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英瑪·褒曼瑞典語Ernst Ingmar Bergman[1]瑞典語發音:[ˈɪŋmar ˈbærjman] ,1918年7月14日—2007年7月30日),瑞典電影戲劇、以及歌劇導演。他出生於一個路德會傳教士的家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七封印》(1957年)與《野草莓》(1957年)、《假面》(1966年)、《呼喊與細語》(1972年)和《芬妮和亞歷山大》(1982年)。

Quick Facts 恩斯特·英瑪·褒曼Ernst Ingmar Bergman, 導演 ...
恩斯特·英瑪·褒曼
Ernst Ingmar Bergman
1966年的英瑪·褒曼
導演
本名Ernst Ingmar Bergman
別名Buntel Eriksson
出生(1918-07-14)1918年7月14日
逝世2007年7月30日(2007歲—07—30)(89歲)
配偶Else Fisher英語Else Fisher(1943年-1945年)
Ellen Lundström瑞典語Ellen Bergman(1945年-1950年)
Gun Grut(1951年-1959年)
Käbi Laretei英語Käbi Laretei(1959年-1969年)
Ingrid von Rosen英語Ingrid von Rosen(1971年-1995年)
兒女Lena Bergman瑞典語Lena Bergman(1943年出生)
Eva Bergman英語Eva Bergman(1945年出生)
Jan Bergman瑞典語Jan Bergman (regissör)(1946年出生)
Mats Bergman英語Mats Bergman(1948年出生)
Anna Bergman英語Anna Bergman(1948年出生)
Ingmar Bergman Jr.(1951年出生)
Maria von Rosen瑞典語Maria von Rosen(1959年出生)
Daniel Bergman英語Daniel Bergman(1962年出生)
Linn Ullmann英語Linn Ullmann(1966年出生)
父母艾瑞克·褒曼
卡琳·褒曼
活躍年代1944年 - 2005年
簽名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
1960年 《處女之泉
1961年 《猶在鏡中
1982年 《芬妮和亞歷山大
俄文·撒爾伯格紀念獎 (1971年)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外語電視節目
1976年 《魔笛
凱撒電影獎
最佳外語片
1984年 《芬妮和亞歷山大
金球獎
最佳外語片
1959年 《野草莓
1960年 《處女之泉
1974年 《婚姻場景
1976年 *《面對面
1978年 《秋光奏鳴曲
1982年 《芬妮和亞歷山大
Close

褒曼從他對人類狀態英語Human condition的探索中,發現了憂鬱與絕望,同時也發現喜劇與希望。除了導演之外,褒曼也為他大多數的電影作品撰寫劇本。他被譽為近代電影最偉大且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2]

他導演過62部電影,多數自行編劇,也導演超過170場的戲劇。他所喜愛合作的國際知名演員有莉芙·烏曼馬克斯·馮·賽多。他大部分的電影都取景自故鄉瑞典,主題多是冷酷的,處理痛苦與瘋狂。

褒曼活躍了超過60年,但他的事業在1976年受到嚴重挫折,當時他被指控逃漏所得稅。在一場拙劣的刑事偵查之後,他終止一系列待完成的製作,關閉他的工作室,並且自我放逐至德國8年。

生平

Thumb
英瑪·褒曼的父親,艾瑞克·貝里曼英語Erik Bergman (Lutheran minister),拍攝於斯德哥爾摩著名的教堂Hedvig Eleonora Church

英瑪·褒曼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父親艾瑞克·貝里曼英語Erik Bergman (Lutheran minister)路德會丹麥派的牧師,後來成為瑞典國王的專屬牧師;母親是護士卡琳·艾葛伯隆(Karin Åkerblom或Karin Bergman)。關於宗教的形象與討論圍繞着他的成長。他的父親是相當保守的教區牧師,也是個嚴父:英瑪曾因為像尿濕床這樣的過錯而被鎖在黑暗的衣櫥中。「當父親在講壇上傳道,群眾在禱告、歌頌或聆聽時,」英瑪·褒曼在他的自傳《魔燈》(Laterna Magica)之中寫到:

我沉浸在教堂的神秘世界之中:矮拱門、厚牆、永恆的氣味,陽光在牆上、天花板上的中世紀圖繪、雕刻上顫動着。一個人的想像力所能企望的,那裏都有──天使、聖徒、龍、先知、惡魔、人。

雖然他在一個虔誠的路德教家庭中長大,但是貝里曼卻陳述了直到創作《冬之光英語Winter Light》(Nattvardsgästerna,又譯為《冬日之光》)之後,才接受了他在八歲便喪失了信仰。[3]

褒曼在劇場與電影上的興趣很早就開始了:

在九歲的時候,他用一整套的錫兵玩具換得一個電池式魔燈(magic lantern)式攝影機,這個改變了他一生志向的東西。他回憶說在那一年內他介由玩這一個「玩具」在家裏擁有了一個完整的私密世界。他製作他自己的場景、木偶與燈光效果,並用木偶表演,他自己做旁白演出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的戲劇作品。[4]

1934年,在貝里曼16歲的時候,被送到德國的朋友家度暑假。人們普遍相信他在威瑪出席了納粹黨的集會活動並見到阿道夫·希特拉[5] 。之後他在自傳《魔燈》(Laterna Magica)中寫到有關他逗留在德國時,德國家庭如何把一幅阿道夫·希特拉的肖像放在他床邊的牆上的內容,並且還寫下了「多年來,我在希特拉的立場上,為他的成功而高興,也為他的失敗而悲傷」「不久,集中營傳來的消息令我震驚莫名,我無法接收這一事實。......然而,慢慢地,事實還是征服了我的偏見」[6] 這樣的文字。

他服了兩期五個月的義務兵役。

1937年,褒曼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學院(後來的斯德哥爾摩大學)就讀,主修文學藝術。他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學生戲院中,而且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電影耽溺者」(genuine movie addict)[5]。同一時間,一個無事實根據的牽連使得他跟他父親在後來幾年中決裂。雖然他沒有從學校畢業,他還是寫了很多的劇本,有些是歌劇,而且變成戲院裏的助理導演。當他1942年在戲院工作時,他第一次有機會執導他自己的劇本《Caspar's Death》。這齣劇交給瑞典電影行業協會英語AB Svensk Filmindustri的成員觀看,並且為他帶萊了一個寫電影劇本的工作。

1943年,他與愛絲·費雪英語Else Fisher結婚。1960年代末,貝里曼在瑞典哥特蘭法羅島生活了很長時間,並在這裏製作創作了許多電影。

逃稅指控與放逐

1976年是英馬爾·貝里曼的生命中最受創傷的一年。在當年1月30日,當在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排練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的《死亡之舞英語The Dance of Death (play)》的時候,被兩個便衣警察以逃漏所得稅的罪名將其如同一個普通刑事犯般地拘捕了。貝里曼在這個事件上受到很大打擊,他遭受的恥辱導致他神經崩潰,最終因憂鬱症入院接受治療。

調查把重心集中在一筆宣稱1970年在褒曼的瑞典公司Cinematograf與它的瑞士子公司Persona之間,總值500,000克朗的交易(子公司設立的目的大多是用在付給外國籍演員的薪資)。褒曼在1974年被瑞典中央銀行通知之後解散了子公司Persona,並隨後提出所得報告。1976年3月23日,特別檢察官安德斯·努德納德勒(Anders Nordenadler)取消了對褒曼的控告,並說這樣宣稱的「犯罪」並沒有法律基礎,就相當是「控告一個人偷了他自己的車子」。[7] 瑞典國內稅務署主席Gösta Ekman瑞典語Gösta Ekman將軍則為該調查辯護,說此調查已經論及重要的法律材料,並且對待褒曼跟其他嫌疑犯一樣平等。他對褒曼離開瑞典表示了些許遺憾,希望當調查結果表示褒曼並沒有做錯事情之後,他能成為「更堅強」的人。[8]

雖然控告已經被取消,但褒曼持續了一段時間的擔憂,害怕他再也不能回到導演工作上。他最後終於從驚嚇中恢復,但是儘管瑞典首相奧洛夫·帕爾梅與許多政治界和電影界的大人物再三請求,他還是發誓再也不在瑞典工作。他關閉了他自己在波羅的海中荒蕪的法羅島上的工作室,停止了兩部正在進行的電影拍攝計劃,並且在德國慕尼黑自我放逐。瑞典電影學院的校長哈利·舒恩英語Harry Schein估計了褒曼自我放逐的直接損失為金額上約一千萬克朗以及喪失了數以百計的工作機會。[9]

從放逐中回歸

雖然英瑪·褒曼在1978年年中才從慕尼黑繼續經營事業,但是他似乎已經克服一些來自母國給他的痛苦。這年七月他回到瑞典,在法羅島慶祝他六十歲生日,並且恢復他部分在皇家劇院導演工作。為了使他的回歸增光,瑞典電影學院設立了一個新獎項─「英瑪·褒曼獎」(Ingmar Bergman Prize)以獎勵年度在電影製作上有傑出表現的人。[10]

然而,他在1984年之前依然待在慕尼黑。有一個完成於2005年的法羅島對於褒曼最後的訪談中,褒曼提到在自我放逐的日子中傷害非常大,他實際上失去了人生中珍貴的八年時光。[11] 褒曼於2003年12月從電影工作中退休。他在2006年10月動了臀部手術並且復原得很慢。2007年7月30日,他在睡夢中[12] 於他法羅島的家中安祥地過世,享壽89歲[13]。另一個知名的電影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也在同一天過世。2007年8月18日,他在法羅島私人喪禮中下葬。他與其最後一任妻子英格麗·貝里曼(婚前名Ingrid von Rosen,注意不是瑞典著名女星英格烈·褒曼,兩人同名)共同葬於法羅教堂(fårö kykan)。雖然他葬於法羅島,但是他的名字與生日已經在他死前數年就刻寫在斯德哥爾摩省Norrtälje自治區Roslagsbro墓園中他妻子的名字下面,代表他曾經希望葬在這裏。

電影工作

世界上的許多電影工作者,包括美國活地·亞倫大衛·林奇[14]史丹利·寇比力克[15]羅拔·柯曼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波蘭導演古茲托夫·奇斯洛夫斯基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16]、與南韓導演朴贊郁,都曾經說他們的電影作品深深受到褒曼的電影影響。活地·亞倫說褒曼「可能是自從電影被創造以來,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創作者」。[17]

電影事業

褒曼開始他的電影工作是在1941年從事劇本寫作,但他第一個完成的主要作品是1944年他幫《折磨英語Torment (film)》(Hets,或譯《狂亂》)寫的劇本,由歐夫·荀柏格英語Alf Sjöberg導演。除了撰寫劇本之外,他同時也獲得到這部電影作品的副導演職位。在他的第二部自傳《影像:電影在我的生命》(Images : My Life in Film)中,褒曼敘述這個由外人執導的電影可以當作是他實際上執導的初登場。[18] 這部影片在國際上的成功使得褒曼在一年後得到他第一次導演電影的機會。接下來的十年之中,他編寫並執導了超過一打電影,包括1949年的《牢獄英語Prison (1949 film)》(Fängelse)與1953年的《裸夜英語Sawdust and Tinsel》(Gycklarnas afton,又譯為《鋸屑與金箔》或《小丑之夜》)。

褒曼獲得第一次國際上的成功是在《夏夜微笑英語Smiles of a Summer Night》(Sommarnattens leende,或譯為《》,1955年)這部作品,這部影片在之後的康城影展贏得「最佳詼諧詩意獎」(Best poetic humor)並入圍金棕櫚獎。而兩年之後,褒曼最知名的兩部電影出爐:《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與《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年)。《第七封印》在康城影展入圍金棕櫚獎並且獲得評審團特別獎;而《野草莓》則獲得1958年的第8屆柏林國際影展金熊獎

褒曼在之後的20年中大量製作電影。在1960年代初期,他指導了一系列探索信仰與對神的懷疑這類議題的三部曲:《猶在鏡中英語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Såsom i en spegel,又譯為《穿過黑暗的玻璃》,1961年)、《冬之光英語Winter Light》(Nattvardsgästerna,又譯為《冬日之光》,1962年)與《沉默》(Tystnaden,1963年)。1966年,他執導了《假面》(Persona),他認為這部電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而這部電影贏得一些獎項,很多的評論家都認為這是他的大師之作也是他製作的電影作品中最好的其中一部。褒曼認為這部電影與接下來的《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又譯為《呼喊和細語》或《喊叫與耳語》,1972年 )是他兩部最重要的電影作品。在這段期間其他著名的電影作品包括《處女之泉》(Jungfrukällan,又譯為《處女泉》,1960年)、《狼的時刻英語Hour of the Wolf》(Vargtimmen,1968年)、《羞恥》(Skammen,1968年)與《安娜的激情英語The Passion of Anna》(En Passion,又譯為《安娜的情慾》或是《情事》,1969年)。在這段時間,褒曼也為瑞典電視台廣為製作了許多影片。兩部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婚姻場景英語Scenes from a Marriage》(Scener ur ett äktenskap,又譯為《婚姻生活》,1973年)和《魔笛英語The Magic Flute (1975 film)》(Trollflöjten,1975年)。

在1976年褒曼因為逃稅被逮捕之後,他發誓他再也不在自己的母國製作電影。他關閉了他在法羅島上他自己的電影工作室,並且開始自我放逐。他主要思考在美國工作的可能性,他的下一部電影作品《蛇蛋英語The Serpent's Egg (film)》(The Serpent's Egg,又譯為《噩兆》,1977年)是一部合資的電影,也是他第一部並且是唯一一部英語電影。一年之後又製作另一部英國挪威合資的電影作品《秋光奏鳴曲》(Höstsonaten,1978年)。這部影片由英格烈·褒曼主演,並且是這個時期最著名的電影之一。另一部他執導的電影作品是《傀儡生活英語From the Life of the Marionettes》(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又譯為《木偶生命》,1980年),是一部合資作品。

1982年,他短暫回到他的母國並執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這部電影不像他過去的電影作品,是針對普羅大眾而拍攝,但是這部電影卻被專家批評過度膚淺且商業化。[19] 褒曼說這部電影作品將是他最後一部電影作品,而這之後他將專注在執導劇場戲劇上面。在這之後,他寫了許多電影劇本並執導一些電視特輯。有一些之前在電視上呈現的製作作品也被轉移到劇場上演出。這樣的作品中的最後一部是《夕陽舞曲英語Saraband》(Saraband,或譯《薩拉邦德》,2003年),是《婚姻場景英語Scenes from a Marriage》(Scener ur ett äktenskap,又譯為《婚姻生活》)的續集。褒曼執導這部作品時已經84歲了。

定目劇團

褒曼發展了他自己的「定目劇團」(repertory company),建立了在他的電影作品中固定演出的瑞典演員班底,包括馬克斯·馮·賽多碧比·安德松哈里特·安德森厄蘭·約瑟夫森英語Erland Josephson英麗德·圖林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英語Gunnar Björnstrand,這些演員都有在至少五部褒曼的電影作品中演出。挪威女演員莉芙·烏曼在九部褒曼的電影作品以及一部電視作品《夕陽舞曲英語Saraband》(Saraband,或譯《薩拉邦德》)中演出,是最後加入這個團體的成員(在1966年《假面》(Persona)拍攝時加入),最後則成為褒曼最親密的協助者,無論是藝術上或是個人上。他們一起生了一個女兒琳·烏爾曼英語Linn Ullmann(1966年出生)。

Thumb
英瑪·褒曼與跟他長期合作的電影攝影師史汶·尼克維斯特英語Sven Nykvist在1960年製作《猶在鏡中英語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Såsom i en spegel)時的合影
Thumb
斯德哥爾摩北邊的Filmstaden英語Filmstaden片廠,是非常多褒曼電影中內景拍攝的地方

在1953年,褒曼開始跟他的電影攝影師史汶·尼克維斯特英語Sven Nykvist合作。他們兩個建立且維持良好交流的合作關係,使得褒曼到拍攝那天前都不用擔心毎一個鏡頭的構圖。在拍攝那天早上,褒曼通常會簡單的跟尼克維斯特說明他所希望的情境跟構圖,然後讓尼克維斯特一整天不被打斷或是被評論地拍攝,直到最後討論隔天的後製工作為止。

電影資金

根據褒曼自己的帳目,他從未遇過資金的問題。他為此想了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他從未住在美國,所以他不會着迷於電影票房的收入;二是因為他的電影作品都是傾向於低預算的製作。舉個例來說,《哭泣與耳語》總共花費約450,000美元,而《婚姻場景》─總共六集的電視劇─只花了200,000美元。

拍攝技巧

成為一個導演,褒曼擁有優秀的洞察力與才華,並願意與演員互不侵犯的相處。褒曼認為自己必須在他們身上負非常大的責任,將他們視為心理上時常受傷的合作者。他說導演必須要對演員坦承並支持,使得他們可以在他們的表演工作上表現到最好。褒曼鼓勵青年導演不要執導任何沒有「意念」(message)的電影作品,而是要等待「意念」的出現之後才執導,總有一天就可以承認他自己不是每次都能確定他電影作品中「意念」的呈現。

褒曼通常自己寫他電影作品的劇本,在真正下筆書寫之前會構思數個月甚至數年,他認為下筆的這段時間是稍微有點冗長且乏味的。他早期的電影作品結構非常的精密嚴謹,這些劇本都是來自於他自己撰寫或是與其他作者合作寫成的。褒曼敘述他晚期的電影作品說,當重大場合時,他的演員會希望作一些跟他原本所期待不一樣的表現,他會讓他們自由發揮;而如果限制他們的發揮,這樣的結果往往都是一場災難。隨着他的電影生涯的進展,褒曼增加讓他的演員們即興演出他們的對白。在他最後幾部電影作品中,他只寫下關於某個場景的意念訊息,而允許他的演員們決定確實的對白。

當觀看日誌時,褒曼非常着重批判而非情感的重要性,他說他不會問自己這部作品是好還是壞,而是問自己這部作品已經足夠了,還是還需要重拍。

題材

他的電影作品通常在處理失敗、孤獨與信仰存在問題,他的電影作品也傾向直接表現而非明顯的形式化。褒曼最知名電影中的其中一部作品《假面》,就是在褒曼作品中同時包含存在主義前衛風格的傑出作品。

雖然他電影作品中討論的議題是理智的,性慾的處理在他大部分的電影作品中依然十分的明顯突出,不管是中世紀瘟疫(如《第七封印》),或是20世紀初期烏普薩拉的上層階級家庭生活(如《芬妮和亞歷山大》),或是當代的社會異化問題(如《沉默》)等等皆是如此。他電影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比男性角色碰觸到更多的性議題,而且她們並不害怕去公開表示這樣的議題,有時候會用非常驚人明顯的方式公開(如《哭泣與耳語》),這樣的形式也建立了褒曼電影作品的風格。1960年時代雜誌將他選入封面人物,他則在封面故事中稱自己這樣的風格為「影像的魔術師」(the conjurer)。在《花花公子》雜誌1964年的專訪中,他說到:「...性愛的表現形式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一點都不想只拍純粹理智的電影。我希望觀眾們可以去感受,去感覺我的電影作品。這個對我來說比起他們去理解我的電影作品來的更為重要許多。」褒曼說,電影是他索求無度的情婦。而一些在他電影作品中主演的女演員後來也變成他真實生活中的與電影創作上雙重的情婦。

愛情——瘋狂的、挫敗的、不明說的、厭惡的——是他許多電影作品的討論主旨,這樣的風格也許是從《冬之光》開始的。他說,在這些電影作品中,他「將牧師所缺乏的信仰與他之前情婦的競爭作對比,將她的怨恨帶點宗教色彩,去幫助他透過凡人的愛情去了解精神心靈上的辯解。」

褒曼對電影生涯的內省

Thumb
英瑪·褒曼與女演員英格麗·圖林在《沉默》(Tystnaden,1963年 )製作時的合影

當被問到關於他的電影作品時,褒曼說他把《冬之光[20]、《假面》與《哭泣與耳語》視為表現最好的作品;但是在2004年所作的訪談之中,褒曼說他覺得他自己的電影作品令人沮喪,他再也不能夠觀賞它們。[21] 在這些電影作品中,他說,他設法做到使表現手法可以推展到極限。

當他指責那些評論家把他的三部電影作品(《猶在鏡中》、《冬之光》與《沉默》)當作是已經安排好的三部曲,他說他沒有預設要把這三部作品連結在一起,而且他也看不出這三部作品有什麼共同的中心思想[22],這樣的言論反駁了褒曼在1964年自己寫下的電影簡介,當時他把三部電影的劇本出版在同一冊書上時說:「這三部電影處理簡約的問題。《猶在鏡中》確實贏得讚賞。《冬之光》確實深入人心。《沉默》是神的沉默,否定的銘刻。因此,它們可以組成一個三部曲。」標準收藏版公司認為這三部電影作品是三部曲,因為他們把這三部電影製成三片DVD,然後做成一個合輯發行。

值得一提的是褒曼如同許多有創意的藝術家一樣,有時候傾向於用概括的方式來描述自己,即使在他自己的作品上也是如此,而且在許多場合中─例如在訪談集《褒曼論褒曼》(Bergman on Bergman)裏面─他敘述說《沉默》意指宗教問題變成他電影作品中主要的關注焦點這樣的時期的結束。

劇場工作

雖然褒曼通常都因他在電影藝術上的貢獻而廣為知名,但是他終其一生也是一個非常活耀且多產的劇場導演。他畢業後的第一部工作是擔任斯德哥爾摩一個劇場的儲訓導演。他26歲時變成赫爾辛堡城市劇院英語Helsingborg City Theatre的劇場總監,也是當時歐洲最年輕的劇場總監。他在赫爾辛堡停留了三年,之後在1946年到1949年之間成為哥特堡城市劇院英語Gothenburg City Theatre的導演。

他在1953年成為馬爾默城市劇院英語Malmö City Theatre的導演,並且連任了七年。許多他電影作品之中知名的演員也都是他在劇場一起合作的夥伴中挖掘出來的,而且在他1960年代的電影作品中演出的「褒曼團隊」(Bergman troupe)裏面的很多人都是出身於馬爾默城市劇院。他在1960年到1966年期間在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擔任導演,並在1963年到1966年之間擔任皇家劇院的總監。

在他因為逃稅事件離開瑞典之後,他在1977年至1984年期間成為德國慕尼黑慕尼黑居民劇院英語Residenz Theatre的導演。他直到1990年代依然活耀於劇場界。

家庭生活

褒曼結了五次婚:

前四次婚姻都是因離婚而結束,最後一次婚姻則是因妻子死於胃癌而結束。

他也跟女演員莉芙·烏曼生了作家琳·烏爾曼英語Linn Ullmann。所以,褒曼總共有九個子女。只有其中一個小孩的母親未跟他結過婚。在他和瑪莉亞·馮·羅森瑞典語Maria von Rosen的母親結婚時,她已經有12歲大了。

除了他的婚姻之外,褒曼還有與哈里特·安德森有親密關係。

獲獎

奧斯卡金像獎

1971年,褒曼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俄文·撒爾伯格紀念獎(The Irving G. Salberg Memorial Award)他的電影作品中有三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處女之泉》(Jungfrukällan)於1961年獲獎;《猶在鏡中英語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Såsom i en spegel)於1962年獲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於1984年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凱撒電影獎

  • 入圍最佳外語電影獎:《魔笛英語The Magic Flute (1975 film)》(Trollflöjten)於1976年
  • 入圍最佳外語電影獎:《秋光奏鳴曲》(Höstsonaten)於1979年
  • 獲得最佳外語電影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於1984年獲獎
  • 入圍最佳歐洲電影獎:《夕陽舞曲英語Saraband》(Saraband)於2005年

康城影展

金球獎

柏林影展

其他獎項

阿根廷影評家協會獎英語Argentine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 獲得特別美洲兀鷹獎(Special Condor):《夕陽舞曲英語Saraband》(Saraband),於2005年獲獎
丹麥波迪電影獎
  • 獲得最佳歐洲電影獎:《夏夜微笑英語Smiles of a Summer Night》(Sommarnattens leende),於1957年獲獎
  • 獲得最佳歐洲電影獎:《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於1959年獲獎
  • 獲得最佳歐洲電影獎:《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於1974年獲獎
  • 獲得最佳歐洲電影獎:《秋光奏鳴曲》(Höstsonaten),於1979年獲獎
波蘭Camerimage電影攝影藝術國際影展影展
  • 獲得終生最佳雙人組(導演-攝影師)特別獎:1998年與史汶·尼克維斯特英語Sven Nykvist共享
意大利奧斯卡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演獎:《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於1974年獲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演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於1984年獲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於1984年獲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劇本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於1984年獲獎
  • 獲得魯奇諾·維斯康蒂獎意大利語David Luchino Visconti,於1986年獲獎
美國導演工會獎
  • 入圍傑出導演成就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於1984年
  • 獲得終身成就獎,於1990年獲獎
歐洲電影獎
  • 獲得終身成就獎,於1988年獲獎
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French Syndicate of Cinema Critics)
意大利吉馮尼電影節英語Giffoni Film Festival
  • 獲得「Nocciola d'Oro」獎,於1983年獲獎
瑞典金甲蟲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沉默》(Tystnaden),於1964年獲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於1983年獲獎
  • 獲得最佳劇本獎:《善意的背叛英語The Best Intentions》(Den Goda Viljan),於1993年獲獎
意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兔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演獎:《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於1960年獲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演獎:《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於1961年獲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演獎:《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於1974年獲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演獎:《秋光奏鳴曲》(Höstsonaten),於1979年獲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演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於1984年獲獎
芬蘭胡西獎英語Jussi
  •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演獎:《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於1975年獲獎
堪薩斯市影評人協會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於1974年獲獎
電影旬報賞
  •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演獎:《處女之泉》(Jungfrukällan),於1962年獲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獎:《處女之泉》(Jungfrukällan),於1962年獲獎
  • 獲得最佳外語片獎:《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於1963年獲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影展
  • 獲得最佳影片獎:《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於1959年獲獎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 獲得特別褒揚獎,於1959年獲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於1973年獲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秋光奏鳴曲》(Höstsonaten),於1978年獲獎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假面》(Persona),於1968年獲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羞恥》(Skammen)與《狼的時刻英語Hour of the Wolf》(Vargtimmen),於1969年獲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安娜的激情》(En Passion),於1971年獲獎
  • 獲得最佳劇本獎:《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於1973年獲獎
  • 獲得最佳劇本獎:《婚姻場景英語Scenes from a Marriage》(Scener ur ett äktenskap),於1975年獲獎
  • 獲得特別獎:《魔笛英語The Magic Flute (1975 film)》(Trollflöjten),因證明了如何將令人快樂的歌劇拍成電影作品而於1975年獲獎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於1973年獲獎
  • 獲得最佳劇本獎:《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於1973年獲獎
  • 獲得最佳劇本獎:《婚姻場景英語Scenes from a Marriage》(Scener ur ett äktenskap),於1974年獲獎
  • 獲得最佳導演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於1983年獲獎
西班牙聖后迪獎(Sant Jordi Awards)
  • 獲得特別獎:《夕陽舞曲英語Saraband》(Saraband),於2006年獲獎
威尼斯影展

作品

電影作品

  • 危機》(Kris),1946年
  • 雨中情英語It Rains on Our Love》(Det regnar på vår kärlek),1946年
  • 開往印度之船英語A Ship to India》(Skepp till India land),1947年
  • 黑暗中的音樂英語Music in Darkness》(Musik i mörker),1948年
  • 停靠港英語Port of Call》,(Hamnstad,又譯作《港口的呼喚》或《愛慾之港》),1948年
  • 牢獄英語Prison (1949 film)》(Fängelse),1949年
  • 饑渴英語Thirst (film)》(Törst,又譯為《三段奇怪的愛》或《三個陌生的情人》),1949年
  • 喜悅英語To Joy (film)》(Till glädje,又譯為《歡樂頌》),1950年
  • 不能在此發生英語This Can't Happen Here》(Sånt händer inte här,又譯為《高度緊張》),1950年
  • 夏日插曲英語Summer Interlude》(Sommarlek,又譯為《夏日戀曲》),1951年
  • 女人的秘密》(Kvinnors väntan,又譯為《等待的女人》或《女人的期待》),1952年
  • 莫妮卡在夏天英語Summer with Monika》(Sommaren med Monika,又譯作《不良少女莫妮卡》或《莫妮卡》),1953年
  • 裸夜英語Sawdust and Tinsel》(Gycklarnas afton,又譯為《鋸屑與金箔》或《小丑之夜》),1953年
  • 愛的一課英語A Lesson in Love》(En Lektion i kärlek,或譯為《戀愛課程》),1954年
  • 秋日之旅英語Dreams (1955 film)》(Kvinnodröm),1955年
  • 夏夜微笑英語Smiles of a Summer Night》(Sommarnattens leende,或譯為《》),1955年
  • 《Bakomfilm smultronstället》,1957年
  • 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
  • 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年
  • 生命的邊緣英語Brink of Life》(Nära livet,又譯為《生命的門檻》),1958年
  • 面孔 (電影)英語The Magician (1958 film)面孔》(Ansiktet,又譯為《魔術師》),1958年
  • 處女之泉》(Jungfrukällan,又譯為《處女泉》),1960年
  • 魔鬼的眼睛英語The Devil's Eye》(Djävulens öga),1960年
  • 猶在鏡中英語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Såsom i en spegel,又譯為《穿過黑暗的玻璃》),1961年
  • 冬之光英語Winter Light》(Nattvardsgästerna,又譯為《冬日之光》),1962年
  • 沉默英語The Silence (1963 film)》(Tystnaden),1963年
  • 這些女人們英語All These Women》(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1964年
  • 假面 (電影)》(Persona),1966年
  • 刺激》(Stimulantia)中的其中一段〈Daniel〉,1967年
  • 狼的時刻英語Hour of the Wolf》(Vargtimmen),1968年
  • 羞恥》(Skammen),1968年
  • 安娜的激情》(En Passion,又譯為《安娜的情慾》或是《情事》),1969年
  • 接觸》(Beröringen),1971年
  • 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又譯為《呼喊和細語》或《喊叫與耳語》),1972年
  • 婚姻場景英語Scenes from a Marriage》(Scener ur ett äktenskap,又譯為《婚姻生活》),1973年
  • 面對面》(Ansikte mot ansikte),1976年
  • 蛇蛋英語The Serpent's Egg (film)》(The Serpent's Egg,又譯為《噩兆》),1977年
  • 秋光奏鳴曲》(Höstsonaten),1978年
  • 傀儡生活英語From the Life of the Marionettes》(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又譯為《木偶生命》),1980年
  • 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年
  • 卡琳的面孔》(Karins ansikte),1984年
  • 紀錄芬妮和亞歷山大》(Dokument Fanny och Alexander),1986年

電視作品

  • 《Herr Sleeman kommer》,1957年
  • 《Venetianskan》,1958年
  • 狂犬病》(Rabies),1958年
  • 《Oväder》,1960年
  • 《Ett Drömspel》,1963年
  • 唐璜》(Don Juan),1965年
  • 儀式》(Riten,或譯《祭典》),1969年
  • 法羅1969》(Fårödokument 1969),1970年
  • 《Misantropen》,1974年
  • 魔笛英語The Magic Flute (1975 film)》(Trollflöjten),1975年
  • 法羅1979》(Fårö-dokument 1979),1979年
  • 《Hustruskolan》,1983年
  • 排演之後英語After the Rehearsal》(Efter repetitionen),1984年
  • 受祝福的人》(De Två saliga),1986年
  • 薩德夫人》(Markisinnan de Sade),1992年
  • 貝卡恩特納》(Backanterna),1993年
  • 最後的加斯普》(Sista skriket),1995年
  • 小丑面前英語In The Presence of a Clown》(Larmar och gör sig till,或譯《空虛和無法呼吸》),1997年
  • 比爾德馬卡納》(Bildmakarna),2000年
  • 夕陽舞曲英語Saraband》(Saraband,或譯《薩拉邦德》),2003年

電影劇本

舞台劇與廣播劇

下列是英瑪·褒曼曾經執導過的舞台劇與/或廣播劇:[23]

參照

  • 瑞典電影列表
  • 導演列表

參考文獻

相關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