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若納斯·馬列羅·薩文比(葡萄牙語:Jonas Malheiro Savimbi;1934年8月3日—2002年2月22日),安哥拉反政府武裝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領導人。1960年代,薩文比領導安盟從事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鬥爭,1975年安哥拉獨立後,因政見不同,薩文比與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所建立的安哥拉政府展開內戰。2002年,薩文比在戰鬥中陣亡,安哥拉內戰結束。
薩文比是奧溫本杜族人,1934年8月3日出生於安哥拉比耶省一個鐵路員工家庭。他年輕時在安哥拉當地教會學校學習,1958年獲獎學金前往葡萄牙完成高中教育。但由於薩拉查政府限制,他未能按照本來意願學習醫學。與此同時,薩文比結識了一批暗中反對葡萄牙殖民主義的安哥拉學生,其中就有日後成為安人運主席以及安哥拉首任總統的阿戈什蒂紐·內圖。由於葡萄牙國內局勢日漸緊張,其於1960年轉到瑞士洛桑攻讀社會科學,隨後又前往瑞士弗里堡大學繼續學習。[1]
1490年葡萄牙的殖民統治開始。於1975年11月11日獨立。同年,由蘇聯支持的安哥拉解放人民運動(MPLA)和由美國、南非政府支持的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TA)爆發內戰。結果MPLA勝利並掌握政權。由這時開始安哥拉政府和蘇聯結盟,而且實行一黨專政。
1961年薩文比參加安哥拉獨立運動領導人奧爾登·羅貝托(Holden Roberto)的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FNLA),FNLA是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PLA,簡稱安人運)的敵手。1966年薩文比與人民聯盟領導人決裂,同年組成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TA,簡稱安盟),為反對葡萄牙的殖民統治而戰鬥。
1975年安哥拉獨立後,薩文比已將他最初的一小批支持者擴大為數以千計的游擊隊。安盟的基地在安哥拉的東南部,依靠安哥拉最大的部族奧文本杜人的支持。在各個時期,薩文比獲得了中國、南非和美國的援助,以與馬克思主義的、受蘇聯援助的、控制着中央政府的安人運相對立。
在1990年安哥拉政府決定放棄社會主義路線,翌年引入多黨制。在1991年5月,安人運及安盟在葡萄牙介入下簽定和平協定。不過在1992年的議會選舉中安人運和安盟再度爆發內戰。在聯合國的介入下,1994年11月再回復和平,但是不幸1998年內戰再度爆發。
2002年4月4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加上身為安盟總司令的薩文比也在2002年2月戰死,持續了27年的內戰正式告一段落。
2002年2月22日,薩文比在安哥拉莫希科省與政府軍的交戰中被打死。薩文比身中15彈,其中2發命中頭部。薩文比死後,他的屍體被政府軍公開示眾。[2]後葬在莫希科盧埃納。[3]2008年1月3日,薩文比的墓被破壞,四個MPLA的青年團的成員被指控並逮捕。[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