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苦行(梵語:तपस्,羅馬化:Tapas)是印度宗教中的一種修行方式,目的是為獲得神靈的祝福或得到解脫,透過各種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修行,來達到目的。佛教中,佛陀在成佛之前曾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麥」(一天只吃單一的帶着稻殼的麻米,和麥子,而不再吃別的東西),沒有獲得成就,且幾乎餓亡,故佛教並不贊成苦行,而主張「行中道」;但佛教因人設教,也允許根機合適者修苦行,稱爲「頭陀僧」(苦行僧);如藏密噶舉派密勒日巴,在獲得了法的真諦以後,來到了人跡罕至的山洞、山崖上苦行,以遠離八風、五毒的干擾,獲得了大成就。
苦行流行於印度文化圈,在印度提倡苦行的宗教有耆那教、印度教等。在印度、尼泊爾常有苦行僧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帶着象徵濕婆裨的三叉杖,邊走邊吟誦古經文。
苦行僧必須忍受常人認為是痛苦的事,如長期斷食甚至斷水、躺在佈滿釘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熱的木炭上、忍酷熱嚴寒等事情,來鍛鍊忍耐力和離慾。有部分人單腳站立一站就數十年。
印度教《摩奴法論》提出婆羅門種姓等「再生族」的「四行期」(梵語:Asrama),分為:梵行期(梵志期梵語:Brahma-carin),家居期(梵語:Grihastha),林棲期(梵語:Vanaprastha),遁世期(梵語:Sannyasin)。在林棲期,需要居住在森林中苦行,「要蜷縮地上,或整日兩足站立;要有起有坐,並每天沐浴三次;……以枯槁其凡軀……擺脫一切肉感快樂的偏好」。[1]
在遁世期,更要全身心的投入苦修,不傷生,行瑜伽,以期獲得梵我合一的「解脫」。
唐朝時玄奘記載古印度的部分苦行者的苦行方式,先在河裏打下一根樁子,豎起一個很高的柱子。在柱子旁,再豎一根稍微矮一點的柱子。每天早晨,成群結隊的苦行者,就爬這個柱子。一隻手搭在高柱子上,一隻腳踩在矮柱子上,還有一隻手和腳就張開,頭要抬高,脖子要伸直,看着太陽的方向,隨着太陽慢慢旋轉,以此來修行,看着在天穹中旋轉太陽,人也在轉,苦行僧認為這種苦行方式,從日出到日落就相當於完成了生命的一次輪迴,有的人在這裏一練就是幾十年,直到支持不住掉進河裏淹死為止,靈魂就得以解脫。[2]
耆那教苦行:他們不吃肉葷,不摘果蔬,只吃掉落在地的果實。此外還有一種修行是絕食,薩萊克哈那(Sallekhana),當耆那教徒意識到死亡臨近的時候,一是確實患了絕症;二是人老得身體功能失常。」就進行絕食以達到身體的純潔,為此印度每年有非常多的人餓死[3]。
受印度文化的影響,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佛前曾修苦行,「晝便入林中。夜便露坐……至冢間。取彼死人之衣。而覆形體……日食一麻一米(或譯為一麻一麥)。形體劣弱。骸骨相連。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猶如敗壞瓠盧……」。後來發現修苦行並不能達到成佛,於是轉變以其他方法修行.釋迦牟尼佛曾在優羅毗羅村收留五名苦行僧,此為佛經上記載的「初轉法輪」創立佛教。創立佛教後,釋迦牟尼認為苦行不是脫離苦海的最好方式,他開始提倡「中間之道」既不苦行亦不縱慾,自此以後佛教從印度提倡苦行的諸多宗教中脫離出來。當然,佛教講求因人設教,也允許根機合適者修苦行,稱爲「頭陀僧」(苦行僧),如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尊者,被尊為「頭陀行第一」;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中都常有行苦行者,如藏密噶舉派密勒日巴,曾到人跡罕至的山洞、山崖上苦行;還有佛教中存在一步一拜的朝拜方式,尤其在藏地還要一步一「五體投地」地朝拜,也被視為苦行之一種。
在非印度文化圈中也存在苦行的行為,什葉派穆斯林在過阿舒拉節時,常裸露上身對自己進行鞭打,更有甚者在鞭打的鐵鏈中裝上刀刃,使其本人被鞭打得鮮血直流。
在香港,偶有示威人士,每走數步就跪地一拜,其示威方式會被香港媒體稱為「苦行式示威」。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