塔·米特拉 (Subrata Mitra) 和美術指導班西·柴德拉古普塔 (Bansi Chandragupta) 都遞出了漂亮的成績單,獲得極大的喝采。演員陣容則是由一群業餘藝人組成。拍攝工作於1952年末展開,資金來源是雷的個人存款。他默默希望一旦完成了初步拍攝工作,就可以籌得一筆贊助的經費;然而,資金並沒有從天而降[12]。《大路之歌》拍攝花了三年之久的時間,過程斷斷續續--拍攝只有在雷或執行製片安尼歐·喬德赫瑞 (Anil Chowdhury) 籌到下一步金費時才能進行[12]。在有了西孟加拉政府的貸款後,電影終於完成拍攝,並於1955年發行,立即獲得評論和大眾上極大的成功,橫掃眾多獎項,在印度與海外都十分暢銷。在電影拍攝過程中,雷拒絕了那些要求他改寫腳本或撤換製作人的人的資金贊助,並忽視了政府希望他們能寫個圓滿結局、讓阿培一家有個「新的方案」的勸告,但政府最後還是資助了電影。[13]。
作品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